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素雞,不素心

作者:豬油幫主老波頭

作者:玫瑰公主

素雞,不素心

我家的飯桌上,五香素雞是常見的,不僅僅是因為媽媽初一、十五需食素,更多的原因,素雞雖是豆制品,但隻要烹饪到位,還真的能吃到“雞”的葷味,且營養價值蠻高的,我常說,它是我家的“素大排”。過酒、下飯、蓋面條,甚至冷卻後拎一塊送嘴裡當零食,都讓人回味無窮。

每次我在微網誌、微信上放燒好的素雞圖,總有好多人來問:“玫瑰姐姐,你這個素雞怎麼做啊?看着就很有味道的感覺,一定好吃。”可能我每次拍圖都用微單的關系,也或者,菜的色相真的可以彰顯滋味,因為,很多人真的從照片裡看到了我家素雞的特點:“不硬不軟,不油不水,湯汁都包裹在素雞裡,咬一口有鮮汁湧出……”“這樣的素雞,絕對有彈性,外皮咬口有質感,内芯綿軟很入味,外硬内軟,剛剛好……”

應該說,這個素雞也可算是“陳氏家傳菜”之一,其實,我家沒有大廚,燒菜也沒套路,大都父母一貫的家常燒法,符合了我家的習慣性口味。記憶裡,對素雞的最大印象詞就是:“最後一定要大火收汁。”這是爸爸以前跟鐘點工阿姨強調的一句話,因為,爸爸的素雞版本,加水量是蓋沒素雞,多時間熬煮的。

也曾經看到過這樣的一個版本:素雞炸好要立刻浸泡在冷水中。雖然我從沒有這樣嘗試過,但感覺這樣的方法目的也是為了素雞的口感,第一是為了讓炸過的素雞不會太硬,第二可能剛出熱油鍋就入冷水的素雞,再烹饪時就不至于散了形,且更能吸收醬汁入味吧。

素雞,不素心

有人說,我是“紅燒菜女王”,其實,真的沒有太多訣竅,無非醬油比例、鹽糖配比、熬煮收汁。出鍋時,總有油光铮亮、饞涎欲滴的濃油赤醬效果。有的時候,看過照片成像,個别人會問:“勾芡了?”因為,黏稠濃醬的油亮效果讓人錯覺。其實,紅燒菜我幾乎從來不勾芡(除了過年時的糖醋大黃魚,最後勾芡澆汁),用鐵鍋和最後的大火收汁必不可少。

其實,素雞作為豆制品,還是很閱聽人喜好的一道食材。燒法也有很多種,切塊炒素白燒、跟肉搭配紅燒,還有油煎後浸糟鹵,甚至還有人喜歡煎後就直接吃,的确有點“雞肉”的鮮美感覺。不過,我家最愛的滋味,就是五香素雞。也有人“顧名思義”的認為,放五香粉的吧,呵呵,又要說,我從來不偷懶放這個來調味。

素雞,不素心

那麼,我把“陳氏”的五香素雞版本,“教材”一下:

① 素雞到底買哪種好?我對品牌沒要求,但對素雞本身有要求。一般我去菜場買素雞,都會用手指對捏一下素雞的手感,相對緊緻有彈性是我的選擇,有些素雞捏上去軟軟松松的,久煮會爛。切開的素雞,豆腐皮的紋路不明顯,且無明顯空洞為佳;

② 素雞買回,一般我不會沖水清洗,這點我絕對不典型“處女座”潔癖,我的觀念裡,食材隻要沒有變質作假,高溫烹饪後大都是安全衛生的。偶爾确實有必要沖洗一下的,必須立刻用廚房用紙吸幹,那樣油煎時也不會油星四濺。

③ 素雞切厚片,厚度大約1厘米左右,太薄或太厚個人覺得都會影響口感,中等素雞我一般切9-11塊左右。鍋燒熱後,放油,煎炸素雞塊。家裡燒菜,一般不會大油鍋,是以,不要性急,一鍋一般同時煎5、6塊,相對要煎得兩面金黃老透一些,中小火即可。

④ 煎後的素雞塊,重新倒入鍋中,加醬油(李錦記精選醬油)、醬油(李錦記金标醬油)、六月鮮(欣和特級醬油),茴香(八角)、桂皮和稍多糖,然後加入足量的水,秉承爸爸的燒法,往往水量蓋過素雞,大火煮滾後,中火慢笃。此過程,基本不去翻動素雞。

⑤ 等鍋中湯水基本熬進素雞,鍋底周邊留有汁水時,開大火收汁,這個過程,也盡量不要用鍋鏟去翻動素雞,臂力強勁的我常常是翻動鐵鍋,讓素雞老結後,再鍋鏟翻面,直到鍋底基本汁水,素雞顔色變成暗紅色。

素雞,不素心
素雞,不素心
素雞,不素心
素雞,不素心
素雞,不素心

因為經常燒素雞,于我真的就是駕輕就熟的事。至于味道口感的好壞,當然各家喜好決定。吳越美食推進會會長蔣洪先生曾評價:“最喜歡的‘雞’就是素雞,有棱角而不硬,鹵汁浸透而不濕。看你的圖,符合。”這對我來說是莫大的鼓勵!還有一次,讓我受寵若驚的是,川菜傳承人、鄧記食園掌門人鄧華東師傅,看到我發的素雞照片後,說被饞了,讓帶幾塊給他嘗嘗過瘾,後來我特意燒了一盤,惴惴地帶去給他嘗味。我真的沒想到,對于做菜絕對是大師級别的鄧師傅,居然也會被我的素雞饞到,他說,他最愛吃素雞,尤其軟硬适度,内芯入味的。

當然,最大的成就感,是看着一衆好友,在片刻之間搶光了我燒的一大盤素雞,有人一口氣吞下三塊後大呼過瘾,而有人再想動筷時,素雞已經不見蹤影,隻有留着念想期待下次聚餐。是以,我燒的五香素雞,我還是很有把握的,“你一定會喜歡!”

晨起,給兒子準備早餐,正好前一晚留下兩塊素雞,那就下一碗紅湯細面吧,挢一朵豬油、燙一撮雞毛菜、焖一塊素雞、撥幾筷鹹菜筍絲肉絲做澆頭,再蓋一隻溜黃荷包蛋。你說,這樣的一碗面條端到面前,汝能持否?!

某天,我看到好友在家吃完素雞蓋面後的一隻空碗,特别有感,至少,我當時讀到了一種滿滿的溫暖感和幸福感。面條和澆頭,統統被他一掃而光,甚至面湯水都喝的很幹淨。一雙筷子,端正地擱在碗裡。後來,我的閨蜜小百合說,“筷子的擺法,反映了吃面者意猶未盡的心理,如果吃飽喝足的話,多半筷子該放桌子上了……”或許,這就是我所讀到的一種充盈内心的幸福!

素雞,不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