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令人意外的,有愈來愈多的本土業者看好并開始提供雲計算服務了:台灣明基逐鹿軟體、超義科技與東捷科技等本土軟體業者計劃以saas模式提供軟體服務…但企業的接受度到底如何?
有誰受惠?群眾與企業皆受惠。雲計算軟體服務對企業與一般群眾來說,到底有何效益?雲計算服務的普及,讓那些沒有高硬體(運算)資源的群眾亦可使用各種軟體服務,如可以google docs進行文書編寫;至于企業,根據amazon、google、惠普(hp)、ibm、微軟(microsoft)、趨勢科技(trendmicro)、思愛普(sap)、salesforce.com、賽門鐵克(symantec)與甲骨文(oracle)等業者的說法,雲計算服務則有助于企業降低系統部署與維運費用。
基于成本考慮,企業确實有可能以雲計算服務取代委外與自建,鑒于此,軟體業者莫不前仆後繼的投入該塊市場。
雲計算服務日漸盛行。把時間往前推兩年,一提到随選軟體(software on demand)或軟體即服務(software as a service)等雲計算服務,企業多隻會聯想到salesforce.com、甚至認為saas等同于租賃服務,現在則不然,一提到雲計算服務,多數人都可朗朗上口amazon ec2/s3與google docs等。
企業雲計算服務市場逐漸成型。根據idc與mic等機關釋出的調查報告,可将企業雲計算服務簡單區分成架構即服務(iaas)、平台即服務(paas)與軟體即服務(saas)等三種,而且,有愈來愈多的廠商開始提供上述三種雲計算服務了。
iaas是以amazon提供的服務為代表。雲計算服務之是以能受到企業市場關注,與amazon開始提供ec2/s3等服務有着絕對的關系。不看好paas服務的網威(novell)總裁暨執行長ron hovsepian表示,在衆多的雲計算服務中,就屬amazon提供的iaas,以及各國軟體業者提供的saas服務較具市場潛力,因為,選購paas意味着企業隻能完全接受業者提供的産品服務(即便paas廠商開放企業開發人員或獨立軟體開發商至該平台上進行客制化開發),而這對一向希望能掌控自家it系統架構的企業來說,吸引力自然不大。
paas又以amazon、google、salesforce.com與微軟等業者提供的方案較受企業市場關注;如amazon web services與google app engine等;另外,除amazon外(其選擇提供iaas服務),上述業者皆有提供saas服務;事實上,相較于衆多it廠商紛紛投入saas市場,paas市場顯得較為冷清。
進入門坎相對低讓軟體業者紛紛選擇投入saas市場。相較于一、二年前,有愈來愈多的國内外軟體廠商宣布加入saas市場,就以台灣地區市場來看,除台灣明基逐鹿軟體(bbsc)于去年(2008年)宣布開始以saas模式提供标準化的flower窗體引擎及辦公室自動化系統(digioffice)服務與相對應的咨詢/支援服務。
超義科技與東捷科技等業者亦不約而同的表示将于今年開始提供saas服務:前者計劃于今年開始向中小企業推rosettanet on demand服務,後者則于日前表示将以saas方式銷售既有軟體服務。
熟悉台灣地區企業的domain know how的軟體業者紛紛加入saas市場,有助帶動企業選購雲計算服務的意願。
saas市場百花齊放。别于既往,現今的企業可視需求選擇以傳統的on premise或者是saas模式部署各項資訊系統:例如前端的文書系統(google)、網絡分析機制(interwoven)與後端的資訊安全防護(趨勢科技)、人力資源管理(宏道資訊)、顧客關系管理(salesforce.com與微軟等)、業務流程管理(台灣明基逐鹿軟體)等系統;而且,提供上述saas服務的廠商,不乏了解台灣地區企業真實運作狀況的本土業者。
最大獲利者仍是企業。姑且不論雲計算服務是否仍舊朦胧、雲計算服務是否夠安全、網絡聯機品質是否足以乘載雲計算服務、是否可克服使用者(含員工與it人員)門坎問題,以及是否可與既有軟體相容(不需與企業内部資訊系統界接的雲計算服務不在此限)等,愈來愈多的廠商(尤其是本土廠商)加入雲計算服務市場,除意味着企業可以另一種方式部署與維運it外,亦代表企業雲計算服務市場日漸成型,以及市場競争日趨白熱化。
雲計算服務市場競争日趨白熱化代表着企業有機會以較優惠的方式選購saas,如有意選購crm on demand的企業可以同時評估salesforce.com與微軟等業者提供的crm on demand方案,而這對新興企業或者是有意部署上述saas服務的企業來說,絕對是利多消息。
作者:蔡宜秀
來源:51c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