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紀靈:一個武力被高估的二流猛将,連華雄都比他強多了

作者:流雲天下

三國前期衆多諸侯中,袁術曾稱雄一時,他實力巅峰時期不要說曹操,甚至連袁紹都不一定有他強,不過和曹操袁紹麾下謀臣猛将衆多不同的是,袁術真正拿得出手的謀臣和猛将并不多,其中名氣較大的猛将隻有紀靈一人。

紀靈:一個武力被高估的二流猛将,連華雄都比他強多了

之是以說紀靈小有名氣,那是因為演義中的紀靈曾和關羽、張飛兩大武力靠前的猛将都交過手,其中和關羽“大戰三十合,不分勝負。”和張飛則是“鬥無十合,張飛大喝一聲,刺紀靈于馬下,敗軍奔走。”那麼三十合戰平關羽,十合被張飛刺于馬下,哪個才是紀靈的真實水準?我們就此分析一下。

紀靈三十回合戰平關羽往往會被用來質疑關羽的武力并沒有那麼強,甚至以此來說明關羽武力不如張飛,其實真實的情況遠非如此,關羽之是以戰平紀靈那是因為當時的情形不容許他幹脆利落地斬殺紀靈,為什麼這麼說?我們大體了解一下此戰的背景。

紀靈:一個武力被高估的二流猛将,連華雄都比他強多了

徐州原本是陶謙的,陶謙臨終前三讓徐州給劉備,然而劉備感覺自己實力不足,于是引狼入室把敗退兖州無處可去的呂布引入徐州為臂助,随着呂布的坐大和袁術的觸角伸入徐州,徐州漸成三足鼎立之勢,同時曹操也在一旁虎視眈眈。

劉備就是在這樣的情形下不得已奉诏讨伐實力遠在他之上的袁術,這場大戰劉備本來就不想打,隻是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劉備不得不從是以隻能消極對待,面對袁術的先鋒大将紀靈劉備自然不會真正出手,隻要把紀靈趕跑就行了,關羽也就自然不會出全力,否則萬一關羽不留神斬殺了紀靈,袁術必定興兵前來,那對劉備來說反而不妙。

紀靈:一個武力被高估的二流猛将,連華雄都比他強多了

是以你才會看到演義裡說:“紀靈大叫少歇,關羽便撥馬回陣。”如此單挑有點兒戲,又不是出戰前高挂免戰牌,紀靈說要歇一歇,關羽居然也二話不說就同意了!可見關羽壓根就沒當回事;即便如此從後面紀靈不敢出戰,隻是派出副将荀正迎戰來看,可見紀靈已經實實在在被關羽打怕了!

紀靈:一個武力被高估的二流猛将,連華雄都比他強多了

再來看張飛為何不到十個回合就刺紀靈于馬下?當然兩者之間的武力差距是主要原因,另外一方面當時的袁術因為稱帝導緻衆叛親離,一敗再敗不得已隻能投靠自己原本看不上的庶兄袁紹,所謂“敗軍之将,何以言勇?”兩軍對壘士氣也相當重要,紀靈十個回合死于張飛之手并不令人意外。

關羽和張飛的武力伯仲之間,不好直接判斷誰更強一點,但是至少可以肯定以紀靈為參照,兩人武力絕無可能差距這麼大?唯一的解釋就是關羽手下留情了,三十回合戰平關羽絕非紀靈的真實武力水準!其實他的真實水準也就關羽和張飛的十合之敵。

紀靈:一個武力被高估的二流猛将,連華雄都比他強多了

沒有了三十回合戰平關羽的光環,紀靈的武力明顯被高估,在演義中他充其量也就是個二流猛将,關羽溫酒斬華雄都要在二十回合以上(從戰況的激烈程度,以及熱酒變溫和華雄斬殺俞涉潘鳳的時間來作對比的話,二十回合以上是個比較保守的估計),由此可見華雄的武力比紀靈強多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