天天看點

兩會聲音:傳統企業老炮們的資訊化思考

: 2016年的兩會将于今日閉幕,今年全民關注的焦點依然還是民生和産業轉型。在之前兩會提案更多是傾向政策層面的引導,近幾年越來越多的提案傾向通過資訊化手段來實作。在技術提案中大家往往看到的更多是網際網路大佬在發聲,今年我們也另辟蹊徑帶大家看看奮戰在傳統産業頂端的企業家們對資訊化又有哪些薦數。

複興集團董事長郭廣昌:提升兒童專科醫療服務體系

“建議全面發揮網際網路功能,高效發揮兒科醫療服務體系綜合功能,同時要建立多層次的兒童專科醫療服務體系。”

兩會聲音:傳統企業老炮們的資訊化思考

目前中國兒童看病難,主要由于就診需求量大、兒科醫生少以及兒科服務的邊緣化所導緻。郭廣昌在今年的兩會上将焦點聚焦在了“兒童專科服務醫療體系和網際網路醫院”兩方面上,從網際網路+入手,快速普及兒童網上預約就診模式,同時依靠大資料分析技術,實作網絡首診,讓兒童就醫更友善、快捷、有針對性。

新醫改自2009年啟動以來已經取得了明顯進展,國内現在已經有多家醫院開始實施網際網路+醫療模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烏鎮網際網路醫院,将醫療、醫藥、醫保和檢查等多種資源,形成線上、線下的密切合作。未來計劃一方面包括報帳、挂号等一系列醫藥服務都可以線上完成;另一方面,通過建立起大資料庫平台,可以實作精準化醫療。

網際網路+醫療是近兩年才火起來的。尤其在應用最廣的微信醫療方面,目前全國已經有百餘家醫院上線微信全流程就診,超過1200家醫院支援微信挂号,服務累計百萬名患者。與此同時,也有多家網際網路醫療垂直企業崛起,緻力打造O+O醫療服務(Online私人醫生+Offline線下診所),為患者提供優質的從咨詢、查詢,到挂号、就診,一系列的就醫服務。

蘇甯董事長張近東:逐漸取消紙質版發票

“加快法律法規對電子發票的法律效力進行界定,明确賦予電子發票在報帳、核準上的法律效力,并盡早在全國範圍内形成統一标準,便于更好推動電子發票的發展。”

兩會聲音:傳統企業老炮們的資訊化思考

2014年張近東就開始建議“賦予電子發票與紙質發票同等法律效力”,2015年提出“加快推進電子發票報帳入賬”。今年的兩會,張近東第三次發聲電子發票,建議在有條件的地區和行業試點逐漸取消紙質發票,在電子商務、電信業、郵政業等發票需求較大的行業,可強制推行電子發票。

北京在電商領域已經率先試點電子發票,現在已經擴大至大型零售、電信和金融保險等行業,為企業節省了大筆的成本。曾有測算,電子發票的推行,一年可節約4000多億元的剛性營運成本,月節約紙張12萬噸,每年少伐86萬棵樹。

多次呼聲也得到了政府的響應,去年底國稅總局釋出《關于推行通過增值稅電子發票系統開具的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有關問題的公告》,并且在釋出3個月後,已開出電子發票6000萬份。今年張近東又談老話題,卻已經不再圍繞簡單的推廣層面,更多的則是站在企業的角度,希望企業改造自由ERP以及财務軟體,真正實作電子化報帳入賬。

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加快自動駕駛立法

“自動駕駛對中國汽車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提前判定可能發生的問題,盡早進行立法的預案工作,已經刻不容緩。”

兩會聲音:傳統企業老炮們的資訊化思考

有研究表明95%的交通事故和人的錯誤駕駛行為有關,李書福認為,自動駕駛可以從根本上糾正這一錯誤,真正有效降低交通事故死亡率并提高道路安全。自動駕駛汽車未來将成為汽車行業的發展方向,在個人、交通和社會方面都有巨大的社會價值。

自動駕駛技術其實早已不是新鮮事,除了谷歌、百度這些網際網路巨頭以外,國内傳統汽車企業長期以來也在默默探索。早在2013年,紅旗HQ3的無人車首次完成了從長沙到武漢286公裡的高速全程無人駕駛實驗。此外,像吉利、廣汽、比亞迪、東風等一批傳統車企,也都在自動駕駛、智能互聯領域有了很大的進展。

自動駕駛立法,也是推動“網際網路+汽車”的落地,帶動傳統汽車産業的向網際網路、人工智能的轉型更新。不過,涉及到後期自動駕駛技術的普及推廣情況,恐怕還得看消費者是否買賬、能否為使用者帶來優質的駕駛體驗。

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為中國制造營造良好的保護環境

“我特别生氣‘到國外買電鍋’的事情。我覺得很遺憾,同時也很悲哀。沒有理由中國那麼多制造企業連一個電鍋都做不好。”這是董明珠在接受媒體采訪是發出的感歎,也是近些年無法回避的一個消費現象。

兩會聲音:傳統企業老炮們的資訊化思考

在2015年,董明珠的提案是希望讓創新成為企業發展新常态。時過一年,“制造業女王”除了關注在企業創新以外,還建議在鼓勵企業自主創新的同時,必須還要有好的氛圍去保護專利。

一方面國内的制造業企業生産的産品粗制濫造,需要加強企業改革和創新;另一方面,企業的專利保護是倡導創新研發的重要保障。提倡中國造的格力正在加速實作産業轉型,将過剩産能轉化為優質産能,同時重點加速智能化的發展。

如今格力電器的生産工廠中的房間已經開始實作無人化生産,由格力自主研發的自動化産品已覆寫工業機器人、智能AGV、數控機械手、大型自動化線體、空調自動化生産裝置等10多個領域。與此同時,格力又開始着手研發包括模具裝置、工業自動化裝置以及檢測裝置在内的工業加工裝置,進一步加強企業創新。

哇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後:加強企業的品牌建設

“推進品質品牌建設、實施品質強國戰略。”

兩會聲音:傳統企業老炮們的資訊化思考

與董明珠有些相似,70歲有娃哈哈掌門人餘宗慶後在今年的兩會期間重點強調了企業的品牌建設。建議:1.要加強品牌發展的頂層設計;2.要營造品牌發展的良好環境;3.創新品牌發展的培育手段;4.設立品質強國建設專項基金;5.提升中國品牌的文化内涵。

品牌建設一直是哇哈哈最為看重的,作為中國軟飲行業的龍頭企業,為提升品牌品質,哇哈哈一直在嘗試傳統食品飲料制造業的智能化轉型。在過去的六年間,哇哈哈不斷進行研發創造,涉足工業制造機器人領域,并率先完成了數十條生産線的全自動化生産。

現在,娃哈哈已經完成了碼垛機器人、放吸管機器人、鉛酸電池裝配機器人、炸藥包裝機器人等自主研發工作。未來随着研發的進一步投入,娃哈哈的機器人不僅供自己使用,更希望将其發展成一項産業,加大輸出。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6-7-14

本文作者:孫博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至頂網,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至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