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知否》中的趙宗全,曆史原型是北宋的哪位皇帝?

作者:一更曆史

這兩年,《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清平樂》這兩部以北宋為題材的古裝劇,播出以後得到大家的一緻好評。

尤其是《知否》中男女主人公明蘭、顧廷烨的感情戲,讓無數觀衆大呼“好甜”。

同時,這部劇當中的政治走向,以及趙宗全的真實身份,更是格外引發關注和讨論。

那麼,電視劇中的趙宗全,對應的曆史原型是北宋哪個皇帝呢?

《知否》中的趙宗全,曆史原型是北宋的哪位皇帝?

先從劇情分析,《知否》大背景是老皇帝沒有子嗣,皇位應該由幾位皇室宗親競争,趙宗全也是其中之一。

不過趙宗全和兒子趙策英剛出場,便被仇家追殺。幸好男主人公顧廷烨及時趕到,救下了這對父子。

之後,趙宗全在顧廷烨勸說之下,進京面聖,向當朝皇帝原原本本說了一路上遭到了各種險情。

當時趙宗全的兩位競争對手“邕王”、“衮王”,為了先下手為強,選擇起兵造反。

最終,趙宗全在顧廷烨的輔佐下,領兵進入汴梁,平定叛亂。老皇帝去世之後,趙宗全成為新一任皇帝,明蘭也與顧廷烨在相處的過程中産生好感。

電視劇的大結局,自然是壞人得到了懲罰,男女主人公也迎來了圓滿的結局。

可是電視劇并沒有明确交代,趙宗全到底是宋代哪位皇帝?反觀北宋時期,也沒有哪一位皇帝的本命叫趙宗全。

《知否》中的趙宗全,曆史原型是北宋的哪位皇帝?

按照本劇主線以及當時的政治環境進行分析,沒有子嗣的老皇帝,應該就是宋仁宗趙祯,趙宗全便是宋英宗趙曙(本名趙宗實,後改名趙曙)。

當然,筆者這種觀點并非是誇誇其談,而是符合史書記載。

先來說說劇中的老皇帝,也就是宋仁宗趙祯。

縱觀仁宗一朝,真可謂名人輩出。随便列舉幾位便有司馬光、王安石、蘇轼、歐陽修、包拯、範仲淹等等大才,宋仁宗也是民間口耳相傳“狸貓換太子”中的主人公。

《宋史》中,對于宋仁宗的評價特别高。

在位四十二年之間,吏治若偷惰,而任事蔑殘刻之人;刑法似縱弛,而決獄多平允之士。國未嘗無弊幸,而不足以累治世之體;朝未嘗無小人,而不足以勝善類之氣。君臣上下恻怛之心,忠厚之政,有以培壅宋三百餘年之基。子孫一矯其所為,馴緻于亂。《傳》曰:"為人君,止于仁。"帝誠無愧焉。

宋仁宗駕崩後,就連遼國的帝王耶律洪基止不住的悲傷,說出了這樣一段讓人啧啧稱奇的話。

《河南邵氏聞見後錄》:“仁皇帝崩,遣使訃于契丹,燕境之人無遠近皆聚哭。虜主執使者手号恸曰:‘四十二年不識兵革矣。’其後北朝葬仁皇帝所賜禦衣,嚴事之,如其祖宗陵墓雲。”

是以,宋仁宗趙祯至少是一位頗有人格魅力的皇帝。

《知否》中的趙宗全,曆史原型是北宋的哪位皇帝?

隻可惜宋仁宗早年無子,直到公元1037年6月24日,28歲的宋仁宗好不容易得了個寶貝兒子趙昉,但是不久便夭折而亡。

1039年和1041年,宋仁宗迎來兩個親生兒子趙昕、趙曦的誕生。不過,宋仁宗的次子和三兒子,皆活不過三歲便又夭折而亡。

趙宗實在四歲時被選入宮作為仁宗養子,由于趙昉出生,趙宗實又被送回了濮安懿王府(濮王是趙宗實親爹)

《宋史卷十三·本紀第十三》:“四歲,仁宗養于内。寶元二年,豫王生,乃歸濮邸。”

待到宋仁宗三個兒子相繼去世,趙宗實又傳回汴梁皇宮,延續着仁宗養子的身份。

景祐三年,賜名宗實,授左監門衛率府副率,累遷右羽林軍大将軍、宜州刺史。

1062年,宋仁宗在去世的前一年,将趙宗實立為皇子,并賜名為趙曙。

七年八月,許罷宗正,複為嶽州團練使。戊寅,立為皇子。癸未,改今名

1063年4月30日,宋仁宗因病去世,趙曙登基為帝,是為宋英宗。

《知否》中的趙宗全,曆史原型是北宋的哪位皇帝?

從以上介紹來看,宋仁宗和宋英宗并無直系血緣關系。主要還是宋仁宗三個兒子先後早夭,不得已,才将趙曙過繼來。

橫向比較,《知否》中的趙宗全與老皇帝也并無任何血緣關系。危急關頭才得到兵符和诏書領兵進入汴梁,平定叛亂,随後當上皇帝。

當然了,電視劇是經過人為加工的影視化作品,與真實曆史還是有諸多不同。

首先,趙宗實自幼進宮,由于他不是仁宗親生兒子,來到皇宮過得并不安穩。

從宋仁宗長子出生之後,趙曙便又傳回濮王府。也能看出,年幼的趙曙在皇宮之内其實沒有任何價值。

說句不好聽的,若不是宋仁宗三個兒子早夭而亡,也輪不到趙曙當這個皇帝。

更有甚者,當時不少大臣反對立趙曙為帝,還經常跑去勸誡宋仁宗,希望把趙曙永久趕出皇宮。

《續資治通鑒》載:“珪疑焉。戊寅,請對,言:‘此大事也,後不可悔。外議皆雲執政大臣強陛下為此,若不出自陛下,則禍亂之萌,未可知也。”

一來二去,宋仁宗開始懷疑趙曙是否對自己忠心不二?甚至還說出了“上有好者,下必甚焉”,這種嘲諷趙曙的話。

《知否》中的趙宗全,曆史原型是北宋的哪位皇帝?

在這種緊張的環境下,趙曙似乎顯得有些不正常,精神也開始崩潰。

《續資治通鑒》記載,宋仁宗去世之後的第四天,貴為皇帝的趙曙,需要和文武百官為仁宗披麻戴孝。還要時不時地放聲痛哭,以此來惦念仁宗的離去。

沒想到大家正痛哭之時,趙曙突然站起來又蹦又鬧,圍着宋仁宗的靈柩亂跑。(不知人,語言失序,号呼狂走,不能成禮。)

多虧了宰相韓琦沖上去,抱住亂跑發瘋的趙曙,才止住了這場亂子。

此外,趙曙與明孝宗朱祐樘生平經曆很像。二人自幼長于深宮,因為身份“特殊”,日常生活過得并不如意。

掌權之後,一生隻偏愛于結發妻子,很少再娶旁人。

比如趙曙與皇後高滔滔相濡以沫多年,大臣多次勸誡趙曙按照禮制招妻納妾,皆被他果斷拒絕。

《知否》中的趙宗全,曆史原型是北宋的哪位皇帝?

還有一點,趙曙登基即位之後,特别想給親生父親濮王趙允讓名分,讓他也享受和宋仁宗同樣待遇。但此舉,卻徹底引發了百官和曹皇後對趙曙的聲讨。

為此,大臣們還分成了兩派。一批是以司馬光為首的“皇伯派”,主張稱趙允讓為皇伯,不能封帝号。

還有一批則是“皇考派”,他們支援趙曙給趙允讓追封帝号。

總而言之,縱觀北宋一朝,除了宋仁宗趙祯親生兒子全部夭折,其他皇帝的帝位(趙匡胤、趙煦之外)皆交由自己兒子。

如此看來,符合趙宗全真實身份的就是宋英宗趙曙。不過趙曙遠沒有宋仁宗才華出衆,甚至由于自己精神狀态不佳,他也無法單獨處理政務。

韓琦、司馬光等朝臣,皆以曹太後馬首是瞻。加上趙曙生長于深宮,性格軟弱,又與朝中大臣不斷發生沖突,很快便因病而亡,隻當了4年皇帝。

1067年1月25日,宋英宗趙曙病逝于汴梁皇宮,其長子趙仲針(趙顼)成為新皇帝,是為宋神宗。

是以說,趙曙根本不同于趙宗全那樣有勇有謀,更别說還能完成領兵平叛的壯舉。

《知否》中的趙宗全,曆史原型是北宋的哪位皇帝?

當時有人評價趙曙:英宗皇帝之在潛藩也,允蹈恭儉,力行禮義,而天資明叡,物望攸屬。

也就是說,宋英宗趙曙在位時躬行節儉,繼續任用仁宗時的改革派重臣韓琦、歐陽修、富弼等人,在一定程度上,也緩解了“冗官”現象給朝廷财政造成的壓力。

不過在位僅4年,并沒有什麼特别亮眼的政績。對内沒有開創盛世,對外并無任何武功。

參考資料:《宋史》《河南邵氏聞見後錄》《續資治通鑒》

圖檔源于網絡,若有侵權,請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