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開發者共同參與的開源項目,openstack旨在實作「雲作業系統」,成為部署和管理公有雲、私有雲以及混合雲基礎架構能力的平台。

華為也是一樣,它的加入雖然略微晚了兩年,但卻一直是openstack基金會中最為積極和最為投入的力量,實力不斷做大,由此也赢得了基金會以及各種夥伴的敬重和贊賞。
呵護openstack的創新之源
有人想不通。
華為何必要把大把資源投入到openstack社群建設中呢?既然是開源,何不等果子熟了,徑直摘取就是,費那周章作甚?
其實有這種想法的人可能還并非極少數,過去曾經不止一次聽說,一旦國際上的開源社群出了成果之後不久,國内某些廠商的“創新項目”就随即問世,接下來就是商業化和市場化……
我們不必在道德層面賦予開源太多意義,但是拿來主義慢慢有些走不通了,甚至可以說在社會化高度發展的今天,那種做法已經不符合當今的潮流,商業發展規則已經變了。
四年前,華為就深刻意識到,開源的openstack對華為、對中國乃至對世界的重要意義,并決定以開源共享的精神,加入到openstack社群的建設中去。
說一句「開源共享」是件很容易的事情,此前多少年裡中國有一些網際網路企業也表過類似的态,但是往往隻是挂在嘴上,缺乏風度、不遵守規則不說,對開源社群的索取也是遠遠大于回饋。
華為則不同,超過600名華為的研發工程師參與了openstack項目,并且在矽谷、多倫多、深圳、西安、成都以及歐洲,華為均設有openstack研發中心。
這樣的投入和魄力,不要說在國内,即便在全球也是少有企業能夠企及。華為不僅積極回饋社群,其内部涉及到openstack的研發機構和工程師也經常自發地在内部進行溝通,互相影響,共同進步。
以openstack著名的孵化項目dragonflow為例,這個華為以色列技術團隊提出的項目很受開發者關注。在很多重要孵化項目中,華為的貢獻均名列前茅。
在openstack廠商貢獻排名中,華為在連續的三個版本裡始終穩居前十,這在中國廠商裡是獨一份。
openstack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庫?嗯,假如大家都能明白「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道理,openstack的創新之源方不會枯竭。
将openstack引入各行各業
在日前巴塞羅那召開的openstacksummit上,華為作為頂級贊助商出現,強有力地在會場的任何一角昭示了自我的存在。
假如我們不想在日後的openstack競速中落後太多,那麼從現在起,華為在本次openstacksummit上提出的「将openstack引入各行各業」,理應成為中國雲計算産業的行動綱領。
将雲計算這一先進的生産力工具,應用到各種傳統和新興行業,始終是華為的心願。為了實作這個目标,華為不僅深入openstack社群,在研發領域着力耕耘了四年,還聯手它的一些小夥伴進行了有益的嘗試。
該項目的核心是華為雲作業系統fusionsphere6.0,立足openstack又高于openstack的它靈活而又強大,無論公有雲、私有雲,還是說混合雲,fusionsphere6.0都能做到完全的覆寫,并且服務種類繁多,能夠滿足德國電信對于雲的各種訴求。
華為始終強調的是聚焦iaas、使能paas、聚合saas,是以在openstack解決方案上,華為會聚焦iaas基礎層,在paas上做一些工作,往上的saas層服務主要由合作夥伴去完成。
在業界的這麼些年裡,華為始終将産業生态放到第一位。具體到openstack這樣一個開源社群裡,華為更是将與其他廠商和開發者的合作發展置于高優先級,并由衷地希望在其中扮演一個倡導者和推動者的角色。
基于開源、強于開源和回饋開源,一直是華為對openstack最真實的态度。完美支撐各種雲,并且幫助企業将原有應用平滑地遷移過來,保護企業投資,提升客戶效率,這就是華為fusioncloud雲計算解決方案的最新承諾。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6年11月15日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至頂網,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至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