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家在甯陵|孔莊村是明代思想家呂坤的大哥居住地

作者:梨鄉甯陵
老家在甯陵|孔莊村是明代思想家呂坤的大哥居住地

鄉愁是什麼?餘光中說:“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席慕容說:“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永不老去”。鄉愁,最好的載體是故鄉。而村落是我們民族的根脈,是農耕文明的精髓,蘊藏着豐富的曆史文化資訊與自然生态景觀資源,它是通向曆史連接配接未來的“軌道”,是我國鄉村曆史、文化、自然遺産的“活化石”。沒有村落存在,我們就不知道自己是從哪裡出發的,該走向何方。

“你家在哪裡?老家在甯陵。”在豫東古葛大地上,留存、散落着許多古村落古民居。甯陵曆史悠久,人文荟萃,這些古村民居承載着葛天氏的鄉愁、典韋的鄉愁、呂坤的鄉愁……,也留存着遠遷他鄉客家人的鄉愁和根在甯陵留居海外華人的鄉愁。

老家在甯陵|孔莊村是明代思想家呂坤的大哥居住地
老家在甯陵|孔莊村是明代思想家呂坤的大哥居住地

讀史覽志,以史為鏡,明辨得失,溫故知新。

讓小編帶您一起了解甯陵的“那些事”。

孔 莊

地理位置

孔莊村位于東經115°38′22″,北緯34°52′38″。位于趙村鄉西南部,距鄉政府駐地3千米。東至張大莊,西、南接焦莊村,北鄰黃莊村。

基本概況

轄孔莊、徐虎、呂大莊3個自然村,有7個村民小組。總面積2.39平方千米,耕地面積2670畝。總戶數400戶、1500人,均為漢族。該村有呂、王、孔、曹、邵、劉、丁等姓氏,其中呂姓占90%。村民收入主要來源于務工、務農和經商。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經濟作物以反季蔬菜、蘋果、梨等為主,其中呂大莊村又是縣生豬養殖專業村。2016年利用扶貧村九大工程聯建項目,投資800餘萬元進行了整村改造,修建了4200平方米文化廣場,文化活動室、幼稚園、老年較高價的電梯大廈、村内道路、下水道、文化牆等基礎設施,改善了群衆生産生活環境。同時□□招商引資建成了葛天食品廠、頭飾廠,增強了該村的發展後勁。

曆史沿革

建國初期,孔莊隸屬于焦莊鄉,1958年屬趙村人民公社,歸焦莊大隊。1973年成立孔莊大隊,1983年12月改為孔莊大隊,并建立孔莊村委會,隸屬于趙村鄉人民政府。

村落故事

孔莊村原名為曹莊村,是曹姓長門30餘口于明初洪武三年(即1370)從砀山狐父城遷移至此,墾荒耕種,繁衍生息,村以姓命名,遂稱曹莊。後曹姓與本縣孔集鄉孔姓結為姻親,迫于生計,孔氏投親南遷于曹莊,買田置業,安家立戶。由于當時的曹莊人少地多,地肥糧豐,吸引了孔、王、周、丁等姓氏族人投親靠友,向曹莊聚居,孔姓人口超過曹姓,占到多數,借助儒家思想的傳播,其影響也不斷擴大,外村人逐漸改曹莊為孔莊,一直延續至今。

古今人物

呂乾 明代思想家呂坤兄長。呂得勝有三子:呂乾、呂坤、呂巽,長子呂乾居于孔莊,次子呂坤居于何莊。

呂世傑 1986年考入中央财經大學經濟管理系,畢業後留校工作,先後調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統計局等部委工作,曆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現代企業導刊》雜志社副總編、國家統計局中國國情研究會常務副秘書長,教育部中國人生科學學會秘書長、副會長。現任中國企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國情國力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并兼任中國時代周刊雜志社社長。

王培明 1945年08月出生,進階工程師。

王培忠 1954年11月出生,河南省農業廳處長。

王建設 1964年03月出生,商丘市農業局副處級幹部。

呂建立 1967年06月出生,《鄭州晚報》記者。

呂世昌 北京中港灣建橋公司工作。

呂世賢 蘇州大學教授。

呂海龍 縣城建局副局長,注冊造價師、注冊監理師、進階工程師。

文明新風

呂姓村民秉承呂坤家訓,敬老崇文。呂坤家訓:“存陰骘心,幹公道事,做老成人,說實在話,天理先放在頭頂上。外人隻要個謙遜,居家隻要個平和,教子隻要個學好,吃穿隻要個溫飽,房舍家夥隻要個堅守有用,寇婚喪祭隻要個合理,才開口便想這話中說不中說,才動身便想這事該做不該做,才接人便想這個該交不該交,才見利便想這物該取不該取,才動怒便想這氣該忍不該忍。”呂富憲、葛曉松夫婦堅持長期侍奉七十餘歲的母親,給老人買補養品,幫老人洗腳、梳頭,群衆有口皆碑。呂大莊重視教育,勤儉持家,平均每年全村考上大學的有十多個。現全村大學生共計100餘人。

2016年10月成立了孔莊村紅白理事會,由呂以江任會長,孫令英任副會長,呂付忠、呂林、呂心漢、呂義東、呂太生、呂亞、呂太營、呂太領、呂義亮、王成修、孔祥偉、周貴芝、劉克選、曹啟龍、曹書超、丁祥勤、王新志、周貴民、呂忠雲、呂義忠、呂後奇、呂後獻為理事,2016年11月,評選出一批先進典型,于12月28日受到趙村鄉人民政府表彰,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全周到現場對先進典型進行了問候。

家鄉貢獻獎:王成江

道德模範:呂忠雲 王詩亮 王成海

鄉 賢:呂營忠

孝 賢:呂榮義 呂文明

好婆婆:孟祥蘭 韓振玲 孟慶蘭 史紅梅

好媳婦:孟 霞 周用麗 洪 蕾

好妯娌:喬 萍 陳銀霞

星級文明戶:呂東華 王新志 葉俊麗 呂義東 呂新芳

村 訓

戶大度量大 書多學問高

不比吃和穿 苦讀登金榜

榮譽獎項

2009年榮獲甯陵縣先進村委。

2011年榮獲甯陵縣計劃生育先進村。

2016年榮獲甯陵縣脫貧攻堅示範村。

策劃:何為

編輯:王衛傑 劉洋

老家在甯陵|孔莊村是明代思想家呂坤的大哥居住地
老家在甯陵|孔莊村是明代思想家呂坤的大哥居住地
老家在甯陵|孔莊村是明代思想家呂坤的大哥居住地
老家在甯陵|孔莊村是明代思想家呂坤的大哥居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