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HP Apollo 4000系統,讓大資料更簡單

如果按照一般的産品命名思路,你肯定認為數字小的是面向低端的,數字大的是面向高端的,但放在apollo系統身上,這樣的經驗又不完全适用。比如,apollo 2000面向的是橫向擴充型應用和空間密集型應用,而apollo 4000面向的則是橫向擴充的存儲密集型應用,可以說應用方向完全不同。 

書歸正傳,本文還是将從産品的架構、管理、應用場景等幾個次元出發,全面呈現4000系列方方面面的特性,下面首先還是看看4000系列的産品構架。

apollo 4000拆解 

與2000系列隻有一款機箱不同,4000系列有兩種規格的機箱,分别是2u和4u。其中2u的機箱雖然隻能插入一個伺服器節點(2u全寬),但前端的硬碟組合可以有兩種,24盤位(加上内置的盤位,最高可至28個)和48盤位(加上内置的盤位,最高可達50個);而4u的機箱則能提供兩種不同組合,一種是插入3個伺服器節點(1/3寬4u高的hp proliant xl450 gen9伺服器),另一種則是插入一個1個節點(全寬4u高)。 

HP Apollo 4000系統,讓大資料更簡單
HP Apollo 4000系統,讓大資料更簡單

apollo 4200系統一個機箱的兩種硬碟組合,前者為24+2/4,後者為48+2,。可能有人會覺得硬碟插槽的數量不夠,其實每個都是兩組硬碟,就如下圖所示,兩組硬碟是重疊的。 

HP Apollo 4000系統,讓大資料更簡單

4200的機箱設計,采用兩組硬碟前後重疊的方式,拉出來前面的一組,後面的一組才會露出來。 

HP Apollo 4000系統,讓大資料更簡單

apollo 4530系統,最高可插入3個xl450 gen9伺服器節點。

HP Apollo 4000系統,讓大資料更簡單

apollo 4510系統 

顯然,單就産品線的豐富程度而言,4000系列要比2000系列更勝一籌,當然這也是由于4000系列所面向的應用場景更廣泛的緣故。有關應用場景的内容,我們随後再講,還是接着說4000系列産品層面的内容。 

由于采用不同的架構設計,4000系列每個産品所提供的能力也不盡相同,比如4200支援雙插槽英特爾至強e5-2600 v3系列處理器,搭載16個dimm記憶體插槽、最高可擴充至512gb記憶體容量。在這兩方面,4510與4200類似,也是支援雙插槽處理器、最高可擴充至512gb的記憶體。而4530因為最多可插入3個xl450 gen9伺服器節點,其高可支援6插槽e5-2600 v3系列處理器,記憶體容量也是4200的3倍。 

HP Apollo 4000系統,讓大資料更簡單

xl450 gen9伺服器節點,支援英特爾至強e5-2600 v3系列處理器,搭載16個dimm記憶體插槽,最高可擴充至512gb大小的記憶體容量。

當然,以上所說cpu和記憶體的差別隻是4000系列各個産品之間差異的一部分展現,其他包括前面所提到的硬碟擴充能力、pcie擴充插槽數量、網卡數量等可能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這裡就不再一一展開了,有興趣的朋友可至惠普官網檢視每款産品的詳細資訊。 

介紹完産品架構層面的内容,我們再簡單講講4000系列的系統管理層。這一點其實與2000系列基本相同,也是分為三個層面,第一層基于伺服器本身,通過hp ilo管理引擎實作對每台伺服器的智能管理,第二層基于機架層面的管理,通過惠普進階電源管理器能夠檢視并管理共享基礎設施的各種異常,第三次是解決方案級的系統管理,通過hp insight叢集管理工具(cmu),能夠對整套解決方案實作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話說有關管理層面的内容,雖然這兩次講的都是apollo系統,但實際上這種分層管理的方式早已延伸至了所有的惠普伺服器産品線,也就是說這種方式其實早已成為了惠普伺服器産品的标配,而這顯然并不是所有廠商都能做到的。 

apollo 4000用在哪些地方? 

前文詳細分析了apollo 4000的構成設計,接下來我們看看它主要用在哪裡。如果你是一個使用者,你覺得這樣的産品适用于哪些場景?估計你第一個想到的是大容量的存儲場景,畢竟4000系列的一個很重要的屬性就是存儲擴充性強,話說惠普就是這麼想的。 

根據惠普對4000系列的定位,其中4200專用作企業通往橫向擴充存儲的橋梁,聽起來可能與2000系列的定位很相似,隻是差兩個字,2000是通往橫向擴充架構的橋梁,4200是通往橫向擴充存儲的橋梁,但實際差距還是比較大的。2000系列是一個各方面相對均衡的産品,而4200更多針對的就是存儲,你可以了解其為2000系列的定向改良版;4510專為對象存儲而建構;4530專為hadoop/大資料建構。

顯然總的來看,三款産品都針對的是存儲,隻不過面向不同的存儲應用場景。其中,4200就是為了給使用者提供更高的存儲密度、更低的存儲成本,而它确實也做到了,在2u的空間内最高可達224tb的存儲容量,絕對算的上業界的佼佼者。這一點同樣适用于4510,其在42u高度的機櫃内,最高支援5.44pb的容量,比4200的存儲密度還要高。反觀4530則并不主要是為了存儲資料,更多是要處理資料,是以它需要更強的資料處理能力,更好的擴充性。 

是以,回過頭來結合apollo 2000及4000系列再看apollo系統,你會對apollo系統的整體定位有更加清晰的認識,即面向客戶工作負載而優化的産品線。而聚焦在4000系列本身,大資料處理,包括對象存儲、雲存儲、hadoop、并行檔案系統及大資料分析等場景可以說都是它所擅長的領域。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5年07月09日

本文作者:于澤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至頂網,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至頂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