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遼道宗耶律洪基的精彩人生

作者:迷茫的憂傷

遼道宗耶律洪基(1032年9月14日-1101年2月12日),男,契丹族,字涅鄰,契丹名耶律查剌,遼興宗耶律宗真長子,母為仁懿皇後蕭撻裡,遼朝第八位皇帝。

壽昌七年(1101年)正月,耶律洪基因病逝世,終年七十歲。谥号仁聖大孝文皇帝,廟号道宗。六月,與宣懿皇後蕭觀音合葬慶陵。

那麼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遼道宗耶律洪基的精彩人生,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遼道宗耶律洪基的精彩人生

遼道宗耶律洪基的生平簡介

早年經曆

景福二年八月初七日(1032年9月14日),耶律洪基在父親遼興宗巡遊經過剌河源時出生。重熙六年(1037年)十一月,時年六歲的耶律洪基被封為梁王。重熙十一年(1042年)十一月,進封為燕國王,總領中丞司事。

重熙十二年(1043年)八月初七日,總理北南院樞密使事,加封尚書令,進封為燕趙國王。重熙二十一年(1052年)七月,封為天下兵馬大元帥,知惕隐事(掌管皇族事務的官員),參預朝政。

耶律洪基生性沉穩閑靜、嚴厲剛毅,每當入朝觐見時,興宗都收起笑容,臉色變的嚴肅。

遼道宗耶律洪基的精彩人生

登基為帝

重熙二十四年(1055年)八月初二日,興宗病危,召見耶律洪基,曉谕他治國之綱要。八月初四日,興宗在行宮去世,遺诏由耶律洪基繼承帝位。于是耶律洪基在興宗靈柩前繼位,是為遼道宗。耶律洪基因興宗去世,極為悲痛,不聽朝政。八月初六日,在百官們的上表懇請下,遼道宗這才臨朝聽政。

八月十三日,耶律洪基尊奉遼興宗遺诏,任命西北路招讨使、西平郡王蕭阿剌為北府宰相,仍領權知南院樞密使事之職,北府宰相蕭虛烈出任為武定軍節度使。 八月十六日,改年号為清甯,大赦天下。

遼道宗耶律洪基的精彩人生

晚年去世

壽昌六年(1100年)十二月,耶律洪基病倒。壽昌七年(1101年)正月初一日,耶律洪基勉強支撐病體在清風殿接受百官及各國使者朝賀。正月初二日,耶律洪基來到混同江。正月十三日,耶律洪基在行宮去世,終年七十歲,遺诏由孫子燕國王耶律延禧(昭懷太子耶律浚之子)繼承帝位。六月十一日,上谥号為仁聖大孝文皇帝,廟号道宗。六月二十二日,與宣懿皇後蕭觀音合葬于慶陵。

遼道宗耶律洪基的精彩人生

遼道宗耶律洪基的轶事故事有哪些?

1.天生異象

壽昌七年(1101年)正月初一日,耶律洪基支撐病體禦臨清風殿接受百官及各國使者朝賀。當天夜裡,有白氣如練帶,從天而降,黑雲起于西北,急速飄飛并發出聲響。北方有青赤黑白四色氣,互相雜混而降落。十二天之後,耶律洪基便在行宮去世。

2.與宋通好

耶律洪基曾以白銀數十兩,鑄成一個佛像,并在佛像後背刻下一行文字:“願後世生中國”。某年,因“南朝(宋朝)兵騎越境,施弓矢射傷轄下(遼)人”,耶律洪基緻信宋神宗:“竊以累朝而下,講好以來,互守成規,務敦夙契,雖境分二國,克深于難知,而義諾一家,共思于悠永。”申明維護和平之志。曾出使遼國的蘇轍評價過耶律洪基:“在位既久,頗知利害。與朝廷(宋)和好念深,蕃漢人戶休養生息,人人安居,不樂戰鬥。”後來耶律洪基終臨之際,還殷殷告誡繼位的孫子耶律延禧:“南朝(宋朝)通好歲久,汝性剛,切勿生事。”

3.愛好賭博

遼道宗耶律洪基是一個骰子迷,他做過最出名的昏庸事兒就是在朝堂上公開賭博,賭注就是官位。因為每天處理許多政務,讓耶律洪基感到非常厭倦,但是重要的職務,究竟應該由誰來擔任又必須讓他這個皇帝親自做決定,這就讓耶律洪基很是頭疼。

最後,他為了省事幹脆就讓大臣們都來投骰子,決定空缺的官位到底由誰來替補,誰擲的骰子點數最多,這個空缺職位就是誰的。而在衆多的大臣當中,尤其是以耶律俨擲出的點數和花色搭配最好,對此耶律洪基非常滿意,認為他又當宰相的兆頭,于是就任命他管理樞密院。

遼道宗耶律洪基的精彩人生

4.遼道宗寫詩做宋人

看過《天龍八部》的朋友一定對耶律洪基一定不陌生,他是為數不多的“親宋派”遼朝皇帝,他在位期間從未侵犯南宋,臨終前也囑咐後人不要生事,甚至來生要做一個宋人!

他是大遼為數不多的,對漢族文化非常感興趣,并且積極學習的大遼皇帝。遼道宗對漢族文化有着深深的癡迷,他喜歡詩詞歌賦。是以對于南宋的存在感到非常高興,是親宋派,是以他在位四十六年間從未侵犯過南宋,兩國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非常的和平,也說出了一句讓世人無比震驚的話“願來世為宋人。”

宋仁宗去世的時候,南宋派出使者向大遼皇帝耶律洪基傳遞這一消息,當時身為大遼皇帝的耶律洪基非常悲傷,甚至痛哭流涕。耶律洪基願來世生為宋人一部分原因是他喜愛漢族文化,願意下輩子成為漢人,一出生就受漢族文化的感染熏陶,還有一部分原因是當時的南宋非常的繁榮,治安良好,社會福利很到位,讓人不得不羨慕那樣的環境。

遼道宗耶律洪基的精彩人生

如何客觀的評價遼道宗耶律洪基?

遼道宗耶律洪基在位四十多年裡,也留下了很多的業績,不管是在政治,經濟還是文化上都有着不錯的舉措,首先在政治上耶律洪基先後平定了重元之亂和誅殺乙辛穩固了遼朝的統治的地位。

不過在經濟上耶律洪基卻并不在在行應為其偏信佛教故而大肆的建造廟宇使得國内社會沖突加劇,可謂是勞民傷财,而這使得遼國的國力開始削弱,在曆史的記載之中就可以看出在耶律洪基時代遼朝就已經開始衰弱了而女真族則在不斷的興盛之中。最終導緻了遼朝步入了不歸的境地。

而在文化上耶律洪基也起到了一定的影響,在古籍的記載之中耶律洪基不管是在音律還是在書畫上都有的着不錯的成績,而其個人還十分的偏愛于詩賦。不過通過其作品也可以很好的看出契丹人對于唐文學的偏好,對于新文學的積極吸收的态度。

而在曆史上後人對其的評價還是比較公正的,在古代封建社會之中作為帝皇來說耶律洪基并不是最優秀的,同時也不是最差的,隻能說是一位平平淡淡的帝皇。

遼道宗耶律洪基的精彩人生

遼道宗耶律洪基的母親是誰?

蕭撻裡(?—1076年),蕭氏,小字撻裡,欽哀皇後蕭耨斤之弟北院樞密使蕭孝穆長女,遼興宗耶律宗真第二任皇後,遼道宗耶律洪基的母親。蕭撻裡溫順寬厚,姿容美麗。遼興宗繼位後,蕭撻裡入宮為妃。

重熙四年(1035年),立為皇後。先後為遼興宗生下三子二女:長子遼道宗耶律洪基、次子宋王耶律和魯斡、三子秦國王耶律阿琏;長女晉國公主耶律跋芹、次女鄭國公主耶律斡裡太,重熙二十四年(1055年),遼興宗去世,遼道宗繼位,尊蕭撻裡為皇太後。重元之亂時,多虧其洞若觀火,并且親自率部深入敵陣,臨危不懼,指揮有方,才能得以平息叛亂,穩定局面。大康二年(1076),蕭撻裡去世,谥号仁懿皇後,葬于慶陵。

遼道宗耶律洪基的精彩人生

遼道宗耶律洪基的皇後是誰?

根據相關的曆史資料所記載,遼道宗耶律洪基的皇後一共有兩位,以下是詳細介紹。

1、蕭觀音(1040年—1075年),遼道宗耶律洪基的第一任皇後,父親蕭惠(遼興宗母親蕭耨斤的弟弟),遼代著名女詩人。相貌穎慧秀逸,嬌豔動人,個性内向纖柔,很有才華,常常自制歌詞,精通詩詞、音律,善于談論。她彈得一手好琵琶,稱為當時第一。也有詩作,被遼道宗譽為女中才子。

重熙年間,被燕趙國王耶律洪基納為妃,生太子耶律濬。1055年(清甯元年)十二月立為皇後,尊号懿德皇後。由于谏獵秋山被皇帝疏遠,作《回心院》詞十首。1075年(大康元年)十一月,契丹宰相耶律乙辛、漢宰相張孝傑、宮婢單登、教坊朱頂鶴等人向遼道宗進《十香詞》誣陷蕭後和伶官趙惟一私通。蕭觀音被道宗賜死,其屍送回蕭家。1101年(乾統元年)六月,天祚帝追谥祖母為宣懿皇後,葬于慶陵。

遼道宗耶律洪基的精彩人生

2、蕭坦思,遼道宗耶律洪基第二任皇後,她是遼道宗耶律洪基貴妃蕭斡特懶之姊,其兄蕭霞抹為驸馬都尉。

遼道宗大康二年(丙辰,1076年)六月,遼朝大奸臣耶律乙辛在鏟除遼道宗的第一任皇後蕭觀音以及其所生的皇太子蕭律睿後,便向道宗極力推薦其走狗蕭霞抹的妹妹蕭坦思,并稱贊蕭坦思如何的賢德溫順、美貌動人。就這樣,蕭坦思被冊立為皇後。其父祗侯郎君鼈裡刺被封為趙王,其叔西北路招讨使餘裡也被封為遼西郡王,其兄蕭霞抹則被封為柳城郡王。

此時,遼道宗唯一的兒子也死了,是以十分盼望後宮生有子嗣。然而,入宮數年的蕭坦思卻一直沒有身孕。于是, 蕭坦思說自己的妹妹蕭斡特懶很會生養,而蕭斡特懶恰恰是遼道宗的寵臣耶律乙辛兒媳,求之不得的他将兒媳送入宮中。豈料幾年過去後,蕭氏姐妹還是腹中空空,灰心喪氣的遼道宗隻得将己故太子耶律睿的兒子,正寄養在大臣家的耶律延禧接回宮,冊封為梁王,并将他立為皇儲。

遼道宗大康八年(壬戌,1082年)十二月,蕭坦思皇後被降為惠妃,遷居乾陵,其妹也被轟回娘家。蕭坦思的母親燕國夫人削古見兩個女兒落得如此下場,遂懷恨在心,将一腔怒火全發洩到了皇儲耶律延禧身上,于是以巫蠱之術詛咒延禧早死。後來,事情敗洩而被殺,蕭惠妃又被廢為庶人,囚禁于宜州(今遼甯義縣)。

遼天祚帝天慶六年(丙申,1116年),耶律延禧即位後,于是将蕭坦思召回宮中,并封她為太皇太妃。然而此時的遼朝己被金兵打得七零八落,眼看就要土崩瓦解。

遼天祚帝天慶八年(戊戌,1118年),蕭坦思見遼已朝不保夕,于是偷偷跑到黑頂山隐居起來。不久即逝,葬于太子山。

遼道宗耶律洪基的精彩人生

擴充資料:遼朝是由哪個名族建立的?

遼朝是契丹族,契丹族為中國古代遊牧民族,發源于中國東北地區,采取半農半牧生活。

早期分契丹八部,唐初形成了統一的大賀氏聯盟。唐太宗以後,唐置松漠都督府,賜姓李。大賀氏聯盟瓦解後,契丹人又建立了遙辇氏部落聯盟,依附于後突厥汗國。

天寶四年(745年),後突厥為回纥所滅,此後百年間,契丹人一直為回纥所統治。唐末,契丹首領耶律阿保機統一各部,于後梁開平元年(907年)即可汗位,神冊元年(916年)稱帝,國号契丹。大同元年(947年)遼太宗改國号為遼,統和二年(984年)又改稱大契丹;鹹雍二年(1066年)複号遼。

天慶五年(1115年),女真族建立金朝。在金軍的進攻下,遼朝于保大五年(1125年)滅亡。西遼延慶九年(1132年),耶律大石稱帝,史稱“西遼”,又稱“哈喇契丹”,成為當時中亞地區的強國。西遼于金興定二年(1218年)為蒙古所滅。

契丹人髡發,服裝通常為長袍左衽,圓領窄袖。契丹人住所為氈帳,皇帝的禦帳稱為捺缽。随着遼國的滅亡,契丹人逐漸融入了其他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