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內建備份裝置的優缺分析

 一個集軟體、伺服器和存儲(如symantec 5220)于一體的內建備份裝置除了易于安裝還有哪些優勢?廠商所說的這種類型的産品能更好的內建軟體和硬體,這到底意味着什麼?

存儲專家george crump表示,內建備份裝置很容易快速部署到備份環境中,還能在軟硬體之間提供良好的內建度。但是,和其它任何事物一樣,它也有缺點。

廠商鎖定就是一個大問題,因為使用內建備份裝置也就意味着你想直接利用某一備份軟體來控制整個備份過程。但是,這種情況通常實作不了。

舉個例子來說,資料庫管理者隻想使用rman來保護資料庫環境,而不使用裝置的備份軟體。但是在一個內建備份裝置中,這是不可能的。如果真要使用rman來執行oracle備份,必須有一個開放的裝置。

專用重複資料删除系統,如symantec 5220,一般都完全內建存儲資源、網絡連接配接和netbackup media server軟體的預安裝許可證。除了能提供就近交鑰匙工程的功能,內建備份裝置還專門配合相關廠商的備份裝置。是以,當部署系統時,幾乎沒有或者隻有很少的裝置需要優化。另一個例子就是storserver的備份裝置,但它們是ibm tivoli storage manager專門定制的。

比如,symantec 5220是一個含内置重複資料删除技術的系統,采用netbackup media server代理和openstorage technology軟體來智能處理配置在裝置上的重複資料删除存儲資源。

而從一個終端使用者的角度來看,除了易于內建,還有一個優勢就是由于沒有移動部件,是以管理簡單。當然,這也是一個自包含系統。

但結果就是,一旦發生故障,由于是一個整體系統,當然除了底層以太網和光纖通道網絡,是以無論是對終端使用者還是廠商,都很容易排除故障。此外,symantec 5220還支援把備份資料直接導出到錄音帶而不通過裝置的背闆,而storserver則能保證使用者能同時向磁盤和錄音帶寫入備份副本。還有一些其它的重複資料删除系統在資料安全寫入錄音帶之前需要通過網絡從裝置上導出。

使用完全內建備份裝置的缺點還包括重複資料删除存儲池的選擇少了。軟體相關的重複資料删除平台比如data domain、quantum和sepaton可以超出內建備份裝置中預先配置的存儲池無線擴充。對于大型企業來說,這也是個不小的代價,因為有效的重複資料删除存儲池越大,資料壓縮就越有效。也可以說,大而少的存儲池比小而多的存儲池更易于管理,盡管前期快速部署的優勢需要通過完全內建的軟體和硬體裝置。

使用完全內建的備份裝置的另一個缺點是,如果以後想遷移到另一個備份軟體應用上的話,這個備份裝置基本上就沒用了。換句話說就是,由于該裝置隻能應用于單一廠商的備份應用下,你就被鎖定到一個專用解決方案中了。

 作者:佚名

來源:51c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