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作者:宅二三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千年窯火生生不息,

脈傳後世代代相繼。

公元1004年,宋代景德元年,一處群山環繞的江南小鎮因出産質地優良的青白瓷被宋真宗趙恒賞識,一紙敕令賜以皇帝年号為名置“景德鎮”,遂沿用至今。

千百年來,景德鎮的發端之源奠定了其獨特的曆史地位,在發展的過程中,不同階段的瓷器種類(如中晚唐及五代的青白瓷、宋代的影青、元時的青花、明朝的鬥彩五彩、大清的琺琅彩粉彩、民國時期的淺绛彩,以及新中國成立後的陶瓷)又書寫了景德鎮的輝煌曆程。除去本身的成就和價值,制瓷的景德鎮最值得頌聲載道的還是它背後蘊藏着的中華最燦爛輝煌的瓷業曆史。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圖源網絡

作為最早發明陶瓷的國家,中國素有“瓷器之國”的美稱,且從英文名來說,陶瓷(china)與中國(China)隻有首字母大小之差,充分地說明了陶瓷之于中國的重要意義,而景德鎮不管是冶陶技術、瓷窯遺址還是古瓷文物,都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是以,它又被譽為我國陶瓷文化的寶庫。

得益于職人的傳承,這些傳統的手工制瓷技藝、深厚的陶瓷文化底蘊和精湛的彩瓷技藝至今仍然被完整地儲存,并經由他們之手,帶我們邁進了新時代中國瓷器發展的一個新的語境中。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内的制陶匠人,圖檔來源于小紅書部落客@阿囡

他們一代接着一代,在創造了許多具有中國陶瓷文化基因和美學精神的作品,弘揚“中國符号”的同時,還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年輕藝術家、手藝人前來景德鎮學習、創作,甚至是創業、生活,或以陶藝家的身份立足,又或者是創立自己的原創設計品牌紮根。

帶着自己對中華傳統文化的了解,對陶藝的熱愛,将生活的所感、所想、所悟融進自己的品牌和作品中,在“守藝”的基礎上,還将書法、繪畫、雕刻等糅合進陶瓷身面,賦予了陶瓷更豐富、多元、新穎的樣态,這些創意人、創意品牌和機構連通了景德鎮、陶藝文化與外界的紐帶,讓這座古老的瓷都在經曆了頹敗後又重新鮮活明亮了起來。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陶瓷上的彩繪,圖檔來源于在野商店(上) 将雕刻技藝用在陶藝上,圖檔來源于斯摩格(下)

例如,于1985年成立的陶藝機構樂天陶社就是其中之一,其創立初衷就是希望推廣陶藝交流,為陶藝家和熱愛陶藝的人提供欣賞和制作陶藝的藝術空間。

在這36年的時間裡,樂天陶社共設立了五個分社:香港、上海、北京、景德鎮和大理,将陶藝創作、教育、推廣和慈善作為自己的宣言,通過舉辦社群服務講座推廣陶藝,讓大家了解這項傳統文化的曆史;并研究材料和技術,以求帶來更好的陶藝裝置;同時還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來陶社駐留,讓他們更好地了解、傳播和宣揚中國陶瓷;以及成立教育中心,為許多國内外大學生提供一個優質的學習環境。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樂天陶社舉辦的一些陶藝文化交流活動,圖檔來源于樂天陶社

其中,最為特别的就是景德鎮的這處樂天陶社——是唯獨有市集的分社,以組織建立創意市集的方式為當下的青年陶藝家提供機會,使他們能夠看到自己和陶藝的未來,也讓大衆能有了解他們的管道和視窗。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樂天陶社創意市集,圖檔來源于樂天陶社

這種彙集多元的模式,“吸引着五湖四海對手工藝感興趣的人,創作者們在這裡駐場制陶,或是參加市集和課程,愛好者們來這旅行,帶着喜歡的器物回家,”陶藝在這裡形成了百花齊放、交流碰撞的美好景象,給陶藝的未來發展注入了一股強勁的力量。

從大的意義上來說,樂天陶社就像是滋養陶藝和創作人的肥沃土壤,用務實的态度浸潤傳統文化,以此催生更多優秀的創作者和更包容的市場,而那些通過瓷器表達自我的陶藝家則從更為創意的視覺角度串聯起了藝術和生活,讓陶藝成為了可以滿足人們精神、審美和功能需要的日常器,進一步激活擴大了陶藝的生存空間。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樂天陶社工作室,圖檔來源于樂天陶社

對陶瓷充滿熱愛的95後藝術家劉欣宇就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位。本就畢業于景德鎮陶瓷學院且25歲就立誓要一生與陶瓷為伴的她,早早地就開始了自己的創作之路,從大二成立陶藝工作室到2018年創立個人品牌LIUXINYU,她所制作的每一件作品都有其活靈活現的獨立個性,不管是BJD瓷娃娃系列、nono水杯還是oror小碗等,都充滿了藝術美學表現力。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圖檔來源于LIUXINYU

相比傳統的陶瓷,她用極具現代化的設計語言将瓷器帶入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無論是出現在收藏家櫃子上的陶瓷裝置,還是人們使用的杯子和餐具等,它們都超越了簡單的功能意義,為空間定調的同時,還讓我們看到了陶瓷作為容器和裝飾物之外的無限可能。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她的作品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和喜愛,這也為景德鎮陶藝文化的更新和大衆了解陶藝、了解陶藝家、創作人和陶藝品牌打開了一個切口。

順着這些脈絡,宅二三帶來6個年輕的陶藝家、陶藝品牌或集合店推薦,希望與大家分享這些隐藏在時代背後,默默耕耘、革新傳統文化的創作者,走進他們的陶藝世界,讓更多人發現陶藝的魅力,讓那些“視而不見”,都能被捕捉、被看見、被關注并被喜愛。

*以下排名不分先後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與如今包容多元的氛圍不同,陶藝家斯摩格來到景德鎮的時候,它還處于死氣沉沉的頹敗期。那時,守舊的景德鎮深陷傳統制瓷業的桎梏中,跟不上時代審美的變化,樣式老舊、紋樣繁複的陶瓷作品逐漸被淘汰,總産值的下降,讓這座以陶瓷為唯一産業的城市走向了沒落,迷失了前路。

這一局面導緻從陶瓷院校畢業的學生找不到工作,被迫離開或改行,而留下來的人,自然是對陶藝懷揣着特殊的情感,比如91年出生的陶藝家斯摩格就是其中之一。

按他的話講,當初畢業後留在景德鎮,其實并不是一個好的選擇,“五線城市的景德鎮沒有好的就業機會和生存條件,之是以在畢業後繼續從事這份職業,水到渠成大過于熱情迷戀,它是平淡且歸于日常生活中的,而陶藝創作于我而言和吃飯睡覺并沒什麼差別。”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斯摩格的陶瓷作品:咖啡杯和裝飾器,圖檔來源于斯摩格

一開始,斯摩格對陶瓷、陶藝并沒有具體的概念,2009年來景德鎮讀大學,學習陶瓷藝術設計這個專業後才逐漸有了認知,畢業那年,斯摩格就創辦了自己的同名工作室,正式開啟了創作之路。

從大件為主的作品到日常使用的器件,斯摩格将自己大學所學的雕刻技藝運用到了器物制作上,以革新的手法與傳統陶瓷差別開來,雖如此,但因為不夠“日常”,一直未被市場認可。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斯摩格的陶瓷作品,圖檔來源于斯摩格

經曆了那麼多困境都堅持下來的斯摩格,秉承着畢業時就逆時代的對抗精神,依然在創作風格和技法上摸索着,在捏塑上保留了雕刻技法的使用,并在釉色上,隻使用自己喜歡的黑色釉,同時還會融入更多的材質在裡面,類似玻璃、金屬、纖維等等,這種極具個人傾向的審美喜好,讓他的作品有了強烈的符号特征。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斯摩格在制陶和雕刻,圖檔來源于斯摩格

從事陶藝以來,斯摩格作品的視覺風格已經有了極大的變化,但觀析創作理念,他的作品大部分都以一條彎曲盤旋的線,貫徹始終。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斯摩格作品,圖檔來源于斯摩格

不管是裝飾器還是日用器,那些纏繞交織的線條,仿似具有流動的生命力,而黑色釉的沉靜深邃又凸顯出迥然深邃的厚重感,完美呼應了斯摩格對于它們的定義“緩慢、曲折,但堅定”,一如他在陶藝之路上的曆程。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斯摩格說:“陶藝不是即興産物,需要的是紮實的基本功和豐富的知識架構。我所創作的器物和運用的肌理是我生長以來的累積。包括我感興趣的金屬、科幻、遊戲、圖騰等,待基礎審美形成後,以自己的标準衡量自己的作品。”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2014年,斯摩格入駐樂天陶社市集後,也終于迎來了自己的春天,因堅持平衡實用性和藝術性,他的作品得到了許多人的認可,這讓斯摩格有了越來越多的商業項目合作機會,但為了保證作品的精細程度,他還是選擇了手工制作。

于斯摩格而言,就是他常說的那句:“我的靈感來自所看所聽所想後的雜糅,從一個人的作品裡可以看出他的所有,作品即是創作者的一部分,創作者也是作品。”

從他鮮明特色的作品,對待陶藝堅守的态度,無疑是對這句話最好的印證,而于大衆而言,他又讓我們看到了傳統文化在複興和革新之路上的堅實力量。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90後陶藝家陽蕾同樣是科班出身,對于陶藝,她經曆了從不了解、好奇到喜歡,并通過它來探索深層自我的過程。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陽蕾紙窯作品,圖檔來源于陽蕾

自大學接觸陶藝并系統地學習以來,陽蕾從個人視角诠釋了陶藝的豐富性和可塑性,于她而言,“陶藝是進入‘藝術世界’的入口,它的材料特性和内容很豐富,既可以制作出美好的器物,也可以将純觀念的一些想法恰好地表現出來。同時,它之外的一切 ‘關聯’也很遼闊,不僅要求你博曉古今,還要學會化學實體、軟體模組化、國油版雕等。”

“我時常沉迷它的本體語言中,比如:泥土的脆弱性、時間性,借用它的特性去表現自己思考的一些問題和沖突。有時還會站在局外人的視角去看待它——陶藝單純到隻是一種物質材料,如果有更好的載體去表現我的想法何必僅是陶瓷呢。”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陽蕾紙窯作品:青氣系列,圖檔來源于陽蕾

這種濃縮多元的差異化正是陽蕾喜歡陶藝并堅持創造的動力和靈感擷取的源泉,她可以徜徉在跨界的藝術創作中,穿梭在不同的知識領域裡,無盡探索、無界想象,而創作過程中産生的任何未知都牽引着陽蕾不斷邁進那個最真實的自己。

當對自我有了更清晰的認知,與之有關的問題便接踵而至。大學畢業後,陽蕾覺得自己缺乏藝術理論架構和獨立思考的視角,尤其是在創作中對主題的表達加減法不到位,于是,除了看更多好的作品外,當下之于她最重要的就是不斷創作嘗試,以此找到更适合自己的陶藝語言。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2017年,因為需要為某個作品尋找合适的裝飾顔色,陽蕾在偶然的機會下嘗試了紙窯,自然的鬼斧讓陽蕾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極為驚豔的顔色效果。此後,她便不斷對紙窯進行試驗。

紙窯改變了陽蕾的創作思路,引發了她對于社會、文化等多方面的諸多思考,成了她表達自我的一個重要媒介。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2019年常德紙窯,圖檔來源于陽蕾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2021河洑犀牛紙窯,圖檔來源于陽蕾

“紙窯‘建構——消亡’的特性暗含了這個時代的不穩定性。這種不穩定性不僅展現在物質上的随時替換,還存在于我們精神上對文化的質疑。它折射了這個消費時代的特性。燒制過後的紙窯成為了一片廢墟,這樣的廢墟場景在城市更新的程序中曆曆在目。此時的視角便不再放置在陶藝材料本身,其存在的時代特征和我們現在所焦慮的思考的問題更讓我有表達欲望。”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圖檔來源于陽蕾

2019年,陽蕾用紙窯創作了《月相》系列,顧名思義,其靈感來源于陽蕾喜歡的月亮、星球和宇宙。利用紙窯“偶然性”的特點,陽蕾将制作好的泥片放進搭建好的紙窯中,對它們進行“黑箱”反應,最後得到的作品每一件顔色都不相同,就好似波雲詭谲的月亮,記錄了它複雜的變化。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月相》系列,圖檔來源于陽蕾

除此之外,《Trace》、《多元的圓》也是紙窯燒制出來的作品,因為達不到高溫燒制的效果,是以這些作品大部分都不可使用,也正是如此,紙窯燒制的作品,具有一定程度的容錯性,第一次燒制出來後不滿意,還可以在下一次燒制時放進去再燒,反複如此直到滿意為止。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多元的圓》系列(上) 《Trace》系列(下),圖檔來源于陽蕾

但值得一提的是,相比柴窯、氣窯,紙窯是一次性的,每次燒制都需要重新搭建,特點是可以根據燒制器物的大小來制作窯爐,同時也能根據需要搭建出不同的窯爐形狀,從這一點來說,“紙窯就是一件作品,短暫存在的會燃燒的作品”。

這也說明了紙窯打破了陶藝傳統的局限,超越了物的表象,直達本質,不管是其本身以“臨時雕塑”存在的藝術價值,還是由它燒制出來的藝術作品,都帶有非常純粹的藝術形式,讓我們感覺到了一個屬于陶藝的新世界。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2019年常德紙窯燒制過程,圖檔來源于陽蕾

陽蕾說:“一直堅持創作是因為相信‘藝術雕塑社會’的力量,每個階層都有藝術家,雖視角不同,但都想用自己的力量去影響或改變某些。紙窯這樣的‘新鮮’形式會随着時間不斷變化或消失,甚至被其他材料代替。讓兒童或陶藝愛好者都有機會參與到這樣‘新鮮’的燒制活動中才是紙窯的樂趣所在。”

紙窯最早雖由瑞士陶藝家艾琳·法夫爾發明,但陽蕾借由紙窯找到了自己的藝術表達方式,并拓寬了我們大衆對陶藝的認識,那燃燒的火焰,燒制成的月、星辰、宇宙也映照着屬于她的熠熠星空。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JOY悅GALLERY是剛成立不久的品牌,主理人兔牙曾在北京TOP1的公關公司從事汽車品牌公關工作,因從小就對餐具感興趣而與器物結緣。

2014年兔牙離開北京來到南昌,慢節奏的生活讓她無所适從,她迫切地希望為自己找點事做,小時候埋下的那顆種子就在這時開始發芽。一次偶然的機會,兔牙在景德鎮旅遊時,樂天集市上五花八門的創意陶瓷激起了她從小深埋内心的喜愛,也因為在做日本代購,接觸陶瓷和日本作家器便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日本金工作家西川美穗作品,圖檔來源于JOY悅GALLERY

興許是因為獨到的選品眼光,兔牙淘寶店裡的日本作家器備受追捧,讓兔牙萌生了開實體店的想法,從文化氛圍、陶藝的交流傳播以及店鋪的長遠發展角度思考,2020年10月,JOY悅GALLERY正式落址景德鎮,相比線上單純的售賣,這一次兔牙有了更重要的目标。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JOY悅GALLERY,圖檔來源于JOY悅GALLERY

“我希望店鋪能成為中外手作文化交流的一個載體,把外國作家請到中國,給更多中國年輕手藝人一些經驗的交流與分享——手作技藝可能隻是很小的一部分,從業經曆中面臨的困難及選擇可能是中國年輕手藝人更想聽到的,再者是想甄選一些國内優秀作者,讓更多人看到他們的同時,也證明中國的手作并不差,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在實體空間看到實物,摸到實物,感受器物之靈。”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日本玻璃作家笹川健一作品(上)、山崎葉作品(下) 圖檔來源于JOY悅GALLERY

有了這些想法,JOY悅GALLERY在景德鎮一衆陶藝品牌中脫穎而出,“除了專注于陶瓷、玻璃、木作、金工、織物、繪畫等領域優秀作品的挖掘,他們還會不定期舉辦專業展覽活動,聯合國内外藝術家、藝術活動、藝術機構,開展各類藝術學習、交流和鑒賞活動,期望用微小的力量,分享來自中外藝術家的匠心之作。”

目前,JOY悅GALLERY有60多位中外合作作者,每一位創作者兔牙都制定了合作标準:必須是獨立創作者,且原創和手作是不可逾越的底線,技藝的成熟度和作品的完成度也要值得被推薦。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圖檔來源于JOY悅GALLERY

在這套體系下篩選出來的合作作者每一位都在各自的領域有着成熟、專業且獨具個人風格的創作手法,甚至有一些還舉辦了群展或個展。

這其中包括日本玻璃作家山崎葉、日本硝子作家竹中悠記以及國内人氣陶瓷作者今日入荷、木作作者王誠誠等,他們用精湛的技藝、飽含溫度的設計展示自己的藝術、講述自己的故事,同時也頗具前瞻性地向大衆闡釋如今手作藝術所飽含的精神核心,讓JOY悅GALLERY展出的每一件器物都能稱得上精品。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日本作家石川あすか(Asuka Ishikawa)作品 手作玻璃天鵝盤,圖檔來源于JOY悅GALLERY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日本玻璃作家中野由紀子作品,圖檔來源于JOY悅GALLERY

店内純白的空間給予了這些用熱愛與匠心凝結成的器物足夠幹淨、完整的展陳場所,它們既裝點了空間,又以完美的姿态巧妙地融入了現代人的生活空間,散發着獨特迷人的氣息,吸引着每一個來到JOY悅GALLERY的人探索思考。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作為一個生活愛好者喜愛的交流空間和藝術家展示的平台,JOY悅GALLERY“與世界各地的藝術家一起推廣生活之美”的理念做到了讓陶藝和生活有了交彙,既向外傳播又向内引入,同時還浸潤到了人們的日常中,兔牙說:“在使用中發現器物之美,希望每一個熱愛生活的人,都能通過有溫度的作品,發現隐藏的自我,感受生命的春光。”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山塵”取自“山城”諧音,源自主理人山塵的家鄉重慶,要說是主理人,山塵更像是一位熱愛陶藝的獨立創作者,因為山塵目前僅有她一人負責創作、出品。

于她而言,制陶不是在做某種特定功能的物件,而是一個個生命的誕生,是以,她的作品都是以具有形象表征的陳列裝置藝術為主,每一件作品山塵都精心灌注了情感,“它們來源于人類的情緒,或自己,亦或别人,人的一生中有多少個止不住的瘋狂時刻,當強烈的情緒湧動,心中的怪獸生成,将每一份情感抽離出來,便形成了它們。”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圖檔來源于山塵

例如,前不久山塵在北京攤宣的作品《剖心兔》系列,其形象的創作來源就是山塵死去的寵物兔子制成标本的過程,那種撕裂的景象,給山塵帶來了極為痛苦的情緒,“剖心”即是當時所産生的深刻感受。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剖心兔》系列,圖檔來源于山塵

以純白的本源色泥巴做材料,捏成兔子的形象,再在胸口深挖出心形的形狀作心髒被剝離的表象意義,并施以紅色水彩,整個作品動人心魄,具有極強的沖擊力,“我感覺真正被剖開的是我,痛苦的情緒蔓延,如同心被解刨,沒辦法得到快樂也沒辦法運用快樂的色彩。”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而在山塵最近推出的新品《變開心》系列、《空空》杯,又讓我們看到了以另一種情緒幻化出來的驚喜。

在《變開心》系列中,紗布包裹着陶瓷身和心的傷口,裝有紅色水彩的透明軟管連接配接着心髒和大腦,堅強又獨立的視覺觀感即代表“自愈”,又有“治愈”的意思。山塵希望借作品傳達“心裡的疾病需要自己醫治”的理念,而“變開心”系列就是“自動痊愈”的魔法,讓每個人都能收獲開心。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變開心》系列,圖檔由山塵提供

《空空》杯則表示“腦袋空空、心也空空”,幹淨到什麼都沒有的杯子足以盛載你的所有煩惱。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空空》杯,圖檔由山塵提供

除此之外,《清河》《鹿神》《 薔薇》《山花》《溺》也是山塵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它們都源于山塵無法在現實世界裡釋放的情緒,每一個都無比真摯,帶着想象世界的靈性與神性,直白又純粹。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山塵作品《薔薇》,圖檔來源于山塵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山塵作品《清河》(上)、《鹿神》(下),圖檔來源于山塵

這樣的創作靈感讓山塵的作品極具風格辨識度,雖然單從作品本身來看,山塵的作品面向的市場非常小衆,甚至還會激發一些内心的恐懼,但隻要去了解它們背後的含義,每一個作品都有它獨特的柔軟,足以慰藉繁華浮世,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了陶瓷的另一種表達形式——完全以藝術的形式被人們喜愛、收藏。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山塵說,“陶藝于她而言是一項娛樂活動,是可以一輩子玩的遊戲,”這個将自己定位在萬千塵土中渺小一粒的創作者,正在用陶藝重塑自己的生命與價值,并通過極具藝術代表性的内涵逐漸為陶藝這個傳統文化以及市場掀起陣陣波瀾漣漪。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晚年時期,著名詩人張充和曾在《小園》詩第二中這樣寫到:“遊倦仍歸天一方,坐枝松鼠點頭忙。松球滿地任君取,但借清陰一霎涼。”四句詩簡單直白地為我們道盡了樂哉悠哉的日常生活内容,既有陶淵明式的隐士色彩,又有不失天真的生活情調,一方庭的名字正是取自于此,同時,他們也将這種質樸、隽永刻進了品牌内部。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一方庭,圖檔來源于一方庭

2019年,一方庭第一家實體店成立,由主理人小蕾和先生共同經營,小蕾是陶瓷美術專業出身,畢業後一直留在了景德鎮,曾在陶瓷品牌從事設計和繪畫,後來成為了一名獨立陶瓷繪畫創作者,她的先生則是一位道地的景德鎮人,很喜歡通過文字和圖檔紀錄景德鎮城市、社群、市場和個人的發展動态,從入行到現在從事集合店業務,他們差不多花了十年的時間。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圖檔來源于一方庭

發展到現在,他們一共開設了兩家實體店,同時還擴充了自己的内部團隊,除了實體店的店長和店員,還有網際網路内容生産團隊,以維系他們線上和線下打通的店鋪營運邏輯。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目前,一方庭的經營内容主要是景德鎮在地年輕手作者的陶瓷産品和作品,會和不同的線上管道合作經營器物,也會和線下的實體空間合作提供采買、訂貨、陳設和活動策劃服務,将來有計劃會推出課程和私人定制遊學。”

相比經營品牌,一方庭更像是在做一個“連接配接站”,通過建立自身品牌的吸引力和影響力,以此更好地連接配接創作者、大衆和市場,傳播陶藝文化的同時普及新知。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并且在選擇合作的陶作者上,一方庭還會優先甚至考慮那些剛起步或是從業時間不長的新人,因為,“成熟的陶作者并不需要多一個推廣和經營者,他們從知名度、閱聽人、風格和市場比對度上,都有較為穩定的銷售管道,絕對一等一的好并不是我們想要的,對于景德鎮而言,有更多的年輕人可以待下來做陶瓷才是最重要的,而在創業階段,能夠把自己制作的東西換成錢是對他們最大的鼓勵。”

這樣的态度,讓出現在一方庭的器物都足夠有情懷和溫度,畢竟這背後,都涵蓋着極遠大的理想和一顆顆報以希望、熱忱制陶的心。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除了有溫度的産品,從店内的軟裝、陳設來看,一方庭也是足夠溫暖且具有親和力,暖黃的燈光、木質的家具、恰到好處的植物将簡約溫馨的氛圍感發揮到了極緻,根據器物的風格,一方庭有意識地用環境做着烘托,營造着一種仿若置身家中的感覺,讓每一個來到一方庭的人,都能感受到随意和放松,以此拉近器物與顧客間的距離。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關于未來的突破,一方庭是這麼說的:“一是呈現更專業、優質的在地内容,畢竟景德鎮隻有一個,能夠全方位而且深入的和這個城市一起互動就會很吸引人;第二是不單單以陶瓷為主要的營運重心,而是能夠更加泛生活化,其他的生活品類可以更多地加入進來,同時再增加一些展覽、活動和線下服務類目。 ”

圍繞在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下,我們相信一方庭會一直堅持“連接配接站”的職能,讓越來越多的人能認識陶瓷,認識景德鎮并對它們産生興趣,讓這個古老的瓷都重新揮發“年輕态”的精神、古老的文化能夠得以永續,并在這個過程中,将陶瓷與我們的生活聯系的緊密再緊密一些,讓它們成為承載精神性的功能器物,不斷潤澤我們的生活。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在野商店成立于2018年,算是較早進入景德鎮的那批小店,由主理人小野婆婆和男友大彭叔叔共同創立,名字取自小野婆婆名字裡的“野”字,寓意手作器物應當如原野般自由、随性,充滿一切未知的可能。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張煜婉作品(上)、吳靖文作品(下) 圖檔來源于在野商店

早在14、15年的時候,小野婆婆就開始思考未來想要做的事情,對“美”的感覺與要求,從事與之相關的工作成了她篩選的标準,“那個時候自己進行了一個全國的博物館之旅,能想到的都去了,當時最大的感觸就是:如果作為一個中國人能夠從骨子裡邊感到驕傲,并且又覺得特别美的,那就是陶瓷了,是以我選擇來到景德鎮,關于未來的職業規劃便水到渠成了。”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陶藝家龍春榮作品,圖檔來源于在野商店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陶藝家Kendre作品,圖檔來源于在野商店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圖檔來源于在野商店

相比純陶藝的品牌經營,在野商店更關注的是陶藝背後的傳統文化價值,除了主要販售的陶瓷作品,它還經營着其他手作産品,如:平時打包用的手工紙、藤編竹編工藝品、油紙傘、剪刀扇子等,它們皆由在野商店到各個地方甚至是村落裡挖掘出來的寶藏,不僅是中華曆史文化的精神象征,還傳達着在野商店想要發揚傳統文化的信念和決心。

是以,從本質上來說,在野商店是一個傳統文化的集合店。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當做好了傳承的基礎,将傳統文化重新搬回人們的視野後,在針對當下人們審美的變化上,在野商店做的最多的就是如何對這些傳統文化進行創新來改變公衆對它們的刻闆看法。

“我們一直與手工藝師傅有着合作,制作剪刀、蔺草扇子等産品,明年的話我們也已經約好了會在商店的新空間裡做一個小的專場展覽,從産品的類型和款式上,師傅都會把他迄今為止做的一些款式再創新。”

而這一理念,在野商店也運用到了陶藝的創作上。目前,在野商店還緻力于建立自己的品牌,制作的陶藝品包括咖啡杯、甜品碗等都在店裡售賣,十足幹淨的塑形和外觀繼承了傳統制瓷工藝的手法,但在器物造型和紋樣上則做了現代簡約風格的減法處理,滿足人們當下的審美需要。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同時,在選品上,在野商店也十分強調陶瓷品類的豐富性:店内經營的作品大多來自特别優秀的國内知名陶藝家或者是匠人之手,如陶藝家郭宇虹,布慧敏,Kendre,吳靖文,王哲軒,姚繼亮,張煜婉等,有的畢業于國美、陶院等專業院校,有的畢業于海外藝術院校,都在國内舉辦過個展、群展等。

這讓在野商店所展示的每一個系列乃至每一件産品,都帶有手作凝練的不同性格,以注重多元包容的價值取向,力求讓越來越多的陶藝家、創作者和品牌能在景德鎮生根發芽。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陶藝家郭宇虹作品,圖檔來源于在野商店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陶藝家王哲軒作品(上) 圖檔來源于在野商店

從陶藝發散,在野商店将傳統文化的複興植入到了品牌價值中,帶着對它們的緬懷之情、自豪之感,在現代的語境中重拾傳統的溫度,在傳統的文脈裡尋找與現代之間的平衡,從這個角度來說,在野商店所呈現的,也許給傳統文化的未來發展提供了一種方向。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陶藝家布慧敏作品,圖檔來源于在野商店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陶藝家姚繼亮作品,圖檔來源于在野商店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正如小野婆婆所說:“陶藝,是蘊藏在中國人骨子裡的自豪與驕傲。”它不僅代表着一個國家悠久而輝煌的曆史,還是人類社會不同階段發展和進步的憑證,之于此,當我們在享受陶瓷器皿、陶藝裝置為生活帶來的便捷和藝術體驗時,更應該了解并關心那些在背後傳承和保護它們的人。

他們也許是景德鎮的原住民,又或者是來自五湖四海的“景漂”,抱着 “一生隻做一件事”的态度和決心,承載起了傳統文化在新時代複興、革新的使命延續。

當我們植根于中華文化沃土,在職人深耕、創新,群眾收藏、品味的基礎上,相信不止于陶藝的傳統文化都能在未來的不同曆史情境中實作獨屬于它的絢麗篇章。

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主編:牧之、鶴鶴

監制:安琪

執行主編:澀々

編輯:白

撰稿:白

攝影:詳見圖注

平面設計:科林

校對:盼盼

收錄話題:#品牌故事##景德鎮##陶瓷##藝術##家居#

原文連結:景德鎮,憑什麼吸引年輕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