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指數社會的蛋白質?英特爾另類解讀大資料

zdnet至頂網伺服器頻道 01月19日 新聞消息:從專業詞彙到大衆熱詞,大資料僅用了兩年,就成為全民熱議的高逼格科技流行語之一。說起大資料,谷歌、ibm、idc都曾從資料的體量、格式和增長速度的次元對大資料進行過定義,而單一從大資料價值角度着眼的定義則比較缺乏。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院長吳甘沙日前則别出心裁地從大資料對于社會和經濟的影響,以及大資料在商業環境中的價值定義着眼,将大資料解讀為“指數社會的蛋白質”。

吳甘沙解釋說:随着移動互聯時代的到來,資料爆發式增長在指數規律之下已經成為常态,大資料已經被應用在我們身邊很多角落,我們甚至已經被大資料包圍。“而在數字化的指數社會當中,摩爾定律幾乎成為推動指數社會加速發展的原動力,它帶來了一系列指數式的連鎖反應,”他指出:“如果說摩爾定律是我們指數社會的基因的話,那麼大資料就是我們指數社會的蛋白質,它是社會的物質基礎、寶貴的資産,甚至是新的貨币。”

指數社會的蛋白質?英特爾另類解讀大資料

就如蛋白質對人體的生理運作、免疫功能甚至腦部運作都非常重要,可謂人體生命的基礎一樣,資料對于現代社會的作用也開始逐漸凸顯,在商業、經濟及其他領域中,決策将日益基于資料和分析而作出,而并非基于經驗和直覺。吳甘沙稱:很多行業都已經看到了大資料不可或缺的價值,例如物流業提出“資料就是生命”,制造業希望借助大資料提高效率、改變品質,電商希望借助大資料更好地掌握閱聽人需求、進行個性化推薦……各個行業都開始加入“跟風趕潮流”的大浪當中。“這說明大資料所帶來的乘法效應已經在以網際網路行業為代表的各個行業中蔓延開來,并衍生出更大量、更具分析應用價值的資料,越來越多基于大資料收集、管理、分析的應用将走向我們的生活。”

實際上,許多傳統企業在對大資料的認識上仍存在許多誤區。吳甘沙建議不要盲目追趕潮流,僅仿效網際網路公司大資料應用的成功經驗并不一定能将大資料資産中的價值釋放出來。“正如對個人身體情況沒有進行全面檢查就盲目補充各類蛋白、營養物質可能會對機體造成不良影響甚至反效果一樣,企業大資料應用也需要對症下藥。”

在吳甘沙看來,“大資料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其應用需要傾聽每個行業,甚至“每一個人”的聲音,依照不同的應用模式在軟硬體層面進行不同的調整與優化,進而使得新的分析算法能夠與實際應用需求緊密配合,将企業真正所需的信号提取出來,之後再針對特定需求進行底層基礎設施架構的建設以及軟體與硬體之間的互相配合與優化,通過建構開放的基礎設施、資料處理平台和參考架構、開放的資料,并進行開放的跨領域合作,使企業應用與大資料之間産生像“金風玉露一相逢”那樣産生化學作用。

對于英特爾提出的資料開放與資料交換的構想,具有相同價值觀的 cloudera也不約而同地表達了對未來資料價值的期望。“我們現在不能再隻看這些單獨的資料,而要所有的資料放在一起來考慮。這後面的驅動因素是什麼呢?未來無數通過計算機以及智能終端裝置連接配接網際網路的人們,他們都正在推進大資料往開放協作方向發展。”cloudera首席架構師、hadoop之父doug cutting如是說。

指數社會的蛋白質?英特爾另類解讀大資料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5年01月19日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至頂網,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至頂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