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獵奇并非自然微距攝影的本質

作者:使用者4035568016

雷波 : 蘇珊.桑塔格魔咒的受害者

雷波:自然攝影師

自然攝影師,主攻昆蟲微距攝影,并長期緻力于人工光線在野外環境中的應用,作品曾獲《中國國家地理》“荒野傳奇”攝影大賽金獎。

在ibe團隊裡,大家都喜歡稱呼雷波為“老偷”,這源于他的網名“偷米”。“老偷”是一個很愛琢磨和和大家交流的人,以至于首頁君有時候都比較害怕和他聊天,因為打開了話匣子,很難停住。但是每每的聊天和談話,他對攝影技術和攝影理念的一些想法,總會引起你的思考,落入他的聊天“陷阱”而不自知。嗯,今天讓“老偷”和你聊聊他的攝影經。

獵奇并非自然微距攝影的本質

雷波在拍攝前進行觀察

獵奇并非自然微距攝影的本質

老偷說過:“自然微距攝影是個體力活,也是個腦力活。”不過對于老偷來說,一次次的趴伏很可能就是他在攝影道路上虔誠的叩首。

1、微距攝影對你來說是什麼?

對你來講,微距攝影是什麼?你在網站上曾經樂此不疲地分享你關于攝影技術和器材的總結,動力在哪裡?又緣何停止了更新?

自然微距攝影麼,獨幕喜劇,小情調,注重細節表現或者形式美,起初我也這麼認為。但現在覺得它比其他門類有更豐富的題材,更擅長以小見大,于平凡中發現美。而它不是簡單的細節表現,它和視覺創意、情感傾訴,甚至人文關懷都有關聯。

獵奇并非自然微距攝影的本質

雲南獨龍江,路邊的螽斯

個人部落格停止更新,原因如下:1、在那裡我很難接收到中肯的意見,在衆多溢美之詞的包圍下,我在yy中虛度了好多歲月;其次,我早先分享的好多所謂經驗,一次又一次被自己推翻。為了避免誤導别人,我不會再輕易分享所謂教程;

獵奇并非自然微距攝影的本質

廣東南昆山,雨後新生的蘑菇

其三,我發現自己和優秀的自然攝影師存在好大的差距,需要大量時間靜心學習,在反思和實踐中構想未來該如何拍攝。不過,相信有一天,我一定會回來的!

二、關于國内外的自然微距攝影

依你對國外微距攝影的了解,你覺得國内外攝影師的主要差别在哪裡?

關于國内的微距攝影,著名攝影師布列松曾說過:“我一直對那些熱衷于攝影技術,流露出無節制追求圖像清晰度的人持有微詞。他們是熱衷于細緻、精準呢?還是希望欺騙雙眼,感覺自己與現實更接近?”不是我說的,别打我,要打打老布去!

雲南普洱,湯普森多刺蟻頭部特寫

是的,大師的話總是如此的一針見血。那些出于商業目的的各種神化器材理論和無節制追求細節的攝影指導,造就了一批又一批所謂的複眼、數毛微距大師,讓人天真的以為,細節代表了攝影的一切。國内的自然微距攝影基本處于一種高畫質的科普作品水準,大風氣上,強調一種對器材和技術的依賴,而且跟風現象特别嚴重。

雲南獨龍江,枯葉裡避雨的螢葉甲

反觀國外,卻總能看到很多讓人眼前一亮的作品。有人說,西方藝術的發展是一個變革創新的過程。是的,在自然微距領域,這種創新精神一樣表現得淋漓盡緻。我們能看到一些像畢加索一樣的立體主義自然微距攝影作品,也能看到一些酷似印象派的自然微距攝影作品……它們展現出國外攝影師對自然微距攝影的思考和嘗試。

獵奇并非自然微距攝影的本質

重慶四面山,森林裡的大眼斜鱗蛇

國内外的自然微距攝影,我覺得最大的差距在于創作的主觀性和創新性。在國内,具有個性,同時具備紮實的攝影基礎和獨立思考能力的優秀自然攝影師少之又少。在資訊技術如此發達的現在,我們有條件去向那些真正優秀的攝影師學習!

三、我眼中的印尼攝影師現象

同樣都是主攻昆蟲微距,你對于印尼攝影師這個群體有什麼樣的看法?

對于目前網上的奇葩印尼攝影師現象,我的看法是需要多角度去看待。首先,這些作品是目前少有的能引起不明真相的公衆高度關注的自然題材類照片,從社會層面來講,它能拉近公衆和自然的距離,起到了一定的積極效果。

獵奇并非自然微距攝影的本質

榕果上寄生的榕小蜂

其次,這類照片應歸于創意攝影領域,而非嚴格意義上的自然攝影。但很多不明其裡的媒體将其做為一種真實存在來吹噓,群衆的眼睛是雪亮的,被拍磚和厭惡就很正常了;

獵奇并非自然微距攝影的本質

青海三江源,落日餘晖下的蝴蝶群

這些作品最大的錯誤在于文字欺騙,它們虛構了不真實的場景卻不加以說明。正所謂童話裡都是騙人的,一旦童話被揭穿,那被欺騙後的憤怒會淹沒一切。如果攝影師能夠同時将創意的目的和方法用誠實的文字表述出來,結果可能會截然不同。

獵奇并非自然微距攝影的本質

重慶四面山-河邊密集的網絲蛱蝶

不過,我一直認為,真正的自然之美是不需要依賴擺拍去實作的。懷揣敬畏自然之心,随着時間和經曆的積累,相信你真的會看到更多“童話故事”。

四、為何執着于微距攝影10餘年?

微距鏡頭下令人驚奇的微觀世界,常常會引人開始嘗試微距攝影,但是很多人又常常淺嘗辄止,對此, 你怎麼看,是什麼原因讓你執着于此這麼多年?

自然微距攝影之是以能吸引人,是源于我們的獵奇心。比如複眼、肉眼難見的微觀細節等。當它們被極緻清晰地呈現出來後,那種驚奇的确很令人迷醉。但看多了之後,再加上提升拍攝技術難度的增加,這種獵奇心會逐漸減弱甚至消失,這是諸多人淺嘗辄止的原因所在。

獵奇并非自然微距攝影的本質

廣州,剛羽化的優越斑粉蝶

天才評論家蘇珊.桑塔格早在上個世紀70年代就說過:“最近攝影作為一種娛樂,已變得幾乎像色情和舞蹈一樣廣泛——這意味着攝影如同所有大衆藝術形式,并不是被大多數人當成藝術來實踐的。”在今天,随着數位相機和手機拍攝功能的普及,無論你的相機多麼高端和昂貴,拿個單反拍照已經和歌廳唱k沒啥差別了。

獵奇并非自然微距攝影的本質

廣州,印象.蝴蝶

我覺得大多數自然攝影愛好者和我一樣,都是蘇珊.桑塔格魔咒的受害者。因為我們一旦拿起相機,我們所看的世界,都是帶着個人喜好和偏見的。随着時間和經曆的累積,這種偏見可能會變得更美好,也可能會更偏激。

獵奇并非自然微距攝影的本質

廣州,枯枝上的腫腿蜂

其實,獵奇并非自然微距攝影的本質。但這幾乎是每人必須經曆的過程。 著名的自然攝影師西蒙.金曾說過:“一隻反嘴鹬可能已經被成千上萬次的拍攝,但隻有屈指可數的畫面能夠觸及我們、感動我們——而原因我們卻難以明了。”我正是開始明白自己所追求的是這種對自然的觸及和感動,才堅持了10年。

獵奇并非自然微距攝影的本質

廣州,樹林裡漫步驚起的樹蛙

最後,個人向大家推薦兩本頂級自然題材類的畫冊:《地球之光》和《生命之靈》。從中你可以看到讓你感動的畫面,可以聽到真正的攝影大師的肺腑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