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汜水關前華雄連斬數将,猖狂至極,曹操的猛将們為何還不上?

華雄四連斬,當然猖狂至極!在董卓的西涼鐵騎軍團中,主要将領有李傕、郭汜、張濟、樊稠、徐榮、胡轸等人,但是這些人的主要能力是帶兵。如果不算呂布,那麼華雄絕對是董卓麾下的第一猛将。華雄“身長九尺”,僅次于呂布,與關羽相當。華雄“虎體狼腰,豹頭猿臂”,不僅體型健壯威猛,更兼身手矯健靈活,而且力大無窮,沖擊力較強,是西涼騎兵強勢特征的優質展現。

我們看一下華雄在汜水關的“四連斬”高光記錄。

1.斬殺鮑忠。

在華雄星夜趕往汜水關、駐紮未穩時,就遭到第一波搦戰。諸侯之一的濟北相鮑信,立功心切,讓弟弟鮑忠抄小路倍道而行,搶在先鋒官孫堅之前,直接趕到了汜水關前攻打。華雄帶領數百鐵騎,直沖過來,鮑忠不敢交鋒,急忙退走,“被華雄手起刀落,斬于馬下”。

汜水關前華雄連斬數将,猖狂至極,曹操的猛将們為何還不上?

華雄斬殺鮑忠後,被董卓嘉封為都督。鮑忠這種實力,就是個探路的小炮灰,也是華雄升官的墊腳石。

2.斬殺祖茂。

祖茂使日月雙刀,是孫堅麾下的四大猛将之一,與程普、黃蓋等人的武力較為接近。此時的孫堅,其實還沒有自己的一方領地,而是依附于袁術。孫堅号稱江東猛虎,是董卓最為忌憚之人。袁術同樣非常忌憚孫堅,既怕他羽翼逐漸豐滿,更怕他得了大功而脫離自己的節制。孫堅開往汜水關之後,袁術不發糧草,讓其自滅。

華雄趁孫堅軍中自亂時,連夜截營;孫堅在與華雄鬥了數合後,因軍中失火混亂,不敢戀戰而走。華雄驟馬追趕,孫堅連放兩箭,“皆被華雄躲過”。祖茂為吸引華雄,就将自己頭盔與孫堅頭戴的赤帻交換,讓孫堅脫身。祖茂将赤帻挂在樹上,自己在密林處躲藏;華雄趕到後,向前去取赤帻。祖茂驟馬殺出,突襲華雄,可惜被華雄大喝一聲,“一刀砍于馬下。”

汜水關前華雄連斬數将,猖狂至極,曹操的猛将們為何還不上?

3.斬殺俞涉。

華雄大破孫堅後,耀武揚威。在十八路諸侯聚集汜水關後,華雄挑着孫堅的赤帻,異常嚣張地搦戰。袁紹問,誰敢出戰?袁術帳下的俞涉直接跳了出來,這年輕人也是着急表現,直接拍馬上前。但俞涉實在太嫩了,在華雄面前扛了不到三個回合,就被“一刀砍死。”

汜水關前華雄連斬數将,猖狂至極,曹操的猛将們為何還不上?

這種結果,絕對不是袁術想要看到的,他根本沒想着派人上前單挑;而俞涉根本不懂上司的意圖,在上司有所指令之前,就過去送人頭了,死了還要被上司罵一句蠢材。

4.斬殺潘鳳。

俞涉死後,冀州刺史韓馥站出來說道,“吾有上将潘鳳,可斬華雄!”于是潘鳳手提開山大斧,縱馬而去。可惜去不多時,探子就飛馬趕回來報告,“潘鳳又被華雄斬了。”

汜水關前華雄連斬數将,猖狂至極,曹操的猛将們為何還不上?

華雄在連斬四将後,已經猖狂至極,而此時的十八路諸侯,竟然再也無人敢上,直到關羽站了出來,才将華雄斬殺。

在場的武将,都有誰能斬殺華雄呢?在被華雄斬殺的四将中,鮑忠是三流下将,俞涉是三流偏強,此二人不值一提;祖茂與黃蓋等人差距不大,至少有二流偏強的實力;潘鳳被韓馥稱為冀州上将,其實力絕對不低于張郃(此時還在韓馥帳下),至少是一流水準。華雄能夠反擊并秒殺祖茂、輕松斬殺潘鳳,其實力相當恐怖,絕對有強一流水準。

在場的武将中,關羽、張飛,肯定是能夠憑實力斬殺華雄的。

其實,關羽斬單挑華雄時,如果華雄嚴陣以待、全力以赴,關羽很可能不會在“杯酒尚溫”的短時間内将其斬殺。華雄這個人,是非常狂妄傲慢的,他在董卓面前主動請纓時,就放出狂言說,“吾斬衆諸侯首級,如探囊取物耳”。在大破江東猛虎、連斬諸侯四将後,華雄絕對是躊躇滿志,對諸侯十分看輕。當華雄看到關羽出陣時,對于這個馬弓手,他根本不以為意,但他沒料到的是,對方不僅比他更狂更傲,武力還更勝一籌。關羽按照一貫的作戰風格,很可能是“更不打話”,沖上去就是三刀暴擊,華雄驚慌失措之下,被關羽一刀劈于馬下。

汜水關前華雄連斬數将,猖狂至極,曹操的猛将們為何還不上?

張飛與關羽的武力值完全在伯仲之間,是以他也必能斬殺華雄。除關羽、張飛外,孫堅應該也有實力将華雄殺死,但是被華雄連夜截營後銳氣已堕,而且他看清了袁術等人的醜陋面孔,他已經屬于有力無心,絕對不會再上場了。

汜水關前華雄連斬數将,猖狂至極,曹操的猛将們為何還不上?

其他諸侯中,陶謙、張邈、張超、喬瑁、袁遺、孔伷、鮑信、劉岱、張楊等人,帳下缺乏獨當一面的大将。

河内太守王匡,帳下有大将方悅,但是方悅在虎牢關被呂布五合之内秒殺,根本沒有實力與華雄相抗衡。

韓馥在折了潘鳳後,已經不會也不敢再派屬下去送死了。

西涼馬騰遠道而來,隻是觀望狀态;而此時的馬超,也才十一歲。

公孫瓒的武力值挺強,可以單挑呂布數合,還可以單挑文醜近十合,但他也扛不住華雄的大刀。

汜水關前華雄連斬數将,猖狂至極,曹操的猛将們為何還不上?

北海郡孔融,麾下有大将武安國,善使一對鐵錘,力大無窮。武安國在虎牢關可以抗住呂布十餘合,但是被方天畫戟斬斷了手腕,後來被八路諸侯救了性命。以武安國的實力,應該能夠與華雄一較長短,但是沒有太大把握,最多五五開,若說斬殺華雄,根本不可能。

汜水關前華雄連斬數将,猖狂至極,曹操的猛将們為何還不上?

袁術的頭号戰将紀靈,能夠與華雄一戰,但未必能勝;而且,袁術是否帶來了紀靈,都亦未可知。

袁紹,坐擁顔良、文醜兩位超一流武将,但他卻說,“可惜吾上将顔良、文醜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懼華雄!”由此可見,袁紹也沒有出動自己的主力,他也有自己的小算盤。

排除上述所有人外,就隻剩下曹操了。曹操帶來了自己的所有人馬和所有大将。此時的曹操,屬于革命事業起步階段,隻有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李典、樂進六位猛将。

夏侯惇,可以單挑張遼,戰平;單挑高順,四十餘合後追着暴打;還可以在下邳城門口引誘關羽,邊打邊跑持續二十餘裡(此時夏侯惇已經喪失一目)。夏侯惇單挑最為突出的,還是與呂布大戰十餘合,還曾在大雨中帶兵截住呂布厮殺。

汜水關前華雄連斬數将,猖狂至極,曹操的猛将們為何還不上?

夏侯惇在讨董之戰時期,雙目完好,屬于強一流武将中的佼佼者,是曹營中當仁不讓的頭号戰将,他絕對是有實力斬殺華雄的,但是需要在五十餘合後,甚至要七八十合。

夏侯淵,治兵有方,善于長途奔襲,但是他的武力明顯不如夏侯惇,比如在曹操早期的幾場戰鬥中,夏侯淵很少出陣單挑,基本都是夏侯惇沖在前面。夏侯淵曾經三十合戰平楊任(張魯帳下大将),然後以拖刀計将其斬殺;但他沒有單挑猛将的戰績,隻有在定軍山,措手不及的情況下,被黃忠劈死。

汜水關前華雄連斬數将,猖狂至極,曹操的猛将們為何還不上?

夏侯淵的箭法非常犀利,但是對于能夠在夜間連躲孫堅兩箭的華雄來說,威脅不大。夏侯淵的武力值,最多與張郃接近,能夠與華雄硬剛五十合,但此後的發展就很難說了。如果夏侯淵選擇詐敗,然後以拖刀計背砍,有斬殺華雄的可能性。

曹仁,守城名将,武力值稍差;曹洪,在後期可以抗住體力嚴重受損的馬超四五十合,但已經刀法散亂,而此時的曹洪,還比較年輕稚嫩。樂進,隻能和一流偏弱的臧霸、淩統戰平;李典,隻能在趙雲面前抗住十餘回合。是以,這四人,都扛不住華雄的淩厲攻擊。

通過檢索我們發現,在十八路諸侯數十萬人馬中,除了關羽、張飛、孫堅外,就隻有曹操陣營中的夏侯惇能夠斬殺華雄,夏侯淵有斬殺華雄的可能性。

曹操為何不派大将上前?1.曹操深知“槍打出林鳥”的道理,不會輕易出頭。

鮑信之輩,地位低下,又不自量力,還想搶功,自然會充當炮灰。孫堅雖然一腔熱血,但是被袁術算計後,一敗塗地。公孫瓒、孔融,都有讨賊之心,能夠出人出力,但是公孫瓒後來差點死在呂布手上,孔融折了愛将武安國,以至于後來被管亥圍攻而岌岌可危。韓馥,能夠及時站出來,但也損失了心腹上将潘鳳,他可是冀州之保障;潘鳳死後,袁紹很快就将冀州奪走了。

此時的曹操,實力明顯不如袁氏兄弟、公孫瓒、韓馥等大諸侯,他必須明哲保身,根本不會在華雄嚣張至極時挺身而出。一旦強出頭,如果輸了,則折掉大将,這是不能承受的損失,如果赢了,很可能成為出林鳥,被其他大諸侯視為眼中釘而遭遇或明或暗的打擊。比如關羽,斬了華雄後,袁術竟然命人将其亂棒打出。

汜水關前華雄連斬數将,猖狂至極,曹操的猛将們為何還不上?

2.曹操精明謹慎,他早就看清了以袁紹、袁術為首的盟軍諸侯們,根本不是堅石之盟,而是一盤散沙,大家都在各懷鬼胎。

除了幾位大諸侯外,其餘張邈、喬瑁、袁遺之流的,都是些酒囊飯袋,或者說烏合之衆,他們無兵無将,就是重在參與,并且渾水摸魚撈點實惠。馬騰、曹操,屬于靜觀其變。隻有孫堅、韓馥、孔融比較賣力,反而損失最大。至于袁術,雖然總管糧草,卻以小人之心,行卑鄙龌龊之事。盟主袁紹,不僅沒有帶來顔良、文醜,還在後方搞小動作,在董卓逃走後,他根本不聽曹操的建議去追擊,而是趕回自己的地盤,去偷襲韓馥的冀州去了。

汜水關前華雄連斬數将,猖狂至極,曹操的猛将們為何還不上?

讨董之檄文,雖然是曹操發起的,但是在這種情況下,他是不可能賣力而戰的。曹操需要是的儲存實力,待機而動。

3.諸侯們都被潘鳳之死震懾!

韓馥的實力,在諸侯中,是數一數二的;而袁紹隻是個渤海太守,他能當上盟主,隻是因為四世三公的名望和衆人的擡舉罷了。韓馥稱潘鳳為上将,又信心滿滿地推他上陣,可見潘鳳實力之強。其實,很多網友把潘鳳看扁了,他真的很強的;潘鳳被斬後,諸侯的表現是“衆皆失色”。潘鳳的武力,大家沒有見到,但是潘鳳之死,絕對能給大家的信心帶來重創。

是以,曹操根本不敢讓夏侯兄弟出戰,即便是夏侯惇要挺身而出,曹操也會暗中阻止。這種有可能損失愛将兼兄弟的巨大風險,是曹操萬萬不能承受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