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西城播報|廢品站半夜噪音擾民,多部門聯合“靜音”

作者:北京西單傳統文化聯盟
西城播報|廢品站半夜噪音擾民,多部門聯合“靜音”

“民為邦本,本固邦甯。”

本欄目旨在整合與北京、西城相關資訊,以聯播的形式呈現給大家。

1.廢品站半夜噪音擾民,多部門聯合“靜音”

“聽不到廢品站噪音了,能睡上安心覺了~”近日,宏廟胡同東口居民“睡眠環境”的變化,讓人感受到了金融街街道為民辦實事的速度與溫度。

直擊現場 · 查找“音浪”源

“常聽到‘铛铛’聲,有時半夜聲音還在持續,希望街道能盡快解決擾民噪音問題!”近日,宏彙園社群居民反映的噪音擾民,得到了街道高度重視,從業人員現場檢視後,很快确定了噪音源頭——宏廟胡同東口再生資源回收點。

原來,此站點緊鄰小區,因業務需求配備了貯存、打包、運輸等裝置,在工作流程中确有噪音。特别是因場地小,同一時間僅能容納1輛車裝卸,每晚21時後輛車開走,第二輛車才能繼續裝卸,而居民反映的“铛铛铛”,正是源于此環節。

多方合力 · 按下“靜音鍵”

找到噪音源頭後,金融街街道平安建設辦公室、城市管理辦公室、綜合行政執法隊等立即商讨研判,通過“三步走”,積極采取措施,完成“靜音行動”。

西城播報|廢品站半夜噪音擾民,多部門聯合“靜音”

01

從交通上下功夫,吹哨多方協力:針對回收點空間不足,單車輛裝卸造成的噪音與占道問題,街道協調交通部門及停車管理公司,在附近停車場提供車位,便于車輛停靠和輪換作業。

02

營業時間強管理, 杜絕夜間音浪:約談營運方進一步梳理作業流程,結合居民作息時間,将對外營運時間調整為每日上午9時至12時,下午14時至17時30分,較之前縮短4個小時,杜絕半夜操作噪音。

03

精細梳理流程,提升營運效率:合理配置設定收裝任務,對作業聲音較大的廢鋼鐵等優先收貨、分揀、裝運,下午16時前完成裝車。作業聲音較小的貴金屬、塑膠、紙闆等物品,17時30分至20時裝運,同時清理地面垃圾和污水。

巡查整改 · 居民睡覺“香”

西城播報|廢品站半夜噪音擾民,多部門聯合“靜音”

為了確定治理效果,街道還通過加強監管、社群巡視、督促整頓等多種方式,督促營運方做好門前環境維護和夜間噪音的預防,為居民帶來便利、安全、舒心的資源回收服務。

“整治效果明顯,晚上裝車的‘铛铛铛’聲再也沒出現過,睡覺也沒有被噪音吵醒過,上班都精神多了!”附近居民吳先生為整治效果點贊。(北京金融街)

2.健康科普|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防護指南之老年人篇

西城播報|廢品站半夜噪音擾民,多部門聯合“靜音”

(智慧廣外)

3.廣内街道這場消防應急演練

11月4日

廣内街道以消防宣傳月為契機

開展消防安全宣教活動

進一步普及消防安全知識

提升大家消防安全意識

快速有序

百餘人三分鐘安全撤離

11月4日上午10時整,廣内街道大成廣場所有樓層内響起了一則中日英文三語的緊急播報:請注意,現在發生緊急情況,請在場人員盡快撤離。

廣播響起的第一時間,樓宇内等百名參加演練人員用毛巾輕捂口鼻,快速有序地從大樓逃生通道跑向一層的空地。

西城播報|廢品站半夜噪音擾民,多部門聯合“靜音”

3分21秒,全體人員全部集結在一層停車場旁的空地上。看着衆人迅速有序地從各處逃生通道逃離,街道平安建設辦相關從業人員對此表示贊許。

據街道相關從業人員介紹,這場消防演練由街道平安建設辦公室、街道防火辦、北京經中太聯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聯合開展,主要是為了讓大家增強防火意識、掌握消防安全知識,了解消防逃生常識,學會正确使用滅火器,掌握正确的逃生方法,同時,也希望借此機會提升物業人員滅火、疏散、火場組織、協調指揮等能力。

幹貨滿滿

手把手教使用滅火器

“使用滅火器之前,要先提起滅火器搖一搖,拉出滅火器的保險銷,一手提着壓把,一手握住噴管,保持1.5米左右的安全距離,對準火焰根部按壓搖桿噴射。”待衆人集結之後,消防員為大家講解了如何使用滅火器,并現場示範滅火。

看着大火一次又一次地被迅速撲滅,參加演練的人員也紛紛上前體驗。

西城播報|廢品站半夜噪音擾民,多部門聯合“靜音”

“以前都是聽專業知識,沒有上手操作過。今天實操過後,不僅鞏固了專業知識,還掌握了實操本領,以後發生火災我也能幫上忙了。”一位接受教育訓練的人員說。

西城播報|廢品站半夜噪音擾民,多部門聯合“靜音”

做好“三清”

為生命安全保駕護航

最後,街道防火辦主任闫曉明對此次演練進行點評,他指出,進入樓宇要堅持做到“三清”:清楚逃生通道具體位置;清楚逃生路線;清除逃生通道障礙,保持暢通。

消防安全任重而道遠。下一步,廣内街道将繼續深入開展消防宣教工作将消防科普教育活動和“一警六員”消防基本技能實操實訓等工作做實、做細、做全面,力争讓每一名轄區群衆都成為消防安全宣傳員、監督員和戰鬥員營造“人人重視消防安全、人人參與消防工作”的良好氛圍。

與此同時,本次演練還對報警設施、應急疏散廣播播放、應急電源切換、竈頭滅火系統、員工緊急疏散等多項内容進行測試,提醒人們要時刻築牢安全意識,提高安全技能,為保障生命安全增加一道保障。(掌上廣内)

4.大栅欄街道開啟關聯模式掃雪鏟冰

全員關聯 掃雪鏟冰

西城播報|廢品站半夜噪音擾民,多部門聯合“靜音”
西城播報|廢品站半夜噪音擾民,多部門聯合“靜音”

街道高位統籌、迅速部署掃雪鏟冰、防寒保暖、應急搶修、民生保障和資訊釋出等工作。機關社群幹部、相關部門迅速行動,全力做好應急處置工作。配備推雪鍁、鐵鍬、掃帚、手套、融雪劑等各類物資1200餘件、人工推雪機5台、電動機掃車3輛和融雪劑撒布機5台,出動社群工作者、物業保安、環衛等力量374人,充分利用雪停後掃雪鏟冰視窗期,對主次幹道、街巷胡同,尤其對重點商業街區等人流密集場所進行了集中清掃,清運積雪等雜物,以防道路結冰,保證大家出行安全。

西城播報|廢品站半夜噪音擾民,多部門聯合“靜音”

街道綜合行政執法隊全員到崗開展掃雪鏟冰行動,各組隊員針對未營業商戶及中間地帶帶頭進行聯合清掃,同時檢查并督促商戶落實市容環境衛生責任制及北京市掃雪鏟冰管理辦法相關要求,對未落實商戶、企業進行提示、告誡或予以行政處罰。主動對接環衛、物業部門,建立巡查機制,落實主體責任,截至11月7日中午11點30分共計檢查商戶267家,對一家商戶開具告誡單。

九個社群從業人員、志願者和保安們戴上手套、手持鐵鍬、掃帚,對社群各個主幹道的積雪進行清掃。大家頂着寒風,連鏟帶掃,不一會兒的工夫,就清理出了一大片路面。有的人在掃雪時鞋子襪子都濕了,有的人拿鏟子的手都凍的發紫了,有的人還患着感冒,凍得瑟瑟發抖也來參加掃雪活動......志願者和保安忙碌的身影感染了社群居民,大家紛紛自發加入了掃雪隊伍。

物資充足 防寒保暖

街道為核酸檢測場地和疫苗接種點配置棉帳篷、暖寶貼、暖風機、暖水壺及手套等防寒用品340件,空調、熱水器等取暖裝置20台,確定大家在工作中熱氣暖、休息時喝熱水。

消防巡檢 確定安全

針對雨雪降溫天氣高負荷用電取暖易引發消防安全的情況,街道和地區防火辦組建6組12人的巡防隊伍,以七小門店為重點,開展巡查防控和安全提示,并會同房管所、天寶物業和宣房一分等物業管理機關,及時響應群衆供水供熱訴求,成立兩組4人煤改電裝置維修隊,24小時全天候待命,打造“半小時服務圈”。入秋以來,累計為3800餘戶居民提供檢查維修服務。

入戶走訪 安全巡視

各社群志願者通過電話和入戶走訪的方式對地區200餘名空巢老人開展防寒保暖提示和安全巡視。針對流浪乞讨人員,加大街面保安巡查力度,重點就背街小巷、公廁、公園等擋風避雨區域加強巡查。

宣傳動員 處理訴求

自11月6日至今,街道共受理熱線訴求9件,通過微信公衆号、社群通和走訪入戶等形式釋出天氣預警2條、安全提示4條,走訪入戶384處院落1100餘戶,提示居民做好防寒防雪準備工作。(魅力大栅欄)

疫情目前,北京傳統文化聯盟提醒您

出入請規範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

勤洗手,多添衣。

望身體健康,合家美滿。

有興趣的老街坊可以關注微信公衆号“北京傳統文化聯盟”

背景回複“老故事”進入“西城老故事群”。

您身邊如果有特别的人和事,

或者需要釋出租房、尋人、尋物等資訊,

都可以聯系我們。

· end ·

緻謝和聲明

本文圖文源自魅力大栅欄、智慧廣外、掌上廣内、北京金融街等媒體。

西城播報|廢品站半夜噪音擾民,多部門聯合“靜音”

什刹海畔這兩座全國重點文保機關 入選北京第一批革命文物

西城播報|廢品站半夜噪音擾民,多部門聯合“靜音”

觀西城兩處國家級文保機關 聽魯迅在京的“呐喊”

西城播報|廢品站半夜噪音擾民,多部門聯合“靜音”

李大钊故居、國立蒙藏學院 都曾留下中國革命“播火者”的足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