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巴黎公社牆,150年鮮花未斷

巴黎公社牆,150年鮮花未斷

拉雪茲公墓的巴黎公社牆

巴黎公社牆,150年鮮花未斷

莫羅-沃蒂耶牆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高 風】今年5月28日是世界第一個無産階級政權——法國巴黎公社失敗150周年紀念日,1871年的5月28日,在巴黎市區,最後一批英勇抵抗的巴黎公社社員在拉雪茲公墓一堵牆壁前被集體槍殺,這堵牆被稱作“巴黎公社牆”。150年後的今天,巴黎公社在其發源地巴黎,究竟是被遺忘,還是被更多人紀念,衆說不一。

兩座巴黎公社牆

大半個世紀以來,不斷有各國憑吊者表示,自己在巴黎見到的,是備受冷落、無人憑吊的巴黎公社牆,感歎“巴黎人的健忘”。而公認“直接繼承巴黎公社衣缽”的“巴黎公社之友協會”卻一再表示,巴黎公社牆不僅經常有人祭掃憑吊,且他們每年5月28日都會在那裡舉辦隆重的紀念活動。到底哪個是真的?早在1982年,時任北京外國語學院法語系副教授的著名法國史學家、作家沈大力老師親赴巴黎,在當地學者的幫助下,終于弄清巴黎公社牆的真相。

原來,曾作為插圖登上中國和許多國家曆史教科書的那座帶有“母親張開雙臂”浮雕的“巴黎公社牆”是假的:1909年,巴黎市議會委托狂熱的沙文主義雕塑家保爾·莫羅-沃蒂耶,在巴黎甘必大林蔭道修建了一座名為“革命的犧牲者”紀念牆,這座紀念牆将巴黎公社社員和屠殺他們的政府軍士兵以及在巴黎公社期間被社員殺死的“受害者”混為一談,都作為“革命的犧牲者”塑在一起。由于這堵牆事實上不是紀念巴黎公社社員的,是以始終得不到社員及其後裔的認可。

但二戰後,由于許多曆史記憶被戰争和時間沖淡,就連法共許多人也一度誤認為“莫羅-沃蒂耶牆”就是巴黎公社牆,并将這座牆的1∶1複制品鄭重其事地贈送給莫斯科列甯博物館,導緻一系列以訛傳訛。然而在巴黎,這個錯誤很快被“巴黎公社之友協會”等組織發現,是以“莫羅-沃蒂耶牆”被抵制,自然門前冷落。一些不明就裡的外國探訪者見到此景,誤以為“社員牆被巴黎人所遺忘”,還有些研究者見此牆并不在拉雪茲公墓,想當然地給出“因遭冷落而不得不遷到異地保護”的結論。

真正的巴黎公社牆,位于靠近憩園街的拉雪茲墓地邊緣,牆體呈灰白色,巴黎公社社員犧牲後,許多市民不顧當局禁令,争相來到這裡獻花,禁令解除後更集資在牆上鑲嵌了一塊刻有“獻給公社的死難者,1871年5月21日—28日”的大理石闆。150年來,這座樸實無華、飽蘸巴黎公社社員鮮血的牆,一直是巴黎市民和公社社員後裔憑吊的聖地,每天都能在牆角,看到憑吊者所敬獻的鮮花。

巴黎人心目中的巴黎公社

由于殘酷鎮壓和污名化巴黎公社造成法國社會割裂,1879年3月,法國國民議會通過“部分大赦”巴黎公社社員的決議,翌年7月11日宣布“全面大赦”。但巴黎公社幸存者和同情者認為,“特赦”等于變相承認巴黎公社“有罪”,是不足以彌合社會裂痕的,他們堅持不懈地謀求給巴黎公社平反。

激烈争論和博弈從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持續到第五共和國,直到2016年11月29日,法國國民議會才終于通過決議,正式、徹底為巴黎公社平反,恢複了所有公社社員的名譽權。

目前在法國,除了右翼、極右翼仍然對巴黎公社持保留或污名化态度外,絕大多數法國人已能正面、客觀評價巴黎公社,紀念巴黎公社也成為完全合法的行為。但同樣是“緬懷”“紀念”,出發點卻并不相同,中左或自由主義者更多出于“博愛”“人道”,也仍然時常将巴黎公社的敵對雙方犧牲者混為一談,而“巴黎公社之友協會”等左翼組織以及新興的“左翼黨”等,則繼續強調“公社的革命屬性”,正如一位法國曆史學家所言,對同一個巴黎公社的不同诠釋,“一如《馬賽曲》在法國有不同版本一樣”。

《櫻桃時節》與聖心大教堂

今年3月18日是巴黎公社革命爆發150周年紀念日,當天巴黎舉行了盛大的紀念活動,與會者現場舉出了“我永遠喜愛《櫻桃時節》”的牌子,這是巴黎公社緬懷者共同的頌歌。在“5月流血周”期間,公社社員克萊芒在戰場偶遇勇敢的年輕女工、22歲的志願戰地護士路易斯,并目睹了她的英勇犧牲。流亡比利時的克萊芒望着茂盛的櫻桃樹,觸景生情,寫下詩歌《櫻桃時節》,作為對巴黎公社的緬懷。這首詩後被譜曲,百年來,幾乎所有持進步立場的法國著名歌手都曾以不同方式演繹《櫻桃時節》。迄今《櫻桃時節》最新錄制版本,是歌手巴埃茲2019年推出的。在剛剛過去的“5月流血周”紀念日,“巴黎公社之友協會”發起巴黎公社牆紀念活動,參加者仍高唱《櫻桃時節》。是否欣賞《櫻桃時節》,百餘年來成為是否“進步”的标尺。

提到巴黎公社牆,不能不提巴黎聖心大教堂,這是法國巴黎公社同情者的禁地。這座教堂系1873年,由巴黎天主教會在當時法國政府支援下,推動法國國民議會通過建造的,目的是紀念被巴黎公社處死的巴黎總主教達爾博伊,并在議會決議中表明“為救贖巴黎公社社員的罪行”。這一決議在當時就引起強烈不滿,此後雖被刻意淡化以避免尴尬,但百年來以“進步”自居的巴黎人,是絕對會避開這座刺眼建築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