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斌:應該盡快降低利率,而且力度要大一點

中新經緯用戶端8月3日電 題:《張斌:應該盡快降低利率,而且力度要大一點》

  作者 張斌(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

  我認為中國現在應該盡快降低利率,而且力度要大一點。因為現在是非常好的時機,是重要的時間視窗期。

  現在中國經濟還沒有完全恢複到疫情前的狀态,接下來經濟下行壓力是存在的。這樣的環境下,宏觀經濟政策應該偏積極,要對沖經濟下行的壓力。宏觀政策工具方面,短期内大概三類:預算内财政,2021年預算内調子基本确定,年内主要是加快實施力度,在總量上還不夠對沖經濟下行壓力;預算外财政支出,主要是地方融資平台,現在正處于整治處理階段,存量風險多,增量控得很嚴;是以,就隻能使用貨币政策。

  現在美聯儲加息預期未起,但大方向肯定是會慢慢正常化。這時候中國降利率、貨币寬松沒有壓力。一旦美聯儲開始縮表加息,再想降低利率,再想使用貨币政策,外彙市場壓力會非常大,匯率壓力也會非常大。一旦美聯儲政策收緊,我們就要更偏向财政政策的使用了。

  經常有人說貨币政策沒有用,那美國、歐洲、日本為什麼拼命用呢?寬松貨币政策究竟會帶來什麼結果?

  我認為,美日歐經驗告訴我們,貨币政策是有用的,不是沒有用的。經濟複蘇過程離不開寬松的政策環境。這方面我們做了實證研究,主要是看降低利率對勞動力市場各階層收入配置設定的影響。結果顯示,降低利率,收入越低的階層收入改善越多,中高收入階層收入改善不大(工資性收入)。對最低收入階層10%的人群來說,降低1%的利率可以提高他們平均每人每天2.8小時工作時間。

  另外,現在正好處在地方政府隐性債務、中小銀行風險處理的關鍵時期,利率低一點,債務成本低一點,流動性多一點,對緩釋風險是有幫助的。

  一些人擔心大水漫灌會引起通貨膨脹,我認為并不需要擔心。因為我們過去的貨币信貸增長并不是降低利率帶來的。過去信貸增長是由于地方融資平台大量舉債、信貸帶動債務和信貸增長。而現在它們是在收縮的,全社會的廣義信貸增速在持續下降。貨币政策的作用隻是使下降的速度能夠不要太猛而已。降低利率之後,讓私人部門的資産多一點,債務少一點,然後讓資産負債表更強一點,信貸多一點,隻是減緩了社融增速下降,而不是社融反推上去。

  還有一些人擔心房價問題。全社會信用增速大幅放緩,房價2022年下跌的機率是有的。即便房價漲了,是不是就可以綁架我們的貨币政策?這是完全說不通的。城市房價即便上漲有它的自身問題,應該采取局部針對性政策,而不是犧牲總量政策。(本文據張斌在由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主辦的博智宏觀論壇月度研判例會上的發言整理,未經本人稽核。)(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機關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