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每秒燒錢18萬!視效大片《星際特工:千星之城》終于引進國内

作者:電影縱貫線

熟悉老四的都知道,老四有一個振興中國電影的偉大夢想。

每秒燒錢18萬!視效大片《星際特工:千星之城》終于引進國内

基本上,老四離這個夢想吧,也就大概十萬八千裡的距離。

雖然它那麼遙不可及,但是老四還是沒有放棄。

明明可以靠臉吃飯,卻偏偏要靠才華,說的就是老四這樣的人...

每秒燒錢18萬!視效大片《星際特工:千星之城》終于引進國内

不過今天,老四要聊的不是自己,而是夢想。

具體來講,是一個法國老頭把一本漫畫拍成電影的夢想。

這個老頭就是以《這個殺手不太冷》,被大家熟知的導演呂克·貝松。

每秒燒錢18萬!視效大片《星際特工:千星之城》終于引進國内

童年時期的呂克·貝松,他的夢想和電影一點關系都沒有。

那時的貝松,想要成為一名潛水運動員和航海家。

不過因為17歲的一次潛水事故,讓呂克·貝松調整了人生的目标,轉向做一名電影人。

每秒燒錢18萬!視效大片《星際特工:千星之城》終于引進國内

做了這個決定的貝松,高中還沒畢業就到高蒙電影公司當起了助理,後來又去好萊塢實習,回國後開始擔任副導演一職。

貝松18歲曾報考過法國國家電影學院,但遭到了面試老師的拒絕,說貝松“不屬于這裡”。

每秒燒錢18萬!視效大片《星際特工:千星之城》終于引進國内

于是呂克·貝松去洛杉矶學習了3個月的電影制作課程,開始拍攝試驗短片。

後來,呂克·貝松的處女作《最後的戰鬥》問世,這部獲得當年戛納電影節特别獎的無聲科幻片,據說是貝松23歲時用3法郎六蘇拍成的。

每秒燒錢18萬!視效大片《星際特工:千星之城》終于引進國内

也因為這部電影,貝松曾一度被奉為法國年輕導演的開路先鋒。

他的成功向世人證明了,即使沒有受過專業的電影教育,依然能拍出好電影。

他的一部《這個殺手不太冷》,豆瓣9.4分被中國影迷奉為經典。

每秒燒錢18萬!視效大片《星際特工:千星之城》終于引進國内

後來的《第五元素》,被稱為“現在看都不過時的科幻片”。

每秒燒錢18萬!視效大片《星際特工:千星之城》終于引進國内

又靠《超體》4000萬美元的成本,撬動了4億美元的全球票房。

每秒燒錢18萬!視效大片《星際特工:千星之城》終于引進國内

就是這麼牛逼轟轟的呂克·貝松,從影的20多年來,一直夢想着把一本法國漫畫拍成電影。

在等待特效技術的成熟,和長達7年籌備後,呂克·貝松終于成功把它搬上了大銀幕。

這就是終于确定引進國内,定檔在8月25日的《星際特工:千星之城》。

每秒燒錢18萬!視效大片《星際特工:千星之城》終于引進國内

那麼貝松的這部夢想之作,表現得如何呢?

外國的媒體這樣評價這部電影——呂克·貝松的科幻巨制是一個絢麗的驚喜。

每秒燒錢18萬!視效大片《星際特工:千星之城》終于引進國内

screen crush網站也認為——毫無疑問是呂克·貝松自《第五元素》以來最具想象力的電影。

每秒燒錢18萬!視效大片《星際特工:千星之城》終于引進國内

看了《星際特工:千星之城》的定檔預告片後,直覺的感受有兩個——

恢宏絢麗的千星之城、眼花缭亂的外星物種。

影片故事發生在未來,那時人類發現了如何進行時空旅行。

電影的主人公韋勒瑞恩和洛瑞琳是“時空服務”的特工。

每秒燒錢18萬!視效大片《星際特工:千星之城》終于引進國内

他們像往常一樣執行着星際任務,途中他們發現這次的任務沒有那麼簡單。

每秒燒錢18萬!視效大片《星際特工:千星之城》終于引進國内

不過這一次,讓人期待的不是他們如何執行任務,而是他們在哪執行任務。

韋勒瑞恩和洛瑞琳生活在一座叫阿爾法的空間站,也就是“千星之城”。

每秒燒錢18萬!視效大片《星際特工:千星之城》終于引進國内

在那裡生活着3236個物種,近3000萬人,使用超過了5000種語言,們在這裡和諧共存,共同繁榮。

在定檔的預告片中,就出現了十餘種外星生物...

每秒燒錢18萬!視效大片《星際特工:千星之城》終于引進國内
每秒燒錢18萬!視效大片《星際特工:千星之城》終于引進國内

為了這部電影,呂克·貝松和編劇團隊一起創造了從20世紀到28世紀近700年的星際進化編年史。

每秒燒錢18萬!視效大片《星際特工:千星之城》終于引進國内

他們制定了一套完善的外星生物和平共處的宇宙規則,這座千星之城也就是故事的開始的地方。

每秒燒錢18萬!視效大片《星際特工:千星之城》終于引進國内

這個如此龐大的宇宙科幻構想,難怪有外媒稱“影片前25分鐘應該被裱起來放在盧浮宮裡當成展品”。

貝松十歲起,就愛上法國漫畫《韋勒瑞恩和洛瑞琳》(中文譯名《星際特工》)。

每秒燒錢18萬!視效大片《星際特工:千星之城》終于引進國内

這本原著漫畫曾深刻影響了半個世紀以來,包括《星球大戰》在内的多部科幻電影。

每秒燒錢18萬!視效大片《星際特工:千星之城》終于引進國内

他在大約10年前,買下了《星際特工》的版權,開始創作劇本。

把漫畫《星際特工》拍成電影,在上世紀90年代幾乎是不可能的。

直到在詹姆斯·卡梅隆《阿凡達》帶來技術革新後,呂克·貝松再次開始籌備《星際特工:千星之城》。

每秒燒錢18萬!視效大片《星際特工:千星之城》終于引進國内

為了完成這個夢想之作,呂克·貝松也是下了血本——

電影花費了2.1億美金(約14億人民币)的超高制作費,按129分鐘的片長計算,每一秒的電影畫面都燒掉了18萬元。

還為了打造出這個宏大、史詩級的千星之城,電影的更是制作了2734個特效場景,超過3000種外星生物,特效費就花掉了1.3億美金。

每秒燒錢18萬!視效大片《星際特工:千星之城》終于引進國内

負責本片特效的可不是哪一家公司,而是工業光魔、維塔數位和rodeo fx三大頂級特效公司,這也是他們首次在同一部電影中聯手。

每秒燒錢18萬!視效大片《星際特工:千星之城》終于引進國内

這也使《星際特工:千星之城》,成為了重工業商業巨制的新标杆。

還因為這部電影的特效制作,《阿凡達》的續集制作延期了一年之多。

每秒燒錢18萬!視效大片《星際特工:千星之城》終于引進國内

當年《阿凡達》之是以被譽為這麼多年來最牛逼的科幻片,是因為電影建構了一個全新的世界觀。

還記得《阿凡達》上映的那一年,老四還隻是個孩子。

唯一可以放映的影院票價高達100元人民币,老四沒錢看。

每秒燒錢18萬!視效大片《星際特工:千星之城》終于引進國内

這麼多年之後,終于出現了一個有可能媲美《阿凡達》中的潘多拉星球的宇宙構想。

這就是的呂克·貝松打造的“千星之城”。

每秒燒錢18萬!視效大片《星際特工:千星之城》終于引進國内

而這部《星際特工:千星之城》,昨天定檔8月25日,俨然變成了整個8月最令人期待的電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