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矽谷人工智能專家加盟銷售易 為AI+CRM打開想象空間

3月23日,銷售易對外宣布,來自矽谷的人工智能專家趙宇辰正式加入銷售易,出任技術副總裁&首席資料科學家,負責銷售易CRM在大資料及人工智能方向的産品和研發工作。

這是銷售易于1月12日完成D輪融資之後的又一動作。該輪由騰訊領投,融了2.8億元,當時銷售易創始人&CEO史彥澤表示:“本輪融資資金将用于加強産品和技術方面的能力提升,更好的服務于不同行業不同規模企業的需求,幫助企業實作數字化轉型”。時隔2個月,趙宇辰的加入,一定程度上是對這句話的驗證。

趙宇辰畢業于清華大學,獲得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博士學位,研究領域為機器學習和資料挖掘方向。一直緻力于人工智能在工業界的研究、應用和創新的他,是資料科學會議KDD、ICDM、IJCAI的委員會程式委員,曾在矽谷擔任AppDynamics的首席資料科學家,建立、主導和負責了下一代大規模SaaS平台資料挖掘、機器學習、異常檢測和分析的産品管理、構架和研發工作, 經曆了公司從兩千萬銷售額到37億美元被思科收購的高增長階段,創下了企業軟體收購曆史上最高的估值倍數。趙宇辰還曾任General Assembly的首席資料科學講師,同時在Sumo Logic,Linkedin,eBay,IBM Watson Research有相關經曆,并在大資料和人工智能領域發表十多項美國和國際專利以及多篇最佳學術論文。

CRM進入智能時代

目前我們正處于人工智能(AI)改變人類生活的重要轉折點之上,通過結合大資料和雲計算技術,人工智能将更好地服務于人們生活,推動時代進步。高盛2016年AI研報表示,人工智能是資訊時代的頂尖技術,越來越寬的資料池與越來越強大的計算機運算功能的出現和發展,協同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與更多的資料和計算功能)的發展,将會影響全行業的所有公司。

2016年,中國大資料市場逐漸走向成熟,行業應用開始落地,人工智能領域的創新應用嶄露頭角。進入2017年,大資料應用解決方案中将逐漸嵌入進階分析、内容分析、深度學習等智能技術。随着智能時代的到來,企業數字化轉型面臨更多的機會和選擇。一款适合企業轉型需求的人工智能軟體、技術是幫助企業加強營銷、打造新産品、保持競争力的關鍵所在。

作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核心的CRM,在人工智能時代,為企業和市場、銷售、客服一體化營運提供強大的支援和推動,成為大勢所趨。

而銷售易的CRM産品,是移動互聯時代下的産物。2011年創立之初,銷售易開始把社交網絡作為底層架構,打通不同業務,重構銷售流程。社交、移動、大資料、雲計算技術的融合,讓銷售易最大程度上滿足了新時代背景下企業資訊化、數字化的需求。2016年7月14日,銷售易釋出了智能化CRM,這是銷售易自主研發的全球首款智能化移動CRM。

在史彥澤看來,融入人工智能的元素并非因為這是一個時髦的概念,而是希望讓智能化的應用在CRM的範疇内解決使用者管理上的問題。銷售易CRM中“熱點線索智能評分”、“關鍵資訊自動回填”等智能化的應用場景已經得到了市場和使用者良好的回報。

在CRM的産品設計上,資料貫穿其中。當CRM進入移動互聯時代,也就意味着其同時進入了大資料時代,越來越多的銷售人員攜帶移動裝置拜訪客戶,并通過移動裝置與客戶線上溝通,随着海量的客戶資料不斷沉澱,銷售易斷定,CRM公司必須成為大資料公司,通過處理海量資料的能力,幫助企業提升管理水準,拉升銷售業績。

巨大的資料量需要新的模式進行處理,這為人工智能提供了發展空間,與以前的衆多資料分析技術相比,人工智能技術立足于神經網絡,同時發展出多層神經網絡,進而可以基于大資料實作深度機器學習。

IDC最新研究報告顯示,到2018年,55%的企業以及ISV的開發者都将在産品中嵌入至少一個認知/AI、機器學習的功能,在商業分析工具領域,這一比例将會更高。但AI的搭建與發展對資料、人才、硬體和基礎設施等要素要求較高,企業獨立實作智能化難度較大,是以,高盛在2016年AI研報中指出,未來企業無需自己訓練AI,可以通過第三方公司,直接使用已經被訓練好的的深度學習AI機器,這将是一個新的選擇。在美國,企業級市場對于資料挖掘、機器學習的研究早已如火如荼,正在從BI向AI方向發展,美國企業級服務巨頭們也正在開發各類基于AI的企業應用。

Gartner2016年CRM市場分析報告通過對Salesforce、SAP、Oracle、Microsoft、Adobe 等 CRM 供應商進行資料分析,得出了“分析、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是CRM未來發展方向”的結論,認為這将在未來三年内徹底改變CRM。

史彥澤對此表示:新的技術趨勢也給CRM企業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未來的CRM不僅僅是幫企業定義一些工作流或者實作銷售自動化,而且是要往智能化方向發展,真正為企業帶來幫助和産生價值。一套承載了公司最核心資料的智能化CRM管理系統,對未來企業智能化營運、精準決策和高效管理有着巨大的意義。

不難了解,一直把“以客戶為中心”當做初心并始終堅守的銷售易會在人工智能尚未大熱之時就将其融入自己的産品中,本質是順應時代的發展,用更好的技術從内而外的讓客戶關系更緊密。

“網際網路經濟下半場是2B的市場”

今年“人工智能”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中國人工智能迎來發展新紀元。艾瑞咨詢預計,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場規模将達到1190億元,年複合增速約19.7%;同期中國人工智能市場規模将達91億元,年複合增速超50%。中國市場日新月異的變化和巨大的發展潛力,吸引了在美國學習、工作十餘年的趙宇辰。

作為掌握了最新的人工智能知識的頂尖科學家,趙宇辰認為網際網路經濟下半場是2B的市場,中國的人工智能在2B領域與起步較早的美國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很多問題處于開放未解決的狀态,提升空間較大,挑戰性較高。而這其中,CRM賽道盡管對具備智能化資料分析能力的産品需求強烈,但由于人才和技術成熟度的原因,尚處于摸索階段,如果能在現有基礎上将AI+CRM做一個中國式的創新,搭上人工智能的翅膀,将有希望實作彎道超車,成長出與國際巨頭比肩的企業,這也是他回國選擇CRM行業的關鍵原因。

對于為何選擇銷售易,趙宇辰認為不外乎這三要素:1、基因。企業的基因要對,要對CRM有深刻的了解。銷售易對企業銷售行為的精準把握,通過應用最新型的網際網路技術,使其在專業性、易用性和場景貼合度上遙遙領跑市場。2、專業。銷售易創立至今始終專注于CRM領域,擁有最專業的團隊,無論是高管還是員工,都具備豐富的行業經驗,了解使用者的需求,可以最大程度的将目标推廣出去,解決實際存在的業務痛點。3、連接配接。銷售易的産品從SFA起步,逐漸不再局限于銷售管理,而是要将企業從前端到後端全流程進行打通,這個過程需要将資料梳理起來,智能分析整理,在大資料及人工智能方面訴求高。

趙宇辰加入銷售易後,将着手從資料分析和機器學習兩個方面來推動銷售的自動化、資料的智能推薦。未來,搭載了人工智能的銷售易CRM,将把移動、社交、大資料、雲和AI有機的結合起來,為不同使用者提供更完善、更極緻的解決方案。在銷售易看來,人工智能必須落地到不同行業的應用場景中,才能釋放其巨大潛能。

原文出處:科技行者

轉載請與作者聯系,同時請務必标明文章原始出處和原文連結及本聲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