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豆瓣日記: 20支有溫度的香——我的秋冬香水

<b>本文作者“微風夜貓子”,歡迎去豆瓣app關注ta。</b>

豆瓣日記: 20支有溫度的香——我的秋冬香水

不要嫌棄我随便搞搞的頂圖好嗎=''=

雖然我真的覺得自己香評寫得挺水的,但還是寫了秋冬香水,如果安然活到來年春天,那麼大概春季的花香也會寫一寫罷。香水,在我看來是非常有季節性的,尤其是秋冬的香水,夏天是萬萬不能用的。我自己的習慣是這樣,秋天喜歡漿果和桂花(或者其他白花),冬天喜歡琥珀和香辛料。一年四季都喜歡的茶香,在秋天會有一種更惬意的感覺。大概是暖意。木質的話,夏季裡跟柑橘系和諧相處,到了秋冬就跟東方綁定起來,這就是種寒冷季節裡的饋贈,辛辣,厚重的香料都變得很讨喜。還有冬季的美食調,不同于夏果秋實,冬天一直都是個剛出爐的甜品香氣撲鼻的季節。

這次會提到的香水,依然隻是我自己買了正裝,或者手邊有試管的,總之都是用過的。不能算是推薦,是以标題寫的是“我的秋冬香水”。友鄰們如果遇到正好長草的,随便看看就好。

menu(具體香評的時候就不按牌子來分了):

sergr lutens

nuit de cellophane 琉璃紙之夜(2009)

le fille de berlin 柏林少女(2013)

bapteme du feu 火之洗禮(2016)

five o'clock au gingembre 五時姜茶(2008)

un bois vanllie香子蘭木(2003)

cedre 雪松(2005)

hermes

hermessence osmanthe yunnan 聞香系列 雲南丹桂(2005)

terre d'hermes 大地(2006)

eau des merveilles 橘彩星光(2004)

jo malone

english oak &amp;amp; hazelnut 英國橡樹與榛果(2017)

english oak &amp;amp; radcurrant 英國橡樹與紅醋栗(2017)

l'artisan parfumeur

mure et musc extreme 黑莓缪斯極緻版(1993)

fou d ' absinthe 狂戀苦艾(2006)

32 venenum 32号毒素(2016)

le labo

santal 33 檀香木33(2011)

the noir 29 紅茶29(2015)

the different company —— osmanthus 桂花(2000)

montale —— chocolate greedy 貪吃巧克力(2007)

bvlgari —— eau parfumee au the bleu 藍茶古龍(2015)

mirko buffini firenze —— haiku 俳句(2014)

其他兩個寫過的牌子:

jo malone —— blackberry&amp; bay (黑莓與月桂葉) , english pear &amp; freesia (英國梨與小蒼蘭) , mimosa &amp; cardamom (含羞草與小豆蔻) , pomegranate noir (黑石榴) , dark amber &amp; ginger lily ( 黑琥珀與姜百合,黑瓶) ,祖瑪珑頂着小清新的帽子這麼久,其實包括這次新出的英國橡樹系列,适合秋冬的香真的很多……

penhaligon's —— sartorial(裁縫), malabah(馬拉巴赫),artemisia(緻命溫柔),opus1870(詠序曲1870)尤其想推薦詠序曲1870,喝過酒一般的溫暖。

◆┈┈┈┈┈┈┈┈┈◆┈┈┈┈┈┈┈┈┈◆┈┈┈┈┈┈┈┈┈

還是一模一樣的注意事項:

1,不會分析香料(因為鼻子隻認得那麼幾種)!評價超級主觀!

2,試香大多手腕試香…要看相性的嘛。皮膚跟織物的留香時長不一樣,織物上留的久一些。

3,鼻子都是自己的,大家的鼻子都不一樣!

4,參考香評最重要的是,看寫它的人的喜好跟自己是不是一挂。跟護膚品一樣的,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5,對于“我适合什麼香水呢?”這個問題,如果不考慮使用香水的場合,它有一個統一答案:自己喜歡。

豆瓣日記: 20支有溫度的香——我的秋冬香水

關鍵詞:花香果香調,木質調,茶

豆瓣日記: 20支有溫度的香——我的秋冬香水

nuit de cellophane 琉璃紙之夜(2009),花香調

香氣成分:橘子,桂花,茉莉,綠葉,果香,康乃馨,百合,麝香,杏仁,木質,蜂蜜

琉璃紙之夜,一般譯名八月夜桂花,其實看海報就知道還是前者更貼切一些。日本官網的導語是這樣寫的“夜色漸漸鋪展開來,閃爍的繁星和地面間充盈着甜美而透明的芬芳。優美的夜行性昆蟲前來詢問‘這位姑娘,能請你幫我把這一帶的空氣都包起來嗎?’‘是要送給什麼人的禮物嗎?’‘嗯送給你的。’”馬拉喀什八月的夜晚,調香師感受到的空氣裡透明的香氣,這是琉璃紙之夜的靈感來源。

作為一支蘆丹氏,琉璃紙之夜身上卻完全沒有其品牌常有的“重口”的标簽。反而透明,甜美則是非常适合它的評價。甜糯的白花花束的團團香氣被果香浸透,開篇非常甜。白花們調和在一起的時候其實挺難厘清誰是誰的,非得細細聞了分别對比才好分得出來。這别名八月夜桂花的香,桂花的存在感卻遠不及茉莉與百合,或者說,它是遊離在其他白花之上的。通常這樣大面積的白花聚集在一起,對我來說是很容易暈香的,但這支并沒有,也許是它的“透明感”将花香中的吲哚打薄了。又或者是蜂蜜與果香的調劑,仿佛裝的是一瓶花蜜,可口得很。

靈感雖然是八月的空氣,但我覺得琉璃紙之夜并不是一支适合夏天的香,還是稍涼的空氣才會被這花香妝點得更為美妙。

豆瓣日記: 20支有溫度的香——我的秋冬香水

hermessence osmanthe yunnan 聞香系列 雲南丹桂(2005),花香果香調

前調:橙子,茶葉

中調:桂花,小蒼蘭

後調:皮革,杏

用一個詞來形容雲南丹桂的話,我覺得是古樸。 它剛噴出來的時候有種打開了一個裝滿茶葉的老木盒子的味道,但很快愛馬仕一貫的柑橘就會湧上來,“舊”的感覺一掃而空,直接進入到中後調裡滇紅茶有些煙熏氣息的沉靜。雖然叫雲南丹桂,但它的茶香遠大于桂花,都說是寫意桂花,我也覺得其實比起寫實桂花,這種意境更适合香水。不過,它的桂花也是有的,後調的杏把桂花的甜度稍稍提了一些出來,沒有蓋過茶香的程度,隻是用桂花的水汽把茶葉烹成了一盞桂花茶。到了後調,好似茶涼,花香和杏從皮膚上升騰起來,用一絲絲甜做了一個美好的收尾。

雲南丹桂是我目前最喜歡的一支香,它的意境非常空靈,會讓人聯想到水墨畫。在它這裡追求“滿城金桂飄香”會是個錯誤的選擇,但如果尋找一支缥缈仙氣的香,選它就沒錯了。

我把它留在秋季而不是夏季來寫,是因為有些人說的“明顯水氣”我并沒有感覺到。它在我這裡是相對幹燥的茶,噴在毛衣上時散發出來的香味美不勝收。

豆瓣日記: 20支有溫度的香——我的秋冬香水

terre d'hermes 大地(2006),辛辣木質調

前調:橙子,葡萄柚

中調:胡椒,天竺葵

後調:廣藿香,雪松,香根草,安息香脂

愛馬仕當家男友香,沉穩溫暖是常歸給大地的形容詞。

開篇香根草和雪松的味道很清楚,模拟的是一種礦石的味道。中後調迅速轉暖後甜橙的氣息就明朗起來了。“辛辣”提供的是一種熱度,像裝過酒的木桶會散發出的那種醉人香氣,使人能夠感受到從體内湧起的暖意。從中後調來看,大地真的很适合男香女穿,但它的甜和女香中常有的清甜和甜膩又不太一樣,像甜酒入喉後回甘的感覺。主調裡的廣藿香在我這裡不是很明顯,雪松的辨識度更高,感覺但凡有雪松元素的香水,都會有那麼一點“甜”。随後時間慢慢推移,“木”的幹淨氣質又顯現出來,也怪不得那麼多的女孩子聞着大地就心動了。

很治愈的一支香,在秋冬季節裡噴在大衣上,聞到的人和穿的人都會覺得很溫暖安心吧。

豆瓣日記: 20支有溫度的香——我的秋冬香水

osmanthus 桂花(2000),花香調

前調:橘子,香檸檬,綠葉

中調:桂花,茉莉,老鹳草

後調:麝香,玫瑰

桂花可能是别樣公司最出名的一支香了吧,調香師是雲南丹桂同款jce。雲南丹桂裡沒有的“桂”大概都放在這支裡了。相對寫意的雲南丹桂,别樣公司的這支桂花可以算是寫實了,畢竟号稱每250ml香水裡就用掉了20kg的桂花。

這支香,我從頭到尾都能聞到“桂花”,我之是以打引号,是因為隻專注桂花的話,這款香過于清甜,與秋季金桂飄香的那種濃郁粉糯的香氣還是有不小的出入。能把桂花那種醇厚而不甜膩的香氣表現出來的香水,目前為止還沒聞到過。高還原的桂花,可能真的是東方人特有的執着。回來再看這支香,柑橘淡桂花開頭,之後就是無盡的皂感淡桂花。而且柑橘桂花其實并不美好,恍然中有點點工業氣息在。中後調茉莉與玫瑰的加入,讓它聞起來清甜之外另加了柔美,美過前調。如果不執著與還原度非常高的桂花,這瓶香水還是非常清新好聞的。而且因為其明顯的皂感,是以性别感并不強,夏天用也會很舒服。留香普通。

最後說一句,别樣公司的香水瓶可真難看啊……

豆瓣日記: 20支有溫度的香——我的秋冬香水

santal 33 檀香木33(2011),木質馥奇香調

香味成分:檀香木,雪松,小豆蔻,紫羅蘭,紙莎草,皮革,琥珀,鸢尾花

le labo人氣no.1的檀香木,真的是無比沉靜的一支香。和紅茶29一樣,都足以我對這個牌子産生好感。這支檀香木質感非常好,與美食調裡的檀木不同,沒有常見的奶甜,而是一支清苦的檀香。開篇是小豆蔻的微辛,随後雪松和紫羅蘭的木質香就升騰起來,随後帶出的是優質皮革的特别香味,這個過程就足夠美好了。篇尾的鸢尾又為它增加了粉感,清透的香氣就變成了霧,又像是香火的煙,非常缥缈。

檀香與焚香不同,雖然都有肅穆感,但是在我看來比起焚香的冰冷禁欲,檀香更有一種随緣的自在。le labo的檀香木中檀香的部分,就有那種寺院的清靜感。但因為明顯的皮革,使得它又沒有太多佛性,更像是歐洲的古書店或者老圖書館裡,皮質封面的舊書的味道。

豆瓣日記: 20支有溫度的香——我的秋冬香水

english oak &amp; hazelnut 英國橡樹與榛果(2017),木質香調 ;english oak &amp; radcurrant 英國橡

前調:榛子

中調:雪松

後調:橡樹

今秋新出的正常線其中的一支,非常有氣質的木質香。可能是體質的問題,大多數木質香水在我身上總會執拗變甜,該有的幹淨清爽總是很難找到。但是這支橡木就沒有,在試香紙上的味道和我皮膚上幾乎一樣。最明顯的是一種幹燥的柴火味,特别幹淨。開篇是青榛子,似乎還有些葡萄柚的味道,撲鼻而來的綠意之後湧現出來的是雪松幹燥且略略辛辣的味道,待到雪松沉靜下來以後,烘焙過的橡木的芳香就明顯起來。

英國橡樹與榛果表現出來的是秋天的森林,還未到碩果累累的時候。

官方推薦疊香: 暖調+烏木與香檸檬 ;清新+藍色風鈴草

個人常用疊香:官方推薦暖調,祖瑪珑最帥氣的兩款香疊在一起,簡直應俊得找不到形容詞。疊加黑莓與月桂葉,增加一點水果的甘甜,夏末秋初這種季節感的完美呈現。

前調:紅醋栗

中調:玫瑰

今年新出的正常線的另一支,歸在果香,我今年秋天開始以後一直在用。雖然官方前調是紅醋栗,中調玫瑰,後調橡木。但是我聞起來居然是木質開頭,轉花香再轉果香的。主調的橡木存在感非常強。這個氣味三段跳一分鐘之内就能聞的出來,整個過程很迅速,烘焙過的橡木裡開出大把玫瑰,然後花瓣散掉結出漿果…像那種加快播放速度的植物的一年,是以雖然是秋季上的款,但是感覺瓶子裡裝了四季。

至于它主要的香味,可能因為難得的從前調開始就能聞到木,香氣三段跳起後又被主調橡木壓下來,然後就是綿長安靜的香。有一點點像diptyque的水中影的後調。紅醋栗和黑莓那款相性非常好,可能是裡面的“酸”,我對這種果酸是愛的,是以如果不喜歡黑莓與月桂葉的“酸”的話,也許對這支也愛不太起來。

官方推薦疊香:暖調+黑琥珀與姜百合;清新+黑莓與月桂葉

個人常用疊香:單用或者官方推薦清新,兩種果香,非常和諧。

豆瓣日記: 20支有溫度的香——我的秋冬香水

eau parfumee au the bleu 藍茶古龍(2015)馥奇香調

前調:薰衣草,紫蘇

中調:紫羅蘭,茶葉

後調:鸢尾花,麝香

我聽人說過藍茶古龍聞起來像海帶…确實紫蘇的味道混合中調開始的鹽味,是有海洋的感覺沒錯。但是海帶…不不不才不是什麼海帶。藍茶古龍比起同系列的綠茶白茶紅茶黑茶,好像确實不夠有人氣,但是整個系列聞起來我最喜歡還是這瓶。是很特别的香。

前調薰衣草加上紫蘇渲染出平靜的氣氛,紫羅蘭又有木質香的感覺,加之茶香也是從中調才能聞得清楚,于是中調開始藍茶古龍的味道就非常美了。烏龍茶,尤其是黑烏龍茶喝起來總有一縷類似“煙熏”的味道,是以非常好辨認。在這瓶藍茶古龍裡我聞得到烏龍茶。後調裡鸢尾特有的粉感混進來後,香氣就變得非常細膩,擴散在空氣裡會營造出一種安甯淡泊的感覺。

需要注意的地方是,這杯茶裡有水汽,大概是海洋氣息的緣故。喜歡海洋,茶,鸢尾這些元素的大可試試。留香優秀,七個小時以上不是問題。我歸在秋季香氛裡是因為茶香用在毛衣上真的很好聞,但是天再冷些可能就不合适,海風還是有點涼的。

豆瓣日記: 20支有溫度的香——我的秋冬香水

mure et musc extreme 黑莓缪斯極緻版(1993),花香果香調

前調:香檸檬,黑加侖花蕾,卑檸

中調:黑莓,紅漿果,橙花

後調:麝香,廣藿香,橡木苔

黑莓缪斯極緻版大概是我心目中的女神香,我非常喜歡黑莓的香味,很适合直接用在皮膚上。祖瑪珑的黑莓與月桂葉是他家所有香水裡我能排到前三的,與其新鮮的漿果與枝葉所展現出的“無性别感”相比,阿蒂仙的這支黑莓就要成熟,且女性化得多。

舒緩的香檸檬等柑橘系開頭混着木香其實略略有些中性,但待到漿果類的甜香漸漸染上來後,那種女性特有的柔軟氣質就顯現出來了。橙花增加清新度,基調主攻優雅,香氣的變化過程中,隐隐得還能聞到一縷“藥感”,這大概就是它成熟氣質的來源,是以黑莓類的香水容易過于甜美,這個問題在這支香裡我也感覺不到。

最後,聽說黑莓缪斯是關之琳的最愛,雖然沒有嚴謹考據過,但是結合一下女神的氣質,感覺确實非常合适,于是,“缪斯”這個詞就用得很是恰當了。

豆瓣日記: 20支有溫度的香——我的秋冬香水

fou d ' absinthe 狂戀苦艾(2006),馥奇香調

前調:黑加侖,當歸,苦艾

中調:生姜,廣藿香,胡椒,肉豆蔻,八角,公丁香

後調:冷杉,焚香,松樹

狂戀苦艾剛噴出來的時候清苦的藥味很明顯,很快八角肉豆蔻胡椒這些“鹵料”味就混合着藥味散發出來了。我沒接觸過苦艾酒,是以對這支香裡主要想要表達的味道并不能了解得很清楚,隻覺得氣味非常特别,連往常不喜歡上身的八角,肉豆蔻這些都變得可以接受了。藥的苦加上香料的辛辣,這就是藥酒的感覺了。

苦艾,苦艾酒,往後的關聯詞我能想到的就是梵高和制幻。這樣的意象又給這支香增添了一些頹廢而又迷幻的藝術氣質,使它顯得個性鮮明。但是後調的杉,松和焚香帶來的又是一種靜止感,倒真的很像梵高的畫,是靜的又是動的。

不過,這樣一支看似留香可以很久的香水,在身上并不能堅持很久,開篇的濃烈和收尾時的清淡也是再次印證了它兩面性吧。

豆瓣日記: 20支有溫度的香——我的秋冬香水

關鍵詞:東方調,美食調,蘆丹氏

豆瓣日記: 20支有溫度的香——我的秋冬香水

le fille de berlin 柏林少女(2013),東方花香調

前調:玫瑰,老鹳草

中調:玫瑰草

後調:廣藿香,橡木苔,蜂蜜

我一直覺得比起潘海利根的artemisia ,“緻命溫柔”這個名字更适合柏林少女。血色的液體讓她總能在一衆香水裡脫穎而出,跟很多人一樣,這也是我第一支蘆丹氏,老實說,就是看顔值買的。

我之前寫伊麗莎白玫瑰的時候,提過我對玫瑰沒有特别的偏愛,是以買香水的時候并不會去特意挑一支玫瑰味的香水。因而喜歡柏林少女不是因為我喜歡玫瑰,而是喜歡得剛好是一支玫瑰。而且柏林少女的玫瑰,被辛香與果香壓制了不少,混着不俗的脂粉氣,使得玫瑰的存在感就變得比較幽淡,反倒是讓人有種破碎了的城市裡開出一朵花的感慨,而那花也讓它沒有因為嚣張而輕浮起來。柏林少女的果香,應該是來自玫瑰草。而它不羁的辛辣,比起很多人提到的胡椒,我一直覺得更像粉紅胡椒,這是也是一種有一定辛香度的香料,重點是它還有漿果味。

對我來說柏林少女毫無疑問是個一眼美人,但它的内涵,也就是香味也會讓人有上瘾的感覺。是以每年天涼後就會迫不及待地把它穿起來,仿佛是給脆弱的冬季心髒穿了盔甲,想象着它“重生”的意境,人就會變得堅強一些。

豆瓣日記: 20支有溫度的香——我的秋冬香水

bapteme du feu 火之洗禮(2016),東方調

香氣成分:姜餅,脂粉,蜜桔,海狸香,桂花,木質

柏林少女的紅是血的顔色,火之洗禮則如其名,是火的紅。這支香我聞起來主要的味道是辛辣的生姜加上微酸的燒焦了的陳皮,再混合了少量的桂花與明顯的鹹味,很奇妙的嗅覺與味覺兩感合一的香水。

表述得更詳細一些的話,剛噴出來的時候是略沖鼻的酸,酸味過去後蜜餞的包裝紙才算打開,糖桂花漬蜜桔,還有一丢丢的皂感,讓人想要感歎“嗯就是蘆丹氏了”。等香味走到中後調,酸甜的味道裡又滲進一絲火焰的氣息,火之洗禮這個名字的意境這才表現出來。 官網的說明是“子彈的香味,塵埃的味道,與姜餅的甜複雜地混在一起” 。非常形象。

火之洗禮的後調很美,接受度不高的氣味成分都淡定下來,剩了溫暖的脂粉氣,真的是很有層次感的一枝香。至于氣味成分裡看着怪吓人的海狸香,我并沒有聞到太明顯的動物味。

豆瓣日記: 20支有溫度的香——我的秋冬香水

five o'clock au gingembre 五時姜茶(2008),辛辣東方調

前調:茶葉,香檸檬

中調:生姜,肉桂,木質香

後調:可可果,蜂蜜,琥珀,廣藿香,胡椒

開篇是蘆丹氏一貫的蜜漬果脯味,非常甜,姜的辛辣比想象得弱,在中調開始才能展現出來。姜味開始以後,糖度就逐漸減弱,姜糖水到印度奶茶的變化,不變的是它的暖意。

迷戀姜香的應該會愛這一支,隻是比起辛辣的姜茶,五時姜香的蜂蜜與肉桂也要一并包容才可以,畢竟辛甜是它的主題。進入後調後,甜和辣都降到了溫和的水準,它的木質感才從猛烈的東方調裡微微露頭,香味就變得沉靜下來。官網裡诠釋的意境也就慢慢地展現出來了。

“規矩,規則,格式,這些看似死闆的詞彙,反而是高貴的氣質裡不可或缺的東西。19世紀,英國,下午五點,飲茶的時間,那些自如地穿着正裝的人們,享受着姜香濃郁的甜點與紅茶。”

豆瓣日記: 20支有溫度的香——我的秋冬香水

un bios vanille 香子蘭木(2003),東方美食調

香氣成分:檀香木,甘草,椰子,蜂蠟,杏仁,麝香,香草,安息香脂,愈創木,零陵香豆

非常甜美的美食調,叫做香子蘭木,一開始的印象卻不是香草。剛上皮的時候是濃郁到微苦的焦糖,細聞之後椰香和杏仁的味道就出來了,中後調開始才是明顯的香草,但香草又是裝在檀木盒子裡的。像是在咖啡店裡點了一杯焦糖瑪奇朵配了香草椰蓉蛋糕,咖啡店的裝潢大概還是木材為主的,甜膩之間留有一絲沉穩。沒記錯的話,推薦它的店員是這麼說的“這是成年人的香草”。

我第一次聞的時候被它初始的甜膩吓到,焦糖爆米花灑了一身的感覺。但是貼近手腕确實能嗅到木質香調沉靜的氣質,這大概也是香子蘭木的特别所在。非常适合在寒冷的冬季,把它甜美溫暖的香氣裹在大衣裡。 留香也厲害。

豆瓣日記: 20支有溫度的香——我的秋冬香水

cedre 雪松(2005),木質東方調

香氣成分:晚香玉,琥珀,肉桂,麝香,公丁香,雪松

初聞雪松的時候就感歎了晚香玉這種花的存在感,即使在這種木質東方調的香水裡,它也沒能被埋沒。混合在同樣明顯的肉桂裡,導緻這支叫雪松的香,反而聞不太到什麼雪松。

不過這支香在日本官網的介紹是這樣寫的“杉(也就是雪松),它的存在在香味的世界裡具有非常稀有的優點,豐富,柔軟,安甯,還有内藏的動物性的韻味。這樣的杉,與在月夜裡盛開的晚香玉相逢了,從那裡開始的是一個有着全新的,獨特的香味的故事”。說人話就是,我們這支香主角雖然是雪松,但就是讓你們聞不着雪松。

如果不把它的名不符其實當成缺點的話,蘆丹氏的這支雪松還是非常好聞的。介紹裡寫的那些優點,全部都在,外加上濃郁的花香,十足的東方調,使得這支香極其有存在感和辨識度。放在寒冷的冬日,不失為一支溫暖的好香。

豆瓣日記: 20支有溫度的香——我的秋冬香水

eau des merveilles 橘彩星光(2004),木質東方調

前調:橙子,檸檬,榄香脂

中調:琥珀,粉紅胡椒,紫羅蘭,胡椒

後調:冷杉,橡木苔,雪松,香根草

原版橘彩星光(edt)是我前段時間的枕頭香,無論是外形還是香味都與大地超級有cp感。強強聯合的感覺,但它們的“強”又是那種“因為強大是以溫柔”的“強”,并不會特别有侵略性。比起大地,橘彩星光的暖意更濃,是以大地我放在秋季,橘彩放在了冬季。

再看香調,據說模拟的是龍涎香。木質調的女香還挺少見的,連唯一的花——紫羅蘭都是木質香的味道。是以橘彩星光注定了不是一支接受度很高的香水,也不太适合青澀的少女。說它的味道不年輕,到不是香味老氣,而是有一種複古的感覺。時間從深秋走入冬季,在漸冷的風裡或者淩冽的空氣裡聞到它,就能體會到它的好。柑橘的汁水一瞬間被擠幹,取而代之的是幹燥溫暖的木質氣息貫穿全程。後調非常美,香辛料都淡化後便完全溫柔下來,且留香驚人。

豆瓣日記: 20支有溫度的香——我的秋冬香水

32 venenum 32号毒素(2016),東方美食調

香氣成分:面包,牛奶,茶葉,香辛料,檀香木

官方給出的香調是:瑪薩拉茶(印度奶茶),大米和檀香木。非常有趣的香調表。至于聞起來,吃過姜餅人嗎?就是這個味道了。

阿蒂仙2016年才出的natura fabularis系列,不知道為什麼好像非常冷門。瓶子的設計有些tom ford+嬌蘭的感覺,金色的小蜜蜂倒是非常精緻。十足的美食調,讓人仿佛身處面包的烘焙工坊。我發現美食調的香水很多都有“苦味”,就是那種砂糖放多了似的,因為太甜反而苦了的感覺。

細聞的話,開篇是濃郁的甜牛奶面包,随後茶香出來就過渡到印度奶茶。如果是香子蘭木是咖啡店的設定,那麼毒素就是面包房了。美食調的基調似乎多有檀香木,化解甜膩,提升層次感一把好手,毒素裡的檀木,可以說是下料非常重了。我穿毒素這類美食調時,一般會提前一晚在衣服上噴好(需要避開淺色衣服),這樣第二天就不會太膩,香甜的感覺還在,留下的檀木也會讓香味的質感更好。

最後吐槽一下這支香的名字,減肥之毒嘛?

豆瓣日記: 20支有溫度的香——我的秋冬香水

chocolate greedy 貪吃巧克力(2007),東方美食調

氣味成分:咖啡,可可果,零陵香豆,苦橙,香草,幹果

巧克力蛋糕,巧克力餅幹,巧克力面包,總之,巧克力和谷物在一起的味道。

初聞的時候覺得不像香水,就是食物的味道。但是比起常見的巧克力點心,貪吃巧克力的甜度并不算高,美味但并不甜美。我喜歡不特别甜膩的甜品,食物的香會蓬發出來,但并不會讓人吃到舌根發軟。一個不能完整吃下去的甜品,總是有遺憾的,貪吃巧克力則是沒有遺憾的甜品。中後調開始固體的甜品化成液态,熱可可,摩卡,還有一點點苦橙調劑,真是一支令人食指大動的香。

不過因為貪吃巧克力的留香跟擴香都很優秀,是以穿在身上也許需要注意用量,畢竟美食調香水的接受度其實都不算高,适合自嗨,當你變成了一顆行走的巧克力,來自身邊人的愛恨可能就很分明了。不過,聖誕節和情人節穿倒是很應景,穿着去個迪士尼樂園估計也不錯。

豆瓣日記: 20支有溫度的香——我的秋冬香水

haiku 俳句(2014),木質花香調

前調:亞麻花,大馬士革玫瑰,白花

中調:雪松,蘭花,香草,紅漿果

後調:白麝香,琥珀

“old pond, a frog plunges.the sound of water”

「古池や蛙飛び込む水の音」

這瓶香水的靈感是從松尾芭蕉的俳句得到的。靜寂已久的水面被擊破時的聲音就仿佛前調的大馬士革玫瑰一般,将所有的香氣如同散開的波紋,層層帶起。(題外話:在日本轉的地方多了就會發現,哪裡都有松尾芭蕉,哪裡都有他的「奧の細道」)

俳句剛噴出來的時候莫名有種和果子的味道,而且還是味覺上的,是一種粉糯的甜感,也許是因為可以聞到非常明顯的香草。整體來說木質少于花香,雪松若隐若現,與琥珀一起提供溫度。基調裡的白麝香相對柔和且粉質,是以并沒有看到香調表時想象的動物氣息。前調的甜膩緩解一些後,後調裡的溫柔就能拯救淩冽的冬天。

我覺得它展現出來的意境一定不是“躍入池子的蛙”,而是坐在木制連廊裡看出去的庭院的模樣。當然,如果能再加一味茶,這個意境就會更完整一些。隻不過重心可能就從庭院轉移到連廊上了。

豆瓣日記: 20支有溫度的香——我的秋冬香水

the noir 29 紅茶(2015),馥奇香調

前調:香檸檬,無花果,月桂葉

中調:雪松,香根草,麝香

後調:幹草,煙草

最後壓軸的是le labo的紅茶,我今年的最愛。

他家的香水都是接單後現調,裝瓶貼标再送到顧客手上。是以也有這家香水店沒有兩瓶完全一樣的香水的說法。我非常喜歡這支紅茶應該是正山小種的紅茶主調,用29種香精調制,這就是它名字裡29這個數字的意義了。

平時但凡是正山小種的茶味香水,我都會比較猶豫,那種煙熏味容易顯得過于硬朗。正山小種是産自武夷山的紅茶,用松枝熏制,因而具有特别明顯的松煙香。前兩日又去經常買香水的店,熟悉的店員姐姐專門拿了lupicia的正山小種給我聞,說如果有客人問到茶香裡的煙味,就會拿出來給顧客聞聞看,好讓人形成印象,他家并沒有le labo的香水,她在介紹正山小種的時候,給我聞的是阿蒂仙的碧珀凝香(tea for two)。碧珀凝香是一支辛辣馥奇香調的香水,除了明顯的正山小種紅茶,裡面還有大量香辛料,紅茶則不一樣,無花果與月桂葉的微酸果香穿插在裡面,使得它的味道更清澈,比起松煙香,整瓶香的主調更像無花果裡加了一絲焚燒後的玫瑰。在我看來這反而是它的味道平衡感比較好的證明。煙熏氣在前調的香檸檬散掉以後會猛烈存在一陣,但是因為無花果青綠的果香一直在,是以也非常好接受。中後調以後煙熏感就沒有那麼重了,反而有點燃燒後的玫瑰灰燼的味道。幹燥,溫暖,非常有氣質。edp留香優秀。

豆瓣日記: 20支有溫度的香——我的秋冬香水

the noir 29 shower gel 237ml

同款沐浴液的味道裡的煙熏感被壓下更多,完全是後調裡那種微苦卻非常驚豔的藥味無花果,凝神靜氣。成分的話,富含抗氧化的維生素e,保濕成分是橄榄油,蘆荟精華,亞麻籽油。質地非常粘稠,但泡沫卻很好打,沖洗後也完全沒有滑膩感,留香也非常溫柔。

寫在最後:

秋冬的香水,根據穿的人居住的地方不同,有的希望溫暖幹燥,有的尋求治愈。我個人覺得除了冷感的水生調和在寒冷季節裡留香更慘烈的柑橘調也許不是特别合适之外,其實很多香水在秋冬都可以使用。全年可用的花果,春夏不易穿的東方調美食調,都能在冰冷的空氣裡表現的很好。尤其是甜膩的美食調,在濕氣高的季節裡它的味道會難以發揮,而在幹燥的空氣裡,它的暖意和甜蜜才會擴散得特别美。

其他可寫的香水也很多,我篩選了一下,寫了二十支,可能因為過于主觀實際上也沒有很強的參考性,但是如果在友鄰選香水的時候多少幫上點忙,那就再好不過了。最後,歡迎愛好相似的友鄰來一起傷害錢包(๑‾ ꇴ ‾๑)。

(全文完)

<b>本文作者“微風夜貓子”,現居sendai,目前已發表了60篇原創文字,至今活躍在豆瓣社群。下載下傳豆瓣app搜尋使用者“微風夜貓子”關注ta。</b>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