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歐洲空間局使用蜘蛛絲傳感器,幫助尋找火星生命

歐洲空間局資助的一個科研團隊用蜘蛛絲替代傳統的光學纖維來制造光學傳感器,這種光學傳感器可用于搜尋生物過程産生的微量氣體。這對于尋找火星上可能的生命的科學家們來說是個好消息,他們一直希望能有一種裝置,可以檢測出微生物代謝釋放出的少量氨,同時又對火星大氣中大量的二氧化碳不敏感。

團隊負責人、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的呂克·提萬納茲說,傳統光纖是由石英玻璃制成的,其化學惰性使它們很難成為良好的化學傳感器,而蜘蛛絲的光學性質可以通過化學物質進行很大的修改。某些特定分子的存在會導緻蛛絲分子中的氫鍵斷裂,進而使通過的光束發生偏振變化,但這僅适用于極性分子(分子的電荷分布不對稱),如氨;而非極性分子,如二氧化碳則不會引起反應。

提萬納茲和他的團隊利用雌性棒絡新婦蜘蛛的拖牽絲進行了測試。據美國《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會刊》網站近日報道,他們發現,蛛絲光纖可以很好地傳輸包括可見光和紅外光在内的光束,波長最長可達到大約1400納米。其中,900納米波長紅外光的傳輸最佳,光纖損耗為每厘米4分貝,雖然比二氧化矽光纖損耗高出許多,但這一數值可被降低至每厘米0.2分貝,足以應用于感應測量領域。

提萬納茲表示,這種蛛絲傳感器還有更實際的應用,比如可用于監視工業過程或用作汽車傳感器,因為它們不像那些依靠不可逆化學過程的傳感器一樣需要定期更換。他希望建立一個測量資料庫,将光束發生的變化與相關化學物質一一對應。他認為,可以通過使用人造絲或者在蛛絲中摻雜其他化學物質,來提高傳感器的靈敏度。

作者:何妍 

來源:51c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