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浪潮王恩東:資料社會化“大變局”下的 ICT産業革命

“未來整個ict産業都将建立在以計算為核心的硬體重構和軟體定義之上,融合架構會帶來整個ict産業的革命。”在10月26日舉行的2016浪潮技術與應用峰會(inspur world 2016)上,浪潮集團執行總裁、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恩東表達了浪潮對未來it技術發展方向的研判。

浪潮王恩東:資料社會化“大變局”下的 ICT産業革命

實際上,在浪潮認為融合架構是ict變革的推動者背後,并未公開言明的潛台詞是融合架構也将成為這一程序最大的獲益者,而這也是近年來浪潮在各種公開場合大力推廣融合架構的原因所在。

資料資源化、社會化帶來的“大變局”

在王恩東看來,社會正在進入資料時代,“資料成為資産,資料成為資源,資料成為商品,資料在交易中升值,資料成為社會運作的基石……這些都是資料社會化的表現。”

資料社會化正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前所未有的改變:以淘寶為代表的電商平台改變了傳統的商業模式,以微信為代表的sns平台改變了人們的溝通習慣,支付寶、微信也改變了人們的支付習慣,iot與醫療健康結合出現了大健康産業…… 而這一切僅僅是開始,大資料、智慧計算的迅猛發展,人們有機會從更多的次元認知世界,跨越時間和空間連接配接和溝通,生活變得更加智能,引用一句科幻電影的對白:“人類正在創造上帝”。

這一切賴以推進和發展的基礎是資料處理、計算、通信技術快速發展,以及基于業務驅動的技術融合與重構。同時,it和ct的融合正在進一步提速,傳統的資訊通信技術正加速邁向更加廣闊的行業和領域。

變局之下,融合架構推動ict變革

在ict融合的概念提出之後,人們或許料想不到,技術的發展會讓我們在短短數年間就不得不正視ict變革的到來。

ict變革的一個典型征兆即是語音服務與流量服務的地位變化。在三大營運商相繼公布的2016年中期業績報告中,中國移動流量收入達到1950億元,同比增長26.7%,流量收入占通信服務收入比重提升至43.3%,首次超越語音、短信等傳統業務成為其最大收入來源;中國電信的手機上網收入同比增長42%,占移動服務收入比為47%;中國聯通上半年服務收入為1219.1億元,非語音業務占比達到了73.1%,同比提升了4.8個百分點。而工信部同期釋出的最新資料顯示,2016年上半年,我國移動資料收入占電信業收入的比例由2015年年底的28%快速提升至34%,首次超越移動語音成為電信業中占比最大的業務,行業全面步入以流量為主導的發展階段。

在全球範圍内,電信巨頭at&t自2014年宣布domain 2.0計劃以來,即着手構築一個通用的nfvi硬體平台,将硬體伺服器與傳統的通信業務軟體解耦和,計劃将原先的各個通信業務軟體乃至核心網和計費系統等最關鍵的應用逐漸遷移到這一平台。而另一通信巨頭telefonica更是喊出“未來一切業務都是app”的口号,大力推動其esim卡在智能手環、平闆以及車載業務領域的應用;英國電信以自身資源為基礎,建立了一套與其資源優劣勢相比對的ict業務體系結構:基礎網絡架構、應用管理與服務、ict外包、專業服務四個層次,以網絡服務為核心,發展差異性ict服務;德國電信通過收購專業的it服務廠商(debis、gedas)進入企業ict服務市場,将自身定位于客戶的“業務創新轉型夥伴”,将大型企業客戶按照行業劃分為:汽車、保險、銀行、消費品、制作、醫療、等行業,并已成為歐洲汽車制造業資訊化服務市場的引領者。

當各大ct巨頭們在意識到他們未來面對的主要是數字業務時,他們自然而然的會将目光由原來笨重、昂貴的專業裝置,轉移到更加靈活、低成本的通用硬體+進階軟體組合上來。融合架構所描繪的“硬體平台通用與解耦,通過軟體定義呈現出專用屬性”的it基礎架構藍圖,毫無疑問更對他們的“胃口”。

融合是未來,一切皆計算

基于對資料社會化和未來ict變革的判斷,再加上摩爾定律的失效與量子計算走向實用的未知,王恩東認為計算架構的創新變得異常重要,浪潮提出并一直在踐行的融合架構将是應對資料爆炸式增長、應用快速創新、業務靈活多變的有效解決手段,其核心是面向應用的硬體重構+軟體定義。

浪潮王恩東:資料社會化“大變局”下的 ICT産業革命

相比半年前浪潮在ipf2016上提出的關鍵業務計算、雲計算和深度學習計算,此次王恩東在inspur world 2016上強調将持續加大在關鍵計算、科學計算與智慧計算領域的投入,被視作是一次系統性的升華。

針對科學計算與智慧計算,浪潮将基于融合架構的理念和實踐,依托完善的軟硬體産品線,形成包括可重構的硬體、軟體定義資料中心作業系統、大資料處理平台的計算+基礎軟硬體、多重異構加速高性能計算平台的豐富産品布局。

其中,智慧計算應當是雲計算作為計算、存儲等資源的基礎平台,大資料及大資料技術作為知識共享、價值挖掘的認知方法,而圍繞深度學習的晶片、算法則成為智慧計算的優化工具。這意味着在發展智慧計算上,浪潮将整合雲計算、大資料和部分高性能計算的資源,對外提供完整的智慧計算平台。

同時,浪潮融合架構産品的市場化程序也取得了卓有成效的進展。在由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三大營運商聯盟提出的nfv計劃中,浪潮刀片系統i9000、incloudrack雲一體機等融合架構産品已成為該計劃的it基礎架構測試平台。而在網際網路市場,sr成為業界市場占有率最高的整機櫃伺服器,累計出貨量已超過100000節點,市場佔有率超過70%。

浪潮王恩東:資料社會化“大變局”下的 ICT産業革命

在關鍵計算領域,王恩東認為目前像金融、通信、能源等行業,由于嚴格的acid事務處理需求,比如核心資料庫平台這一類型的業務很難由分布式或者其他技術取代,是以浪潮将持續在關鍵計算領域投入來滿足使用者需求,打造關鍵計算主機、unix作業系統、企業級資料庫、高端存儲等産品的整合平台,完善關鍵計算生态,引領産業創新的發展。為此,浪潮将繼續推進“k+計劃”,從産品、解決方案和合作夥伴三個次元入手,核心強調“激活生态”與“場景傳遞”,面向客戶提供從關鍵應用主機、高端存儲到資料庫軟體的關鍵業務計算整體解決方案。

在王恩東的規劃中,未來浪潮在前端将通過與智能裝置和資料廠商的合作,以計算+承接前端計算産生的大量資料,建構前端“資料生态”,将資料變為資源;而在後端則與合作夥伴一起,在政府、金融、公安、能源、醫療、電信等各行各業提供相應的應用開發和咨詢服務,形成後端“應用生态”,支撐資料資源産生更高的價值,進一步成為資料資産,讓計算更加深入地推動資料社會化。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6年11月4日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至頂網,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至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