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即事二首》
宋·仇遠
細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葉半青黃。
小春此去無多日,何處梅花一綻香。
奇峰浩蕩散茶煙,小雨霏微濕座氈。
肯信今年寒信早,老夫布褐未裝棉。
立,建始也,意味著冬季的開始;冬,終也,萬物收藏也!秋盡冬來,寒風料峭,寒而不太冷,猶有一絲暖意。而這心間的一絲暖意在字裡行間彌漫開來,自是一番愜意與詩情。天氣涼了,學學王铎寫大字,練書法還可禦寒!

王铎《行書立軸》 紙本 縱179cm 橫56·5cm 首都博物館藏
釋文:澹圃山房闊難逢一水邊缪虬森壽柏輪菌翳流煙暑候仙壇掃天風鶴吭傳主人能款款醉後任高眠 題素漱三 首之一 庚寅冬日書 王铎
王铎書法獨具特色,世稱“神筆王铎”。他的書法與 董其昌齊名,明末有“南董北王”之稱, 他書法用筆,出規入矩,張弛有度,卻充滿流轉自如,力道千鈞的力量。王铎擅長行草,筆法大氣,勁健灑脫,淋漓痛快.
王铎《行書寄金陵天目老衲詩》立軸 設色绫本 231×51cm 順治三年(1646年)
釋文:别去西江上,江灘寓短亭。望天湖共白,思子岫皆青。寺内焚經箧,人間老歲星。誰能分丈室,百次指秋螢。
其書法在日本、南韓、新加坡等國深受歡迎。日本人對王铎的書法極其欣賞,還是以衍發成一派别,稱為“明清調”。 他的《 拟山園帖》傳入日本,曾轟動一時。他們把王铎列為第一流的 書法家。提出了“後王(王铎)勝先王( 王羲之)”的看法。
王铎《行書五言律詩立軸》 绫本 縱181cm 橫53.8cm 無錫市博物館藏
釋文: 曾記題詩處同酣麴米春陳根妨古路醉竹掩能津樹裡明漁浦煙中辨虎鄰蹛人京國夢辜負一間身 辛卯秋夜 書孟津王铎
王铎工真、行、 草書,得力于鐘繇、 王獻之、 顔真卿、 米芾,筆力雄健,長于布局。
王铎《行草書長椿寺舊作立軸》 紙本 绫本 縱186.5cm 橫52.4cm 廣州美術館藏
釋文: 枕瓢何所事相對自無違老大惟宜拙雲山倘共歸香邊聞木籁夢裡愧朝衣若遂龍蛇宿空林會隐微 辛卯夏夜 長椿寺舊作 孟津王铎
當時書壇流行 董其昌書風,王铎與 黃道周、 倪元璐、 傅山等人提倡取法高古,于時風中另樹一幟。近世對日本書風有極大影響。
王铎《行書同子功、子蕭觀詩軸》 縱233.3厘米 橫51.8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在書法上王铎是一位各體皆能、風格多樣的書法全才。無論是偉岸遒勁的大楷、高古樸厚的小楷書,還是他那飛騰跳踯的行 草書,在晚明書壇上都應說是一流的。
王铎《臨王獻之草書軸》絹本,縱169厘米,橫49厘米 昆侖堂藏
釋文為:“獻之(白):思戀觸事彌至,獻之既欲過(餘)杭,州将若比還京,必視之。來月(十左右)便當發。奉兄(無)複日。芝老先生詞宗。丙子二月,王铎。”
王铎雖然書法造詣很高,可在曆史上,他卻因降清而被列入《 貳臣傳》,被後人所垢病。受此牽連,他的書法也遭遇冷落,曾一度無聞塵世間。即今譏評何足道,後五百年言自公。經過一代又一代後人們的研習,王铎的書法拂塵生輝,越來越得到大家的推崇。
王铎《行書嵩縣詩軸》,紙本,縱163厘米,橫48厘米 昆侖堂藏
關于王铎的書法, 吳昌碩贊其書法曰:“文安健筆蟠蛟璃,有明書法推第一”
王铎 自作五律行草詩軸 绫本 縱202.8cm 橫51.5cm 四川省博物館藏
釋文:自到長安内詩懷憬隐阿恐人嫌道曲為子仿陵歌星宿沙塵滿岩川豺虎多玉窪拚醉去寂圃較如何 輝老年親翁俚言奉答求正王铎
孟海先生也評之書法雲:“(王铎)一生吃着 二王法帖,天分又高,功力又深,結果居然能得其正傳,矯正 趙孟頫、 董其昌的末流之失,在于明季,可說是書學界的‘ 中興之主’。”
王铎《湯陰嶽王行書軸》 未署年 绫本 縱177.9cm,寬40.6cm,凡四行,共五十字。上海博物館
釋文:湯陰嶽王祠作地老天荒日孤臣一死時金戈方逐虜鐵騎竟 班師涕淚中原墮江山左衽危靈旗怳欲指杜宇數聲悲 王覺斯具草
當代 啟功 先生也有言曰:“覺斯筆力能 扛鼎,五百年來無此君”。
王铎 行書忏詩之三軸 绫本 行書 縱240厘米 橫49厘米 深圳博物館藏
釋文:巾車經複嶺,野飯在空煙。狎物休談道,合生或覺颠。畜鵝觀大化,多稌到豐年。寶锷蛇纏背,應抛萬仞淵。忏詩之三,王铎。
王铎何以得到如此高的評價,這與他的奮發努力分不開。據說,為了提高書法水準,王铎“一日臨帖,一日應請索”,臨應期間,從不間斷。
王铎 《單椒秀澤軸》 紙本 247×55cm 首都博物館藏
釋文:單椒秀澤不連陵以自高虎牙桀立孤峰特拔以刺天青崖翠發望同點黛 郦道元注濟水 伯應老詞宗 王铎
王铎一生,獨尊羲獻,兼習 鐘繇、 顔真卿、 米芾等大家,故王铎的書法筆力雄健,長于布白,楷、行、隸、草,無不精妙。
王铎 贊謝安書 立軸 行草書 绫本 236.6X52.2cm 安徽省博物館藏
釋文: 米芾贊曰山林妙寄岩廊英舉不繇不羲自發淡古有赫龍晖天造翰藝末下弘迹人鮮臻詣永撝太平震驚大地 右贊謝安書法 王铎
王铎降清後八、九年時間,書風更趨成熟老辣,其 狂草技法已臻化境。書法成了其“貳臣”的心理沖突和落寞情懷的排遣,故作品已失去崇祯朝的扛鼎之力和奮發之氣,而轉為理性和孤冷。但偶有酒後佳作如《奉龔孝升書卷》,行筆剛毅,元氣充盈,既是晚年頹廢生活偶發牢騷的寫照,也是悲劇情懷的痛苦表露,堪稱行書代表作之一。
王铎《贈文吉大詞壇行書軸》 縱173cm 橫51cm
釋文:文吉張鄉丈作牧(漠陰)二東聞孚惠不雕刻其氓天石婁诩 之梅華佐壽□[奭鬥]非私相介也合群黎驩心聚和為遐考其眉壽無害甯有歇 虖門弟子之祝尚弗(如)麥丘邑人之弘 文吉大詞壇弧辰冬夜率奉 太原王铎
王铎《行書五言律詩立軸》 花绫本 縱207cm 橫52cm 湖北省博物館藏
釋文: 釋子複何事人如帛道猷靜看馴鴿下默識老龍幽衲補燕山照杯浮海水流寰中幾百寺汁日與同遊 辛卯閏二月書西洛王铎
王铎《行書五律詩軸》绫本 縱236.5厘米,橫53厘米。 西泠印社藏
釋文:正是憐才日如何獨不容身将書一卷門對雨千峰健翮嫌天窄雄心向海濃最憐無可妒約子種鱗松 問點平彭子作 铎書辛卯二月奉自玉賢宗侄吟壇
王铎《行書臨閣帖軸》绫本行書 235×52.7cm 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
釋文:廙言五日窮思永遠甘雪應時嚴寒奉被手诏伏/承聖體禦膳勝常以慰下情匆匆慈恩垂愍/每見慰問感戴不勝銜遇謹表陳聞。庚寅正月廿日午時。王铎。
王铎《臨王羲之帖》自署書于庚寅年(清順治七年,1650年)。草書。绫本。凡三行,共66宇。縱240cm,橫51cm。開封市博物館藏。
釋文:敬豫在彼尚未議還增耿耿得遠嘉興書計今必度喜遲可喻言遲見此子真以日為歲前與(女更)求屏風遂不得答為也不審複何以永日多少看未當采菊不 庚寅夏日王铎
王铎《行書五言詩軸》約書于辛卯年(清順治八年,1651年)、绫本。凡三行,共58字。縱213.5cm,橫43cm
王铎《行書忏詩之三軸》绫本 行書 縱240厘米 橫49厘米
王铎為明末清初人,詩文書畫皆有成就。尤以書法見稱,工行草,宗二王,于時風中另樹一幟,對日本近世書壇影響很大。此軸寫五言詩一首,用筆圓渾沉厚,結構穩中有險
王铎《杜子美贈陳補閥詩》,凡三行,共58字。縱203cm,橫5lcm 。
王铎《行書立軸》絹本 155X51cm
釋文: 前輩孟宗伯詞晔鸾龍品标圭璧後進領袖吾師韓象雲數為予稱之今嗣發己醜謙抑好古能世家隻尋蕭寺作一序以闡宗伯公經濟以見山仰前輩愧不充及也 己醜六月揮汗題 洪洞王
王铎《七律詩》 立軸 行草書 绫本
釋文: 碧水澄潭映遠空紫雲香駕禦微風漢家城阙疑天上秦地山川似鏡中向浦回舟萍已綠分林蔽殿槿初紅古來徒奏橫汾曲今日宸遊聖藻雄 坦園年家詞丈 戊子二月王铎
王铎《行草五言律詩軸》 绫本 縱262厘米、55厘米
釋文:花然旅意,客裔酌虛亭。寇警離人歇,蕭音入雨靈。杏桃春内冷,天地夜來青。可耐酬明生,鐘山有茯苓。樊君相邀。翔南老親翁正。 王铎
此卷,内容為五言律詩一首,詩鏡蒼涼沉郁,字勢縱橫捭阖。以其詩文、筆意推之,約為王铎四十五歲時之作,其 書風已明顯轉向含蓄蘊藉。像“容”、“離”、“可”、“明”等字行筆從容,着墨潤澤,沉雄渾厚。如“虛亭”、“人”、“相邀”、“翔南老親翁正”等字蒼勁 老辣,筆勢洞圓,神完氣足。該作不同于他早期全以力勝而顯劍拔弩張的那類作品,整幅氣息趨于靜穆,躁氣漸退。雖然從一些字間連帶、字之結體上仍可看到“使 力”的痕迹,顯得不夠自然,但這種書風轉變時期的作品對于學習書法的人更具有參考價值。就如目睹正在蛻皮之蟬,看到了其生長變化的最關鍵時刻。
王铎 臨虞世南書
王铎《臨柳公權辱問帖軸》(五十六歲作) 自署書于丁亥年(清順治四年,1647年)。草書,绫本,凡三行,共三十八宇,縱164.9cm,橫49.7cm。
釋文:辱問卻送及碑本兼虛獎逾涯但深反側因見趙張如虛獎之說為緣飾也幸甚不具公權呈 丁亥十月初七日 王铎
王铎《節臨來遲帖》
釋文:令度何來遲深令人憂懸耶豈謂确有理因祠監多感足下事甚善然所造極難想足下每思先後卿豈須言親親不己意耳安石停此過半 庚寅二月王铎
王铎《節臨褚遂良家侄帖》
行書五律詩軸 紙本 縱188厘米 橫58厘米
王铎《行書五律詩軸》绫本 縱236.5厘米,橫53厘米。
王铎《草書錄語》軸,绫本,縱254.2cm,橫48.2cm。
釋文:雲之為體無自心,而能合電章,霑被天下,自彼盤古罔有衰歇之貺。宋公以岱雲别号,不獨仰景泰翁也。噓枯灑潤,田文明,其望熙亯非棘欤。庚辰夏宵奉,王铎。
此軸錄語一段,末款“庚辰夏宵奉,王铎。”下钤“崝嵘王铎”、“大宗伯印”。無鑒藏印。從題款可知此軸作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王铎時年48歲。此軸題款處距邊緣很近,且題款形式也似有不盡合理之處,故推測上款可能已為人裁去。王铎此軸作于明末,受字人或與明廷有關,并在清初屬于不容于清政權之人, 是以收藏者将上款剜去,現在也就難考其人了。
此軸筆墨豐潤,行筆灑脫,但筆力略弱,字型亦較規正,當屬王铎書風初成時期的作品。
王铎《草書臨帖》軸,绫本,縱163cm,橫51.5cm
釋文:弟昨還,方承一日忽患悶,當時乃爾大惡,殊不易追企。怛想諸治,昨來已漸勝。眠食複雲何,頃日寒重,春節至。謝莊白。丁亥十月廿一。王铎。
此軸節臨南朝宋謝莊書帖(原帖收入淳化閣帖)一則,計4行53字,末署款“王铎”,左側又識:“庚寅正月廿日午時。”下钤“王铎之印”、“天淵太使”印二方。此貼書于清順治四年(1647年),作者時年55歲,是其晚年書作。本幅無藏印與其他人題識。
此帖書法率意灑脫,雖系臨摹古帖,但不拘泥于原帖之形,筆法上亦不受其束縛,而是揮灑自如,結字用筆,皆出己意。師原帖之意,得其大略,而于法度之外另辟蹊徑,字形大小、欹側相間,不拘一格,通幅觀之,法度自蘊其中,顯示出一種恢宏的氣度。
王铎《突兀岩巒氣五律條幅》
釋文:“突兀岩巒氣。息深無動容。自能同雪豦。不欲受人封。宇宙勞蛇蠋。風雷夾燭龍。虛堂安可閟。苂怪奮石淙。觀史念沖壁。上仰生畫松。” 款署:“荊岫老親契教之辛已八月作 王铎具草”,印:“王铎之印”、“婁絡亭印”、收藏印“闵□收藏印”。
大凡一個大書家的條件中,所有有形的筆墨技法,都已經是屬于形而下的問題了,但這些要件,卻又是主宰著表現的基本要素,王铎這件條幅作品,是五十歲壯年寫的,當屬他成熟而精神狀态極佳的時期。
通常我們看到王铎此類型作品,都可直接的感受到那種疾風驟雨,宛如龍行的扭曲姿肆的跋扈,和跌宕跳躍的節奏,講究但又不在意的順著自然行走,而使天人合一, 這是其作品最迷人的地方,此幅是這類作品較平整的,可能與當時心境,亦或是求字人物有關,因為比較平正,那種直取顔平原的凝厚和米南宮快劍斷陣筆勢的氣 韻,更顯得落落無畏的軒昂氣度。
王铎《臨王筠帖行書軸》186.8X50.7厘米 绫本
釋文:筠和南至節過念慕深至情不可任寒凝道體何如想比清豫弟子羸勞每惡弊何理眷清勤比日來叙遣王筠和南起哉表弟一噱 王铎 丁醜六月
王铎《行書嘉興作詩軸》
釋文: 每每遇煙扉江楓墜客衣鄉音随地改龍影入雲微樵爨倉皇了菱歌隐約歸籲嗟鵽翼向南飛 壬午嘉興作戊子 寒食後一日書于琅華館 王铎 落鳥宇得意字共三宇
王铎《臨王羲之永嘉敬豫帖立軸》作于1634年 縱172cm 橫53.5cm
王铎《節臨王羲之瞻近帖立軸》縱193cm 橫43cm
王铎《行書五律京中春日留蘇州友人作立軸》
王铎《行書五律柬姜司寇一首立軸》
王铎《臨張芝帖立軸》丁亥(1647年)作
王铎 《行書飛人五言詩一首》立軸 綾本 崇禎十四年(1541)。
詩的内容是贊美楊荊岫的。時楊荊岫由禮部員外郎任上以疾請歸,正居於鄉裡(參考本卷《作品考釋.手稿.望白雁潭作詩軸》) 所謂“竟欲投虛白,相從飽翠微”,“可是周身訣,春風豈不酗。”即表達了對楊荊岫退身官場,投足山林的肯定輿傾慕。
款下有“宗伯學士”白文印,始見於本年的作品
王铎《草書臨古軸》
王铎《自作五律詩軸》
王铎《草書臨王獻之帖軸》 180.1X47.5cm
釋文:奉别告承安和慶慰極冷不審尊體複何如比日小勝因夜行複下如欲作廗痔晝畫溫燥理服藥冀可耳然異極獻之 庚寅五月廿一夜書王铎
王铎 行書詩 立軸 行書 绫本 169X5O.5cm
釋文: 入深勢不同色色奪虛空汲路鴉能到擘岩蟌亦工寒溫諸藥氣薄厚一鐘風如賜栖身地貼心住石叢 戊子三月書北畿 王铎
王铎 為宿松書詩 立軸 行書 绫本 215X56.4cm
釋文: 憶君昔相聚握手辄相知繼此南北阻彭城又一時野麝亦有匹山槲亦有枝及今晤仲氏桃萼倏霏微聞君事農穑 牧犢必沖夷何口尋岱嶫鼎共—師 席上走筆懷寄宿松老道兄最契一笑 弟王铎戊子三月夜奉書
王铎 至頓莊作 立軸 行書 绫本 220.6X48.7cm
釋文: 未見熟為得低回虛白村水痕非外物天氣有中根世壞詩書賤春來桃李言開篷憑渡夢聊爾暢心魂 至頓莊作 己醜五月雨中仙舟道契正之 王铎
王铎《春過長春寺立軸》行書 绫本 230.8X45.8cm
釋文: 轉氣氤氲心親榾柮焚百勞空獨語五宇向誰聞尋寺銷閒日憑床夢舊雲牢愁應解釋禅誦轶紅曛春過長春寺訪友 丁亥三月廿五日晴無霧苦绫不七尺不發哄奈何
王铎《五律詩立軸》行書 绫本 190X50cm
釋文: 靈風不欲息已綠湖邊田欄鴨村村艸人家處處泉燒铛為芍膳打破會神錢晚向石龛去杜陵似此煙 丁亥二月癡庵王铎
王铎《詠陳路若山水立軸》行書 絹本 237X50cm
釋文:茅堂懸石路盡可養花苗遠意難為寫隐心孰可招調高歌郢雪詩厚貯箕瓢怳似□山趣海煙夢不遙 詠陳路若畫山水幅 辛卯孟津王铎書 坤圖老年翁正之
王铎《贊謝安書立軸》行草書 绫本 236.6X52.2cm
王铎《題畫三首之一 條幅》行書 绫本 202X50cm
釋文: 春至留寒意陽山氣乍晴人來如有約水伏欲無聲罨畫聞禽過青蒼待鹿行悠悠朝市遠輾轉是何情 題畫三首之一辛卯夏夜書 王铎
(文章來源網絡,若有異議,請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