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闫虹訪談|唐愛國:從軍營走出的“全國十大笑星”

作者:濟甯新聞網

13歲參軍,偏偏喜歡上了說相聲。

一次去西沙,兩次赴前線,

三次去抗洪、抗震救災現場。

榮獲“全國十大笑星”,如何實作新的突破?

《懶漢糖葫蘆》系列相聲,為何能夠風靡全國?

抱病仍要堅持演出,演出完被大家攙下舞台,如此拼命,究竟圖的啥?

“戲比天大”,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他又是如何去踐行?

今天的《闫虹訪談》,繼續為您講述山東省文聯顧問、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唐愛國,近半個世紀的曲藝之路。

1994年,獲得全國十大笑星殊榮的唐愛國,迎來了藝術生涯中的一個高峰。如此高的殊榮,意味着他的相聲藝術,得到了全國觀衆的認可。獲得這樣高的榮譽,對于今後的藝術創作,其實也意味着新的壓力。

闫虹訪談|唐愛國:從軍營走出的“全國十大笑星”

為了實作藝術上的新突破,唐愛國和搭檔齊立強創作的《懶漢糖葫蘆》系列相聲上個世紀90年代在舞台上一經出現,引起了巨大的震動,在山東乃至全國風靡一時。有評論家認為,“糖葫蘆”成了唐愛國繼馬三立塑造的“馬大哈”、“逗你玩”,高英培塑造的“萬能膠”等形象之後,又一個由相聲藝術家創造的、深入人心的“典型人物”。而這一深受觀衆喜愛的懶漢形象,在當年,是如何塑造出來的呢?

闫虹訪談|唐愛國:從軍營走出的“全國十大笑星”

繼“糖葫蘆旋風”後,唐愛國始終沒有停止新節目的創作和表演。常年深入基層,服務基層,唐愛國創作、表演了《十五的月亮》、《遊樂夢》、《愛國定律》、《小新兵》、《送禮》、《勸酒》、《押寶》、《關鍵時刻》、《嫂子》等150餘件曲藝、戲劇作品。始終保持旺盛的創作熱情,且又如此高産的秘訣是什麼?對于曲藝創作,唐愛國又有着怎樣的創作觀呢?

闫虹訪談|唐愛國:從軍營走出的“全國十大笑星”

2014年4月18日,在德州齊河縣,山東曲協送文化下鄉走進晏城專場演出,身體欠佳的唐愛國,抱病參加了當天的演出。演出結束時,他步履蹒跚被人攙扶着走下舞台,現場數千名鄉親一時間掌聲雷動,向這位敬業的演員表達心中深深的敬意。

闫虹訪談|唐愛國:從軍營走出的“全國十大笑星”

有一年,唐愛國正在基層部隊背景候場演出,突然接到了老母親病故的噩耗。他沒有第一時間離開現場,而是主動堅持登台,給戰友們演出完之後,才含着眼淚回家料理母親的後事。

闫虹訪談|唐愛國:從軍營走出的“全國十大笑星”

沒能看到母親最後一眼,這是為人子莫大的悲痛。對于自己的做法,唐愛國覺得母親大人能夠了解、能夠包容。作為相聲演員,在台上給大家逗樂是職業;作為部隊的文藝工作者,舞台就是自己的戰場,為部隊為戰士服務就是堅守自己的陣地。有一句老話“戲比天大”,為了心愛的事業,如此無怨無悔的付出,他覺得值得。

闫虹訪談|唐愛國:從軍營走出的“全國十大笑星”

1999年,唐愛國榮獲第七屆全軍文藝會演表演一等獎。2000年獲中國曲藝“牡丹獎”,2003年獲“中央電視台cctv相聲獨幕喜劇大獎賽特别獎”。他常年堅持深入生活積極創作,獲全國、全軍和省級以上曲藝或相聲獎40次。多次被評為德藝雙馨藝術家、優秀共産黨員。這樣一位獎杯不斷、佳作等身的藝術家,對于榮譽和作品的關系,又有着怎樣的看法呢?

闫虹訪談|唐愛國:從軍營走出的“全國十大笑星”

近半個世紀的曲藝生涯裡,唐愛國無數次登上舞台,為基層的戰士、為觀衆朋友們表演,給大家帶來歡聲笑語。他是一名演員,也是一名戰士,那一方舞台,不論是艱苦簡陋的貓耳洞,還是豪華大氣的禮堂,在他眼裡都無比神聖,因為那方舞台,是他夢開始的地方,是他心中摯愛的戰場,他願意一生為之奮鬥,為之馳騁。

闫虹訪談|唐愛國:從軍營走出的“全國十大笑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