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熊向晖:一封電報差點暴露特工身份,如何化險為夷讓胡宗南相信?

1937年8月,蔣介石被迫同意将在陝北的紅軍改編,稱号應該是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這就是家喻戶曉的“八路軍”,同時意味着承認了共産黨的合法地位。

這也是國共曆史上第二次合作,由于有前車之鑒,周恩來等中共上司人都已對蔣介石存有戒心,是以未雨綢缪,開始在國民黨各派勢力安插情報人員,以防萬一。

這些周恩來稱之為“閑棋冷子”的長期潛伏人員,在此後的抗日和解放戰争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當然,為了不被國民黨高官們識破身份,要派遣的情報人員必須精挑細選,否則任務完不成,還可能丢了性命。

熊向晖:一封電報差點暴露特工身份,如何化險為夷讓胡宗南相信?

胡宗南與熊向晖

周恩來曾經是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對于國民黨内部體系十分了解,是以選拔情報人員時提出了五條标準。

一是對外公開面目不左不右,具有較明顯的愛國熱情。二是腦子靈活,可以随機應變,三是年紀輕,儀表堂堂,四是家世清白,最好是官宦人家,五是知識面廣,見誰都能聊,記性必須好。

按照周恩來的要求,當時的清華大學地下黨組織,經過層層篩選,最終選出了後來被毛主席稱之為“一個人能頂幾個師”的熊向晖。

熊向晖是山東掖縣人,1919年出生時,父親時任掖縣縣長,從小就是學霸,十七歲就考入了清華大學,随後秘密加入了中國共産黨。

抗戰爆發之後,熊向晖根據黨組織的安排,參加了湖南青年戰地服務團,不久後,胡宗南就到戰地服務團的選拔人才,恰好就看中了熊向晖。

那麼,熊向晖是如何取得胡宗南的信任,并且成功打進國民黨内部的呢?

按照通常慣例,那些經過初選後,進入複試的年輕人,都會按照順序依次面見長官,然後聊幾句,考一考他們的臨場反應能力,然後根據他們的表現和長官的評判,在他們的名字上畫圈,越欣賞畫的圈就越多。

熊向晖:一封電報差點暴露特工身份,如何化險為夷讓胡宗南相信?

周恩來

熊向晖也進入了複試,走進去之後,胡宗南就直接問他:“為什麼想着要參加本軍?”

“為了革命!”熊向晖堅定回答道。

胡宗南聽了,不由多看了他幾眼,随即問道:“那為什麼要革命呢?”

“為了驅除鞑虜,如今日寇入侵,抗日就是革命!”

胡宗南:“那要是不抗日呢?”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人人皆有抗戰職責,如果不抗日就是不革命,反對抗戰就是反革命!”熊向晖一副不卑不亢的模樣,立即從容應答。

胡宗南身為軍人,從熊向晖年輕的面孔上仿佛看到了自己年輕時的影子,馬上追問道:“那要是反革命,該怎麼辦?”

熊向晖眼神堅定,隻回複了一個字:“殺!”

這樣的回答完全出乎了胡宗南的意料之外,開始對熊向晖多了幾分關注。

複試結果出來之後,大多數人名字上隻畫一個圈,也有少數人畫兩、三個圈的,隻有在熊向輝名字上,胡宗南特别畫了4個圈,由此可見他對這個年輕人是多麼滿意。

熊向晖:一封電報差點暴露特工身份,如何化險為夷讓胡宗南相信?

青年時期熊向晖

此後,經過多次了解和調查,胡宗南把熊向晖視為自己的心腹,還把他送到了黃埔軍校去學習,期滿後,将熊向晖安排在身邊擔任機要秘書兼任随從副官。

在國民黨高官裡。胡宗南的性格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好相處的,講話比較豪爽,言語很有特點,喜歡激情、有鼓動性、比較霸氣的詞語,就是通常所說的“豪言壯語”,這一點很快也被熊向晖察覺了。

當然,胡宗南如此看重熊向輝,除了才華出衆之外,其為人也極為謹慎小心,機智靈活、處理事情來尤為井井有條,這深得胡宗南的歡心。

有一次,胡宗南隻帶了熊向輝和幾個部下一起外出,沒曾想傳回時天已完全黑了,晚上隻能将就住在一個山村國小裡,待天亮再繼續趕路。

熊向晖就對幾個警衛說:“你們白天在車上警戒辛苦了,晚上還是我來守衛吧,你們休息好了,明天才有精神。”

幾個警衛一聽也有道理,況且這荒郊野外的地方,應該也不太可能出大亂子,也就同意了。

第二天清晨,胡宗南起床後,看到熊向晖蓋着毛毯還在車上睡覺,原本有些生氣,但是聽警衛們說熊向晖在他門外守了一夜後,頓時很感動。

胡宗南回到西安之後,馬上把熊向晖從上尉直接晉升為上尉,對他更加信任和器重了。

熊向晖:一封電報差點暴露特工身份,如何化險為夷讓胡宗南相信?

1943年5月26日,中共中央作出決定,完全同意解散共産國際,此後不再履行大會決議相關所規定的義務。

蔣介石得知這個消息後,果然不出所料,說翻臉就翻臉,認為共産國際解散對中共是一個沉重打擊,決定借此良機對共産黨發難。

于是,經過一段時間的醞釀後,蔣介石專門給胡宗南發去了一封密電,要求盡快制定攻占陝甘甯邊區的計劃,不得有誤!

胡宗南不敢怠慢,當即召開會議讨論具體戰略部署,最後認為要解決中共問題,就必須直接進攻核心區域,由此“閃襲延安”的行動計劃正式達成。

作為胡宗南的機要秘書,熊向晖自然第一時間知道了這個重要情報,迅速通過秘密管道把消息告知了八路軍駐西安辦事處。

随後,延安方面也很快得知了情報,并開始做兩方面的準備,一方面着手準備從抗日前線調回部隊增援,另一方面就是把這個“閃襲延安”的計劃公之于衆,讓國民黨陷入全國輿論之中,進而不敢輕舉妄動,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1943年7月4日,胡宗南正躊躇滿志,到處調兵遣将,準備在7月9号大幹一番之時,意外收到了一封來自朱德的電報。

“道路紛傳,中央欲乘共産國際解散之際,實行“剿共”······此時發動内戰,必至兵連禍結,破壞抗戰團結,陷國家民族于危亡之境。”

熊向晖:一封電報差點暴露特工身份,如何化險為夷讓胡宗南相信?

幼年熊向晖家庭照

朱德的意思很清楚,現在國民黨正密謀進攻,其實我們早知道了,咱們自相殘殺,隻會讓日本人坐收漁利,奉勸閣下三思而後行。

這件事極為保密,為了防止延安方面察覺,胡宗南準備讓部隊戰前兩天才進入作戰區域,但是朱德竟然就知道了,不由讓胡宗南覺得有些匪夷所思。

這其實也意味着身邊有奸細,肯定是有人洩了密,那到底是誰呢?

胡宗南立即把目光轉向了内部,尤其是自己的機要秘書熊向晖。

面對懷疑,熊向晖早已預感到這封電報可能會帶來的危險,心裡也是非常忐忑不安,不過表面上看還是一如往常般鎮定。

果然,胡宗南立即了召開緊急會議,直接發問:“你們之中到底誰是共産黨?這個情報究竟是誰洩露的?”

好在此時熊向輝已有應對的心理準備,他鎮定自若站了出來建議胡宗南查明洩密原因,并依據朱德的電報幫胡宗南進一步分析洩密的可能途徑,以此誤導胡宗南的判斷。

熊向晖:一封電報差點暴露特工身份,如何化險為夷讓胡宗南相信?

熊向晖夫妻照

“從朱德電報看,可能是由于部隊運輸彈藥而暴露企圖,但也可能是有人洩密或者是有共産黨,這種問題必須查清楚。”熊向晖這樣說道。

胡宗南看了看熊向晖,問道:“你覺得該看怎麼查呢?”

“這裡所有人知道這一機密的人,包括我在内。”熊向晖用手指了指自己,繼續說道:“咱們都有嫌疑,我建議立刻開始秘密調查,将西安和參戰部隊知道這機密的人列出名單,一個個查,但千萬不要聲張,讓洩密的人畏罪潛逃了。”,

此時,胡宗南根本不知道真正的洩密者就是眼前的熊向晖!由于他的建議比較中肯,也就予以采納了,讓手下立刻徹查洩密問題。

熊向晖也是迫于無奈,才出了這一招險棋,同時也是賭胡宗南對自己的信任,其實心裡已經作好了最壞的打算。

還好,熊向晖最後賭赢了,在調查期間,查到胡宗南一個屬下曾經自作聰明地給毛澤東發了一封電報,試圖“勸降”,因而被認定其有“通共”嫌疑,立即遭到逮捕,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炮灰”。

自此,胡宗南更是對熊向晖沒有絲毫的懷疑,得以繼續留在身邊潛伏下來,還讓他參加了此後“到底是否還要閃襲延安”的進階秘密會議。

那麼,中共為什麼不顧熊向晖的生命危險而出此計策呢?

正如前文提到的那樣,此時延安兵力不過4萬人,大部分都在抗日前線,畢竟山高水長,想要立刻回援,多少有些鞭長莫及。

熊向晖:一封電報差點暴露特工身份,如何化險為夷讓胡宗南相信?

熊向晖家庭照

是以,面對将要發動進攻的國民黨四十萬大軍,無奈之下隻能采取類似“空城計”的險招,出奇不意,率先将你一軍,發去電報告訴敵方,你們的陰謀早知道了,千萬别耍花樣,我們早有防備,小心偷雞不成蝕把米,奉勸你們不要亂來。

然後,利用報紙等宣傳途徑向全國公開揭露國民黨的企圖,借此團結廣大的抗日力量,聲讨反動派破壞團結、搞内戰的罪行。

果然,胡宗南随後召集參謀長等有關人員開會時,商讨是否繼續實施作戰計劃,經過研究後,一緻認為由于作戰計劃現已失去了突襲條件,決定停止進攻,并報請蔣介石準許。

抗戰勝利後,胡宗南為了培養人才,以圖自己日後事業,決定派遣一批青年軍官去美國留學,而熊向晖的名字也赫然在列!

不過,當時熊向晖卻想放棄這個很多人都求之不得的機會,當時恰逢國共談判進行之時,熊向晖找機會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周恩來,表示不想去美國留學,因為全面内戰就要開始,胡宗南遲早會進攻,他覺得留在胡宗南身邊還能繼續發揮作用。

但是周恩來深謀遠慮,他對熊向晖說:“如果你不去,反而可能引起胡宗南的懷疑,因為這是很多人都想得到的機會。”

周恩來沉默了一會,繼續分析道:“目前我們對美國了解不多,以後同美國打交道缺少經驗,胡宗南代我們培養你,還是對我們有利的。”

熊向晖聽完,決定服從組織安排,此去也不知道何時才能回來,遂決定利用去美國之前的閑暇時間與相戀多年的未婚妻完婚。

不久後,熊向晖的婚禮如期舉行,可謂是盛況空前,由蔣經國為新人證婚,胡宗南親自上台緻賀詞,由此可見熊向晖潛伏多麼成功。

但是,熊向晖與妻子赴杭州度蜜月遊玩期間,突然保密局的人員卻找上了他。

熊向晖:一封電報差點暴露特工身份,如何化險為夷讓胡宗南相信?

胡宗南

面對兩個特務的詢問,熊向晖的第一感覺就是自己的身份已經暴露了,但是多年潛伏的經驗讓他很快鎮定下來,讓妻子先行回上海,并且告訴說如果自己五天之内沒有資訊,說明已經被國民黨逮捕入獄了。

見到胡宗南後,熊向晖心裡的一塊石頭才落了地,原來是虛驚一場,因為胡宗南告訴他準備攻打延安,現在和他一起去見蔣委員長。

途中,胡宗南還交給熊向晖一個公文包,裡面是兩份絕密檔案,并告訴他去美國留學的事情可能要暫時緩一緩了。

這兩份檔案可不得了,一份是蔣介石已經準許的國民黨軍攻略延安的方案,另一份是國軍在陝北兵力部署情況,胡宗南要他根據檔案畫一份草圖,友善以後檢視。

曆史總是會出現一些戲劇性的變化,但是大多數都來自生活。原本熊向晖已經準備去美國了,誰知道胡宗南會鬼使神差地把他召回來。

而熊向晖也正好利用這個送上門來的機會,寫下了他情報生涯中最濃墨重彩的一筆!

胡宗南為了事情絕對保密,決定帶部隊集結完畢以後,再下達作戰指令的作戰計劃,隻是他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最信任的機要秘書早已憑借個人的超強記憶,把這份絕密作戰方案全部記下,然後通過情報人員報告到了延安。

1947年3月13日,胡宗南率軍十四萬人氣勢洶洶地撲向了陝甘甯邊區,随後一鼓作氣“拿”下了延安,因為西北野戰部隊早已完成了掩護中央機關,以及人民解放軍總部撤離延安的任務。

3月19日上午,胡宗南部隊占領延安,雖然已經是一座空城,但是胡宗南仍然覺得非常了不起,随後就立即向蔣介石邀功,并舉行了随軍記者招待會。

對此,蔣介石深信不疑,好好誇贊胡宗南了一番,并認為“這是前所未有的勝利。”可是,現在延安連個人影都沒有,這些記者們該怎麼應付呢?

為了以假亂真,造成更多敵軍被擊斃的假象,胡宗南指令部下開始造一些假墳,立許多的真碑,以此來糊弄那些新聞記者。

熊向晖:一封電報差點暴露特工身份,如何化險為夷讓胡宗南相信?

毛主席撤離延安

同時,為了有更逼真的效果,從國民黨部隊裡選調了幾百名官兵,穿上雜色服裝,冒充被抓到的俘虜,有的還負責扮演傷員,臉上纏着紗布,塗點雞鴨血,躺在病床上一動不動····經過幾天訓練後,既然模仿得惟妙惟肖。

但是,當時我黨的方針就是要誘敵深入,達到牽制和逐批殲滅國民黨軍的主力的目的,因為隻有大量殲滅他們的有生力量,才能逐漸改變敵我力量懸殊的形勢。

從戰略上來講,國民黨軍每攻占一個地方,就不得不派遣一部軍隊來維持秩序,是以它的部隊就要不斷地被分散,向前方推進的兵力就越來越少,而我們就可以抓住戰機大量殲擊。

當然,有熊向晖這樣的幕後英雄提供情報,也是極其關鍵的原因之一。

進攻延安之前,國民黨就從美國引進了一種先進的無線裝置,隻要中共方面大功率的電台收發,就能立即鎖定行蹤,這無疑對中共中央總部來說,是極具殺傷力的一招。

當時,周恩來還在利用電台和在新華社發表文章,與胡宗南打心理戰,這個無線裝置通過連續監測,發現我解放區陝西無線電最多,由此判定我黨中央仍在行進。

這些新情況極其重要,直接關系到黨中央的安危,但是熊向晖此時身在洛川,不能去西安傳遞給情報人員。

由于形勢危急,為此熊向晖不惜違反指令,把情報全部寫在一封信裡,然後交給了聯絡的機要交通員王石堅,并讓他到西安送給專門向延安發送情報的同志。

這樣做有很大的風險,中間任何一個環節如果出了問題都可能會暴露,由于情況緊急,為了黨中央的安全,熊向晖不得不冒險采取這個危險。

幸虧,最後這份情報送到了周恩來手裡,得悉這一重要情況非常重視,立即根據熊向晖提供的敵人偵測裝置的功能特點,采取了相應對策措施,同時下令中共中央電台停止工作三天,以此躲避國民黨無線裝置的追蹤。

熊向晖:一封電報差點暴露特工身份,如何化險為夷讓胡宗南相信?

熊向晖留學照

胡宗南進入延安後,就帶着熊向晖四處走動,在先遣人員引導下,先後仔細檢視毛澤東、周恩來等人的住處,一路走走停停,他居然看得很細。

最後,随從在棗園毛澤東住過的窯洞裡,發現了一張字條,就遞給了胡宗南,打開一開,隻見上面寫着:“胡宗南到延安,騎虎難下,進不能進,退又不能退,奈何,奈何!”

胡宗南不由哈哈大笑,這也是他的個人習慣,要是符合心意或者道出他心病的,都會借笑聲來掩飾自己的情緒或者尴尬的氣氛。

不過,很快胡宗南笑不出來了,因為他的精銳部隊整31旅當天就被我解放軍全部殲滅,正如紙條上所言,進退兩難,手下許多名将都被俘虜或者命喪當場,自己部隊反而損失慘重。

1947年5月20日,眼看大勢已去,胡宗南知道已經無力回天,決定讓熊向輝啟程赴美留學,對熊向晖說:“這裡已經沒有什麼事,你還是去美國吧,明天一早就走。”

臨行前,熊向晖前往胡宗南的官邸,跟他握手告别。此時胡宗南早已沒有了往日的風采,整個人精神已經被徹底被打垮了,隻是草草囑咐了熊向晖幾句,兩人就此分别了。

熊向晖在圓滿地完成了黨組織賦予他的任務之後,然後全身而退,并此後踏上了前往美國的客輪。

可是到美國沒多久,熊向晖就在報紙上看到了自己在西安聯絡人王石堅被捕的消息,而他中國共産黨的身份也随之暴露。

胡宗南這才知道自己的心腹親信,居然是一個共産黨,不由氣得臉色鐵青,半天沒有緩過勁來,但是對遠在大洋彼岸的熊向晖已經沒有任何辦法。

但是,胡宗南也不敢聲張,一旦這事被蔣介石知道,肯定非治罪不可,因而為了逃避責任,胡宗南也隻能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默默把這件事隐瞞了下來,除了中止熊向晖的留學費用外,并沒有加以深究。

熊向晖:一封電報差點暴露特工身份,如何化險為夷讓胡宗南相信?

晚年熊向晖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熊向晖在美國取得了碩士學位,然後回到了祖國,跟随周恩來總理開始了他長達二十多年的外交生涯。

11月6日,周恩來在中南海宴請張自忠、邵力子等國民黨當局派來的和談代表,熊向晖也被邀請出席。

“這不是熊老弟嗎?你也起義了。”衆人看到熊向晖後,有人這樣打招呼說道。

周恩來随後揭開了謎底說:“他不是起義,是歸隊。早在36年熊向晖就已入黨,并安排在胡宗南身邊工作。”

衆人很驚訝,頗有感觸說:“怪不得胡宗南總是打敗仗,真是想不到啊。”

但是,晚年熊向晖接受采訪時,對于胡宗南還是比較肯定的,認為這位老長官在蔣介石的手下還是比較出色的,抗日戰争中也打了很多硬仗。

畢竟,兩人在一起共同相處長達十幾年,一起南征北戰,互相還是比較了解,也有一定的感情,應該是亦敵、亦友、亦師那種關系吧。

值得一提到是,胡宗南後來即使知道熊向晖是“間諜”了,但是并沒有對他身在國内的家人問責,從這一點來看,胡宗南為人确實不錯。

2005年,熊向晖在北京因病溘然長逝,享年86歲,一代傳奇紅色特工就此走完了人生的全部旅程,但是他的經曆将永遠在曆史上熠熠生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