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未來”以時間為底,以未知為題。以奇迹當注腳,以敢為當步伐。
作為“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2021年中國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進發。
“十四五”規劃和遠景目标綱要提出,要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要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促進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可以預見,未來五年創新驅動将是經濟發展的主基調和動力源。
2021年,以何創新驅動發展?在網際網路新技術與各行業快速融合與變革的當下,我們聚焦制造、生命、能源、金融、空間與海洋等深具影響的領域,通過挖掘企業創新的故事,尋找中國經濟增長的源動力,饋未來以啟示。
中新經緯11月3日電 (張燕征)“我最欣賞的企業家是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北京極智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極智嘉)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鄭勇在接受中新經緯專訪時總結稱,敢于創業的人都有一些特質,比如喜歡冒險,不僅有理想主義精神還要有樂觀的态度,最重要的是能夠給世界真正創造價值。
身穿休閑裝、戴着黑色邊框眼鏡的鄭勇,剛一落座便打開了話匣子。“作為一家中國智能物流機器人公司,極智嘉最希望成為一家改變世界的機器人公司。”鄭勇說。
在創業之初,鄭勇和他的團隊就抱着追求智慧和代表智能化的技術方向,希望公司能長久的追求卓越,為此公司取名為“極智嘉”。另外公司的英文名geek+寓意着以後能有更多元化的人才加入團隊,賦能更多領域。如今,四人創業團隊已經發展為一家1500多人的機器人企業,業務覆寫全球超30個國家和地區。

極智嘉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鄭勇 來源:受訪者供圖
從投資機構高管到企業創始人
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令很多企業頭疼不已。talkingdata的物流行業報告曾指出,物流總費用額在gdp中的占比每下降1%,對應節約千億成本。
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資料,2020年中國社會物流總額300.1萬億元人民币,同比增長3.5%。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14.7%。而在2015年,中國社會物流總費用10.8萬億元,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16.0%。五年間,中國社會物流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機關物流成本增速明顯趨緩。不過,相比于世界發達國家,中國的物流成本依然較高。
“物流一定是ai和機器人技術最先落地的重要場景。”在鄭勇看來,運輸、倉儲和物流平台是物流中的三個核心環節,涉及原材料采購、成品入庫等,相對于其他行業,搬運工作屬于勞動密集型産業,而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願意從事高強度的體力工作。是以物流領域更加值得企業用技術去颠覆它,實作智能化技術的變革。
成立于2015年的極智嘉,在2018年至2020年已連續三年占據全球amr(自主移動機器人)市場佔有率第一。同時,極智嘉也是耐克、沃爾瑪、豐田、西門子、順豐等知名品牌的智慧物流合作夥伴,截至目前,公司已服務全球客戶超300家。
極智嘉産品 來源:受訪者供圖
鄭勇曾在清華大學和德國亞琛工業大學學習工業工程專業,之後在跨國公司abb和聖戈班從事供應鍊管理工作,負責中國重點生産基地從工程到品質控制和物流的整體運作。之後,他加入了投資基金公司新天域資本,主要負責投資組合公司的投後管理,以及tmt和機器人行業的新投資項目。
“2014年,我在考察亞馬遜倉庫物流項目時,注意到他們正在全面推廣機器人的裝置應用,這讓我感到非常震撼。”鄭勇坦言,基于自己所學的專業和工作經曆,能很清楚地看到這樣的機器人系統在物流領域的巨大價值和市場空間。于是,鄭勇便開始在中國尋找相關物流領域的創業公司。
“當時是抱着投資的心态去找,但沒找到,我覺得這個事情非常有價值,是以就回到母校清華,看看在機器人研究方向上,有沒有涉及物流領域的。後來就找到了我們公司現在的cto李洪波,他當時就在清華計算機系當老師。”鄭勇回憶。
随後,鄭勇又引入了另外兩位創始合夥人劉凱和陳曦。在清華計算機系fit樓的地下室,鄭勇和李洪波等人開始專注聚焦物流機器人的研發。“2015年7月,我們的産品原型基本上就做好了,于是我從原來的投資公司離職,開始出來創業,成立了智能物流機器人公司。”
商業化落地的三個挑戰
從實驗室原型産品到商業化落地,并沒有鄭勇最初想的那麼容易。考慮到商用的複雜性,鄭勇啟動了天使輪融資,招兵買馬擴大團隊。投資人給他們的第一個挑戰性目标是,當年的“雙11”要正式釋出公司産品。“當時我們隻有一台機器人原型,而距離産品釋出不到三個月,于是20人的團隊開始沒日沒夜地繼續研發。”鄭勇稱。
正是這股拼勁,讓鄭勇的團隊如期傳遞了一個真正的物流機器人系統,并在某超市的倉庫裡實作了完整運轉。
當團隊在努力進行物流機器人研發時,鄭勇發現,其他企業也瞄上了這個賽道。“2015年,我發現已有另外一家物流機器人公司,其生産的20台機器人在一個倉庫裡,但還沒有真正能夠跑起來。”潛在的競争對手讓鄭勇意識到要想讓公司脫穎而出,還需要擴大品牌知名度和獲得市場佔有率。
對于如何在中國市場迅速推廣應用物流系統産品,鄭勇解釋道,因為公司推出的畢竟還是個新的物流産品自動化方案,如何提高機器人的多種應用場景和性能成為擺在團隊面前的難題。
當時國内電商蓬勃發展,而分發揀貨速度慢則令電商們感到很頭疼,特别是“雙11”“618”這種促銷活動,倉庫經常爆倉。鄭勇表示,促銷期間,電商的客單量幾十倍的增長,原有的物流機器人系統随即崩掉。“電商非常希望解決人工操作的問題,提升效率和揀貨準确度。于是,我們共同合作落地了機器人系統,并在多輪測試中對整個産品系統做了多次疊代。”
有了樣本案例,鄭勇收到了多個頭部零售商的青睐,逐漸打開了中國國内的物流機器人應用市場。2017年之後,鄭勇團隊經過調研了解到,日本、澳洲等國家的人工成本很高,對于物流機器人的需求量很大。于是,他又将業務逐漸拓展到日本、美國、英國等海外市場。
極智嘉賦能上海西門子開關有限公司落地“智慧工廠” 來源:受訪者供圖
談及打開海外市場的經曆,鄭勇坦言最初有許多顧慮,這也是第三個挑戰:裝置系統在國外能否長期穩定的運轉?是否要經常維修?當地對産品專利的國家認證怎麼解決?資料安全性如何保障?如何建立本地化的團隊……“我們順利傳遞的第一個海外項目是在日本,這給予我們非常大的信心,既然‘挑剔’的日本客戶都能夠對我們的産品滿意,說明我們的産品品質過硬,我們便開始逐漸建設海外市場。不知不覺中,我們已成長為一家跨國公司。”鄭勇稱。
融資助推企業發展壯大
2021年6月11日,中國證監會披露的備案資訊顯示,極智嘉已與中金公司簽署上市輔導協定,拟在科創闆上市。
對于沖刺上市的程序,鄭勇認為,“公司确實發展到了一定階段,可以去考慮這件事。”
據天眼查顯示,2015年4月,極智嘉獲得心怡科技1000萬元人民币的天使輪融資;次年,獲火山石資本和高榕資本5000萬元人民币的a輪融資;2017年,再獲高榕資本等機構的1.5億元人民币融資,華平投資等機構的6000萬美元融資;随後幾年,陸續獲得ggv紀源資本、雲晖資本等知名投資機構的青睐,完成超3.5億美元的b輪、c輪及c+輪融資。
鄭勇此前在投資機構的工作經曆讓他更懂得借助資本的力量,給企業比對更多資源。 “我覺得這段工作經驗對我最大的幫助是,讓我能夠站在投資方的角度去看待公司的發展,我可能更了解資方願意去投的公司是什麼樣的。當然,因為資方的工作經驗,我可能會比一些創業公司有機會和資源去接觸到一些投資人。但投資人在真正準備進入這個行業的時候,他們會對業内所有的公司進行考察對比,最終能夠吸引資方的還是公司本質的一些東西。”
在鄭勇看來,企業各方面的能力、發展的潛力等都是資方決定是否要投資的關鍵,而極智嘉能夠受到資本的青睐,最主要的還是公司團隊、業務情況和産品技術。“特别是2018年,公司國内外業務高速增長,我們亟需更多的融資力量、多元化的人才支撐業務的發展。”
極智嘉昆山宇培自營倉 來源:受訪者供圖
談及公司未來的發展規劃,鄭勇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人們注意到物流機器人無接觸、自動化的優勢,目前公司業務在高速發展。同時,公司今年投入更多的研發力量,将産品技術延伸到更多不同的領域,開始孵化新的機器人産品。
“我覺得我們距‘改變世界的機器人公司’肯定還有距離,未來還需要有三個突破:一是擁有全球領先、真正差異化有競争力的技術;二是颠覆性的創新産品;三是我們做的機器人産品能夠覆寫多個領域,幫助到大家生活的方方面面。”鄭勇稱。(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機關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