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南陳、北李”相約建黨(直隸省黨組織應運而生)

作者:表裡如一大好河山

20世紀初期,神州大地上活躍着兩位巨人。他們一南一北,猶如衡(山)、恒(山)雙峰。南方的那位叫陳獨秀,北方的這位叫李大钊。一位是五四運動的“總司令" ,一位中國共産主義運動的偉大先驅。在那“長夜難明赤縣天,百年魔怪舞翩跹”的歲月裡,他倆将生死置之度外,為建立中國共産黨而彈精竭慮,嘔心瀝血。"南陳北李,相約建黨”已經并将永遠被中國人民傳為佳話。

"南陳北李,相約建黨”的事,還得從陳獨秀被捕說起。1919年五四運動的革命風暴震撼了中國大地。6月11日,陳獨秀、李大钊和高一函等北京大學教授們,不顧炎熱,依然走到前門外向群衆散發《北京市民宣言》,揭露帝國主義列強損害中國主權的強盜行徑,反對北京政府的賣國政策,以期喚起群眾的覺醒和抗争。陳獨秀是以而被捕。3個月後,陳獨秀被取保釋放。出獄後,他和李大钊等一起,熱情宣傳馬克思主義,并對那些五花八門的冒牌的社會主義進行了不調和的鬥争。這又惹怒了北京政府。為了免遭敵人的繼續迫害,陳獨秀被迫離京赴武漢講學,宣傳革命真理。可是,“湖北官吏對于陳氏主張之主義,大為驚駭,令其休止講演,速去武漢" (見《漢口新聞報》, 1920年2月9日)。陳獨秀隻好乘車北上返京。

陳獨秀既然被湖北反動當局驅逐出境,那麼也就很難在北京立足了,陳獨秀曾是被捕過3個月的“舊犯" ,當他被取保釋放時,北京政府仍對他加以管制,規定他不能自由行動,有行動須得到政府準許,現在陳獨秀這樣到處演講,哪裡容得!是以,當陳獨秀尚未抵京時,京師警察廳便派出警察在他的寓所-北池子箭杆胡同一帶放哨,待他到後立即速捕。

為了避免陳獨秀再次被捕,經李大钊等友人計議,在他到達北京西車站時,即派人把他接下車,并立即安置在北大理科教授王星拱的家中暫避,不久,陳獨秀由李大钊護送至津,再轉乘輪船赴滬。赴津路上,李大钊和陳獨秀商讨了有關在中國建黨的問題。

陳獨秀走後,李大钊在天津,曾與少年中國學會會員章志等到舊俄租界去會見一位蘇聯朋友,交換革命意見,但很快被敵人注意上了。第二天,天津一家報紙便登出了“黨人開會,圖謀不軌"的消息。李大钊在急忙通知幾個有關的人,并要他們注意防備以後,旋即傳回了北京。

1920年3月,在李大钊的上司下,由北大中文系學生鄧中夏和英文系學生高君宇等人公開發起組織的馬克思學說研究會成立了。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團結教育了一批贊成馬克思主義的革命知識分子,為建黨作了思想上群組織上的準備。馬克思學說研究會會員除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外,還到盧溝橋、豐台、長辛店、海澱和羅道莊等處,向勞工、農民宣傳革命道理,把馬克思主義與勞工運動結合起來,這個組織後來發展到120多人,存在的時間很長,直到1925年還在活動,是以影響很大。

中國建立共産黨的準備工作,得到了共産國際(即第三國際)的支援和幫助, 1920年4月,經共産國際準許,俄共遠東局符拉迪沃斯托克(即海參威)分局派出由維經斯基(化名吳廷康)和夫人庫茲涅佐娃,以及秘書馬邁耶夫、翻譯楊明齋(俄籍華人)等人組成的俄共黨員小組到達北京,經北大俄籍教授柏烈維的介紹,他們會見了李大钊,并介紹了共産國際和國際共産主義運動的情況和經驗,李大钊多次組織歡迎會、講演會,熱請接待他們。李大钊曾與維經斯基在北大紅樓圖書館進行了深入的交談,秘密地讨論了在中國的建黨問題。随後,李大钊介紹維經斯基等到中國工業和勞工運動的中心上海,會見陳獨秀。馬邁耶夫則留在北京繼續和李大钊聯系,幫助他從事建黨的工作。 1920年10月,在李大钊上司下,北京建立共産主義小組,成員有張國焘、鄧中夏等。翌年1月,北京共産主義小組舉行會議,決定命名為中國共産黨北京支部,李大钊被推選為書記。

陳獨秀回上海後,住進了由許德珩事先為他找好的寓所法租界環龍路漁陽裡2号。在反複遭到北京政府的迫害後,陳獨秀的思想更激進了,他和上海的一批共産主義知識分子結合起來,積極投入了建立中國共産黨的活動。

1920年5月,陳獨秀發起組織上海的馬克思主義研究會,并負總責,成員有李漢俊,沈玄廬(即沈澤民,沈雁冰之弟)、陳望道,施存統、俞秀松、沈雁冰(即茅盾)、邵力子,楊明齋等。戴季陶、張東蘇曾參加過幾次活動,但他們反對在中國實行社會主義,反對傳播馬克思主義,反對成立中國共産黨。不久,他倆就退出了研究會的活動

維經斯基等到上海後會見了陳獨秀,這使陳大為高興。經過陳獨秀的介紹,上海當時的一些馬克思主義者和維經斯基建立了聯系,并進行了多次交談,使他們更加明白了蘇俄和俄共的情況,得到了一緻的結論: “走俄國人的路” 。這樣,在發起建立中國共産黨的事被列入了議事日程。1920年7月19日,上海舉行了中國積極分子會議。這次會議為後來中國共産黨的建立奠定了基礎。會上,陳獨秀、李漢俊、沈玄廬堅決贊成建立中國共産黨。不久,李達、施存統、周佛海、俞秀松和其他人也同意了他們的意見。這樣,上海出現了以“陳獨秀為首的共産主義小組。”(舍維廖夫:《中國共産黨成立史》),同年8月,中國第一個共産主義小組在上海成立,陳獨秀為書記。上海共産主義小組成立時叫什麼名稱,是叫社會黨還是叫共産黨?陳獨秀拿不定主意,寫信征詢李大钊的意見。李大钊非常明确地回答說,叫共産黨。陳獨秀同意李大钊的意見。是以上海黨組織一成立就叫共産黨。随後創辦的秘密刊物也稱之為《共産黨》 (月刊), 12月,陳獨秀應友人之邀去廣州,擔任廣東省教育委員會委員長,上海小組書記先後由李漢俊和李達代理。

上海共産主義小組是中國共産黨的發起組,它在建黨過程中,對推動武漢、濟南、長沙、廣州、旅日、旅法等地的共産主義小組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

1921年1月,李大钊著文公開呼籲建立勞工階級政黨。他指出, “中國現在既無一個真能表現群眾勢力的團體, c派(指共産主義派--引者注)的朋友若能成立一個強固的精密的組織,并注意促進其分子之團體的訓練,那麼中國徹底的大改革,或者有所附托! 同年3月,各地共産主義組織的代表舉行了一次會議,并“以會議的名義發表了關于我們的目标和原則的共同聲明。這次會議還制定了臨時綱領" (見胡繩主箱《中國共産黨的七十年》,中共黨史出版社, 1991年8月第1版).

在上海發起組的精心籌劃下,經過各地小組的積極努力,正式建立中國共産黨的條件日趨成熟。1921年6月3日,共産國際派出的代表馬林(原名亨克·斯内夫利特,荷蘭人,化名安得烈森)到達上海,接替維經斯基工作的遠東局代表尼柯爾斯基也來到上海。他們同李漢俊、李達等多次磋商,馬林提出了盡快召開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以建立中國共産黨的建議,上海小組認為建黨工作已有基礎,對此表示贊同。随後,李達和李漢俊便函告各地小組派出兩名代表到上海,參加黨的成立大會。 國内各地和旅日共産主義的小組代表,經過幹辛萬苦彙集到上海,“群英結黨救中華" 。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産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舉行,宣告中國共産黨的光榮誕生,這是中國曆史上一個“開天辟地的大事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自從有了中國共産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為之一新了。

在南陳北李,相約建黨”的同時,李大钊十分關注并熱情幫助直隸省黨組織的建立和發展工作。

李大钊為天津黨團組織的建立,傾注了大量的心血,是籌建天津黨團組織的主要上司人。1919年9月16日,覺悟社成立。李大钊對這個我國早期共産主義運動的啟蒙組織十分關懷,當覺悟社成立的第五天,即9月2日,李大钊應邀到津,與覺悟社主要成員座談,宣傳馬克思主義。同月,于方舟等人在津組織建立了新生社,在李大钊指導下,新生社成員積極開展各項革命活動,1920年秋天,在李大钊親切指導下,于方舟在直隸一中建立了馬克思主義研究會,主要成員有安幸生、李培良、盧少亭、郝久亭等人,并發行會刊,介紹十月革命後蘇俄的情況,宣傳革命的主張,這時,覺悟社主要成員周恩來等已決定去法國勤工儉學。在周恩來走後,李大钊與于方舟等繼續保持聯系,指導他們進行建團建黨工作。同年11月初,李大钊派遣張太雷到津,在覺悟社和新生社的基礎上建立了天津第一個社會主義青年團小組(又稱s.y). 1922年3月12日,李大钊派人到津,幫助建立了社會主義青年團支部,于樹德、李峙山任正副主任。1924年3月9日,建立了社會主義青年團天津地方執行委員會,于方舟任委員長。随着馬克思主義在天津的廣泛傳播,随着馬克思主義與迅速興起的天津勞工運動相結合,随着天津團組織的建立與發展,天津建黨的條件已經成熟,在李大钊關懷與幫助下,1924年3月,中共天津小組成立,不久,中共天津地委亦宣告誕生,于方舟任書記。

唐山是直隸省産業勞工較集中的地方,有很好的革命基礎,是李大钊從事早期建黨活動的重點基地之一。早在1920年,李大钊就派遣馬克思學說研究會成員羅章龍到唐山進行社會調查,開展勞工運動,傳播馬克思主義。京奉鐵路唐山制造廠(簡稱“南廠”)勞工鄧培為人正派,思想開期,技術高,手藝強,在勞工中威信很高,是南廠勞工領袖,于是羅章龍就把鄧培作為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在唐山地區的聯系人,鄧培也經常利用星期天和節假日,以學"催眠術為名,到北京大學會見李大钊和鄧中夏等人,進一步受到革命思想的教育。1921年春,羅章龍介紹鄧培加入了北京共産義小組,成為直隸省第一名黨員。接着,鄧培又在南廠介紹了多人入黨。 1922年3月,根據中共北京區委關于發展黨員、建立唐山黨組織的訓示,鄧培在社會主義青年團員和工會積極分子中發展黨員,并于同年4月在南廠建立了黨的員會,鄧培任書記。這是直隸省最早的基層黨組織。接着,他又在開諜煤礦勞工中發展黨員,建立黨組織。同年8月,根據中共“二大”關于一個地方有兩個支部以上者,可推舉3人組成地方執行委員會的規定,正式成立了中共唐山地方行委員會,鄧培任書記。隸屬中共北京區委上司。

秦皇島是近代中國北方産業勞工聚集的地方,李大钊十分重視這裡的勞工運動和黨組織的建立工作。 1921年11月,長辛店勞工俱樂部委員、共産黨員楊寶昆,受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北方分部的派遣,到京奉鐵路山海關造橋廠(今橋梁廠)開展勞工運動。第二年8月,中共北京區委派王盡美到山海關上司勞工運動。楊、王二人于9月間發展兩名黨員,建立了黨小組,楊寶昆任組長, 1924年11月,中共山海關特别支部建立,魯想堂任書記,屬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北方分部和全國總工會黨團上司。

張家口是五大鐵路幹線之一的京緩鐵路的中心,産業勞工較集中,同時它又鄰近京津,地處翼、晉兩省和内蒙地區的交接部,曆來為兵家必争之地,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李大钊為首的中共北京區委十分重視在張家口建黨,并把它作為重點地區。

早在1920年,李大钊便通過北大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和北京共産主義小組,派遣何孟雄、高君字、王仲一先後到京綏鐵路及南口、張家口等地調查,通路勞工,籌建勞工組織。1921年7月,李大钊派遣何孟雄、張隐韬等共産黨員到張家口開展勞工運動,建立共産黨組織。第二年2月,何孟雄、張隐韬介紹張家口鐵路車務勞工李澤入黨, 6月又發展李連生、周振聲人黨,建立中共張家口鐵路勞工小組。1923年2月,建立中共張家口鐵路車務勞工支部,李澤任書記。何孟雄還以特派員身份到京綏鐵路開展勞工運動,發展黨員,建立黨的組織,到1923年初已建立3個黨小組。不久,京綏鐵路西直門、南口、康莊和大同等地的鐵路勞工中都有了黨員和黨的組織,為了統一京綏鐵路黨組織的上司, 1924年春,建立了中共京緩鐵路支部,何孟雄任書記。1924年2月,中共北京區委和李大钊先後派中共黨員何孟雄、王仲一、江浩和張良翰等到張家口建立國民黨各級黨部,并發展中共黨員,建立中共組織。當時,張家口中共黨員及其組織的發展已由鐵路擴充到各業勞工中間。1925年初,王仲一、江浩根據中共北京區委訓示,建立了中共張家口特别支部,王仲一任書記。同年2月,在中共北京區委和國民黨北方地區上司人李大钊、國民黨中央委員徐謙等幫助下,馮玉祥就任西北邊防督辦,進駐張家口,推動了張家口地區的國共合作和工農革命運動。中共北京區委利用這一有利時機,派遣中共黨員虞和卿、宣俠父、張兆豐等到張家口發展黨的組織。不久,在勞工、國民軍中發展了一批中共黨員,建立了中共組織。當時,中共察哈爾、熱河,綏遠3個特别區工作委員會亦已建立。在這種情況下,李大钊等認為,張垣(即張家口)乃西北一帶的樞紐與關鍵,急需建立黨的統一上司機關。為此, 1925年10月,中共北方區委和李大钊委派肖三、楊洪詩等人到張家口,與中共張家口特支負責人王仲一、江浩等一起秘密建立了中共張家口地方執行委員會。這是我黨在長城以北建立的第一個地區性的黨的上司機構。其代稱為“章迪芳", “張棣芳”,肖三任書記,王仲一任組織部長,江浩任宣傳部長。

保定是當時直隸省僅次于省會天津的一個政治、文化中心。李大钊為在保定建立黨組織做了大量工作。早在1921年春和1922年春,李大钊和北京黨組織曾先後指派鄧中夏、何孟雄到保定傳播馬克思主義,進行建團建黨活動。1922年冬,保定已有王錫疆、楊其綱、安志成等幾名中共黨員,根據中共“二大”黨章規定,建立中共保定小組,王錫疆任組長。 1924年5月,保定又發展兩名共産黨員,根據中共“三大”黨章關于“凡有黨員五人至十人均得成立一小組”的規定,經中共北京區委準許,張廷瑞等複建中共保定小組。到1925年春,鑒于黨員人數增加(已有25名),經中共北京區委準許,決定成立中共保定支部。該支部成立後,在進一步推進國共合作,上司國民會議運動中使黨組織得到進一步發展。到1925年12月,中共保定支部已有下屬7個支部,99名黨員。這時,中共北方區委決定,在保定支部的基礎上建立中共保定地方執行委員會,并派中共黨員、北京大學學生彭秀綸到保定負責組建地的工作。1926年初,建立保定地委,首任書記彭秀綸。隸屬中共北方區委上司。

石家莊的黨組織也是在李大钊指導下建立的。1920年下半年,李大钊派遣馬克思學說研究會會員鄧中夏、朱務善等率“平民教育演講團”到石家莊,向勞工宣傳馬克思主義,啟發了石家莊鐵路勞工的覺悟。在此基礎上,1921年冬,經羅章龍介紹,正太鐵路總機廠勞工孫雲鵬在北大西齋入黨。孫雲鵬入黨後,在正太鐵路上建立了黨小組。1922年8月,李大钊派共産黨員張昆弟以正太鐵路密查員身份到石家莊開展勞工運動,12月,成立了中共正太鐵路總工會黨團,張昆弟任書記。1925年10月,中共北方區委成立後,李大钊很重視石家莊工作,他認為石家莊有現代紡織工業,又系東西南北的交通樞紐,戰略地位很重要,應重視這些地區的工作。中共北方區委根據李大钊的意見,于同年12月6日作出在石家莊建立黨的特支的決定。随後,中共北方區委組織部長陳喬年派北京中法大學學生、共産黨員王光字(王斐然)到石家莊籌建特支。1926年1月,王光宇與先期由中華全國鐵路總工會派到石家莊搞工運的王警昆(王鶴壽)、傅茂公(彭真)一起組建中共石家莊特支,王光宇任書記。隸屬中共北方區委。

邢台的黨組織也是李大钊派人幫助建立的。1925年4月,中共北京區委和李大钊派遣張仲毅、于方舟到那台, 在直隸省立第十二中學發展史天和等4人加入共産黨。同年8月,駐邢台的國民革命軍中的中共黨員王環新、楊子江、李長泰在十二中介紹朝傑等人加入共産黨,并建立了黨支部。11月,中共黨員沈國華在那台省立第四師範介紹王福堂等9人加人共産黨,并建立了支部。這時邢台已有十二中、四師兩個黨文部。為統一上司邢台地區黨組織,12月,中共北方區委将十二中支部改建為中共順德(邢台)特别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