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聞觀察/農家茶:什麼是真正意義上的好茶

作者:大道至簡訊

杭報集團餘杭晨報5月13日電(記者 陸文華)這7兩茶葉雖其貌不揚,但是,獨特的茶香沁人心脾,湯色透亮,茶味醇厚,回甘綿長。這種并非價格高昂得匪夷所思的所謂名山名茶,出自一位農家老婆婆之手。日前,記者随杭州飛鳥與魚戶外驢友隊來到浙江遂昌大柯村,偶然邂逅村民羅齊有夫婦,尋訪到這款看似普通、實則蘊涵真義的農家茶。

新聞觀察/農家茶:什麼是真正意義上的好茶

4月30日傍晚,羅齊有大伯幹完農活回家,正巧在山間小道上遇見了飛鳥與魚戶外驢友隊。“老大伯,請問你們家有自己喝的茶葉嗎?”正在“發燒”茶葉的記者随口問羅大伯。“有啊。你們來我家喝啊。”羅大伯笑着說。

山裡的村民淳樸好客,拿出自家喝的茶葉,燒開山泉水,給大家泡上一杯清香撩人的茶水。“這是我從山上采的老品種茶葉,自己炒的。”60多歲的羅齊有老伴笑了笑說,這點茶葉我家自己喝的,兒子采的茶葉是新品種,鮮葉已經賣掉了。

記者買下了這7兩農家茶。“明年我多采一點,你們明年再來啊。”老婆婆欣喜地說。

新聞觀察/農家茶:什麼是真正意義上的好茶
新聞觀察/農家茶:什麼是真正意義上的好茶
新聞觀察/農家茶:什麼是真正意義上的好茶

大柯村位于浙江省遂昌縣蔡源鄉,海拔約560米,黃牆黛瓦的民居依山而建,層層疊疊的梯田與高聳入雲的苦槠樹古樹群,構成獨具特色、宛若“江南布達拉宮”似的浙南古村落。石階、泥牆、野草、古樹、犬吠……這個雲霧缭繞、世外桃源般的古村落,出産的農家茶自然别具風味。

此前,2015年5月,杭州鸬鳥房車營地公園創始人許達峰贈送給記者幾兩武夷山區的農家茶,“農家茶價格不貴,味道卻很好。”阿強說。

随着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準日益提高,自己采摘、自己炒制的農家茶日漸稀少,取而代之的則是規模化生産的茶葉。

“現在,有的茶廠或茶商,可以根據客戶需要,炒制或拼配出各種各樣的茶葉。”馬來西亞大馬倉藏茶主人陳乙萊說,像雲南普洱茶,從茶葉品種上分析,主要以雲南大葉種曬青茶為原材料,采用不同的工藝可以制成不同口感的普洱茶。由于土壤、海拔、生态環境等原因,普洱茶出現了略有不同的口感,但是,雲南大葉種曬青茶這一點是相同的。苦澀、回甘等口感,并不是茶葉品種導緻的,而是由于不同的制茶工藝直接影響了茶葉的香味、苦澀、回甘等各種不同的變化、不同的口感。

近年來,中國普洱茶出現花樣百出的炒作現象,從炒茶商品牌到炒山頭茶,從炒拼配茶到炒古樹茶,從炒古樹純料到炒古樹單株純料,直至茶人親自上山采茶,自吹自擂炒“自采茶”。

茶是人類可以飲用的一種樹葉。中國先民之是以不辭辛勞上山采摘茶葉,其根本原因在于茶葉鮮葉經過某種加工工藝後,出現令人愉悅的茶香,入口後生津回甘,并有助于人體解渴舒适、消化清腸等各種功效。随着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茶葉從原先的一味中藥,開始作為中國人的主要飲品進入社會各個階層,逐漸發展成博大精深的中國茶文化。從唐代陸羽著述的《茶經》,到宋代趙佶的《大觀茶論》、明代朱權的《茶譜》,數量衆多的茶書研究總結茶文化。唐宋以降,中國茶道開始影響日本等周邊國家和世界各地。

“中國茶喝了肚子很舒服,喝多一點也沒什麼問題。”5月1日,當記者好奇地問德國茶人Michael Ellenrieder“為什麼會喜歡喝中國茶”時,這位德國漢子聳了聳肩作了個鬼臉,用最質樸的語言回答了一個外國人對中國茶的認知。

“外國人對中國茶沒有那些所謂山頭、名茶的框框,他們講究的是茶葉生态環境,銷售的是符合歐盟标準的無污染、無農殘的有機茶。” Michael Ellenrieder的夫人徐桃豔說。

“隻要生津回甘,就是好茶。”自2005年以來每年赴雲南茶山品茶、收茶的茶商小餘這樣對記者說,他一般不問什麼山頭、什麼樹齡,也不收鮮葉加工,隻是對每一竹匾的毛茶進行品飲。

陳乙萊說,人們在品飲陳化10年以上的中生代茶,更多的是發揮茶文化中的社交功能。

透過遂昌大柯村老婆婆的農家茶,可以幫助我們清醒地認識花樣百出的中國茶界,理清茶的本質,深入了解中國茶道,讓中國茶回歸其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