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龔睿那辭去益陽市招商局副局長之職創業

作者:日常惡魔
龔睿那辭去益陽市招商局副局長之職創業
龔睿那辭去益陽市招商局副局長之職創業

紅網長沙6月14日訊(潇湘晨報記者 向群 實習生 楊娟)“歲月怎麼啦?我的寶貝們快快長,趁那姐還沒那麼快老。要不然就慢慢長,讓那姐多陪陪你們吧!”6月11日傍晚,坐在從深圳傳回長沙的高鐵上,龔睿那發了這樣一條朋友圈。

自2015年8月辭職離開益陽市招商局副局長職位至今,這位前羽毛球世界冠軍已習慣了從長沙到深圳再到香港,然後再傳回長沙的行程。她今年開始在長沙創業,現在隻要有空,幾乎每周都會經曆這樣的行程,“因為我的兩個孩子都在香港上學,他們想媽媽,我也離不開他們……”

從前世界冠軍到招商局副局長,如今,她又多了一個身份——創業者,對于這一角色的轉變,這位母親比自己想象中還要适應。下一步,她想讓孩子們跟長沙的孩子一樣,“每天吃到媽媽做的早餐”。

益陽最年輕的處級幹部

“那那,你局長當得好好的,怎麼辭職了?”“那那,看到你現在生活得蠻好的,看來(辭職的)選擇也沒錯。”

盡管從去年辭職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差不多9個月,但隻要是碰到龔睿那,朋友們總離不開前面這句話。而看到現在的龔睿那狀态不錯,便有了第二句。

選擇辭職,龔睿那考慮了很久,“當時我在益陽幹了好幾年,越來越感覺生活中缺少了些什麼,後來我發現,是孩子們想我,而我也想他們,就産生了辭職的念頭。跟先生一商量,他也挺支援的,于是就向組織遞交了(辭職)報告……”

作為羽毛球世界冠軍、中國羽毛球女隊的一号女單,龔睿那2005年退役後的第二年,就回到她的出生地——湖南益陽出任體育局副局長(副處級)。其間曾在益陽市赫山區區政府挂職分管招商引資兩年,後來又任職益陽市招商局副局長,“這段經曆對我的鍛煉更大,認識了一些新人、新事,更了解經濟行業。”龔睿那說。

龔睿那負責承辦當年羽毛球世界杯時的招商,以及為益陽羽毛球學校尋找贊助,“她為推動益陽羽毛球運動以及為當地招商引資出了不少力。”與她共過事的一些益陽體育界人士介紹。對此,龔睿那也笑着自嘲:“雖然這是運動員時的事情了,但‘名人效應’總歸還是有那麼一些的。”

2012年倫敦奧運會後,龔睿那出任益陽市招商局副局長。那一年,龔睿那才30歲出頭,也是益陽當時最年輕的處級幹部。

“那那的個人能力很強,為人也特别謙虛好學。現在她辭職了,我們都很尊重她的選擇,但還是感覺挺遺憾的。”談到龔睿那的辭職,現任省體育局副局長的前奧運冠軍熊倪說。

“創業嗆了水,但還快樂地活着……”

辭職後,龔睿那在香港的家裡與孩子們“摸爬滾打”了半年,她跟先生商量,準備帶孩子們來長沙生活。

她決定先回長沙“探探水”。沒想到,創業初期就“嗆了一些水”。“幸運的是,我還快樂地活着……”說這話時,龔睿那滿臉笑容,已經看不到當時的沮喪。

“嗆水”是在今年剛過完年後,龔睿那和幾個朋友嘗試創辦了一項羽毛球業餘比賽。比賽辦了下來,但從籌劃、招商到最終執行,必須事無巨細親力親為,“簡直要把人累死。幸好是運動員出身,有一顆大心髒,否則還真受不了……”回憶起這次試水,龔睿那如今已坦然。“過去看别人承辦一項賽事,好像挺容易的,但沒想到自己去弄,真的特别難。就在自己困惑、迷茫的時候,一些朋友告訴我,其實作在創業是‘職業的人做職業的事’,我一下子好像醒悟過來了。”

在這之後,龔睿那摸清了方向——依然是最熟悉的羽毛球,項目叫“睿那體育”,“也就是希望通過羽毛球這根紐帶,幫助身邊的朋友們建立緊密的親子關系,同時為提升國民身體素質打造一種羽毛球運動生活理念。”龔睿那說。

“看,這些孩子現在都是我的學生。”6月13日下午,長沙市育才國小羽毛球館,龔睿那手把手教完孩子們練習後撤步後,向記者介紹。

如今,她的“睿那體育”已經啟動,投入100萬,并與長沙市的部分學校進行合作,“把羽毛球學校打造成為‘長沙市羽毛球後備人才基地’,一方面培養孩子們打羽毛球的愛好,鍛煉身體,也希望力争通過三五年的努力,能為國家培養一些羽毛球人才。”現在,她的頭銜已經變為孩子們口裡的“龔老師”。

“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現在你很難發現那那身上作為世界冠軍時的殺氣……”與朋友們聊到龔睿那,這是他們眼裡的她最直接的改變。

即将年滿9歲的女兒和7歲的兒子,是龔睿那最願意談及的話題,她的朋友圈也經常會有孩子們的身影。“孩子們小的時候,成天忙于工作,沒有時間陪伴他們,但随着他們慢慢長大,特别是去年兒子從幼稚園畢業時,我感受到作為一位母親在孩子們成長過程中缺失的遺憾……”說到這裡,龔睿那停頓了許久。

“還好,我選擇了辭職,孩子們當時就特别高興。”龔睿那說。兒子還不到兩歲時,她曾帶他打過省運會(2010年湘潭省運會),他“特别喜歡”。而她的女兒也一直進行羽毛球訓練。“你看,這是我跟我女兒這兩年參加一個香港羽毛球親子組比賽的獎杯,那可比我自己當年拿到的世界冠軍還珍貴……”

龔睿那從手機中翻出這張照片。女兒目前在香港一所國小上三年級,去年母女倆參加這個比賽(第十三屆中銀香港親子樂funfun羽毛球雙打比賽初級母女組)時,拿的是亞軍。今年,母女倆拿到了冠軍。

“可不得了,她的獎杯在家裡擺放位置很重要,我的(世界冠軍)獎杯和金牌就隻能靠邊了……”說起孩子的故事,龔睿那的眼睛亮了起來。

長沙的工作才剛剛起步,但龔睿那已跟孩子們商量好了,等他們結束這個學年的學習後就轉學回長沙,她也不必每周跑香港了。“下半年,女兒就該上四年級了,兒子也要上二年級。我會讓他們跟長沙的孩子們一樣,每天吃媽媽做的早餐,每天坐媽媽的車去學校,每個學期讓媽媽去參加他們學校的家長會……”龔睿那說。

奔波在長沙和香港間的母親

對話龔睿那

潇湘晨報:三種身份(副局長、體育明星、創業者),你更喜歡哪個?

龔睿那:我都喜歡。當然現在我更喜歡後者,畢竟能有更多的時間和我的孩子們在一起。

潇湘晨報:作為前副局長和世界冠軍,你認為這樣的身份現在對你的創業有什麼幫助?

龔睿那:幫助挺大的。像我之前在國家隊的隊友們都非常支援我。包括陶菲克(印尼羽毛球選手,雅典奧運會男單冠軍),在聽說我自主創業後,都告訴我,“隻要有需要,一定來幫忙”。當然,更多的是大家認可我之前所做的一些事情,是以我們也很快就與一些學校和機關達成了合作意向。

潇湘晨報:你在長沙創辦了羽毛球學校,那你的兩個孩子将來回來後會去訓練嗎?

龔睿那:當然呀。不過他們打球隻是業餘愛好,并不一定要走專業這條路。我發現羽毛球真的可以讓孩子們變得健康,特别是非常親近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