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上海市兒童醫院院長:醫療大資料的價值、難點和我們做了什麼?

雷鋒網(公衆号:雷鋒網)消息,近日,由hc3i中國數字醫療網、中關村移動網際網路産業聯盟移動醫療專委會主辦的《2017中美智能醫療大資料峰會》在北京召開,上海市兒童醫院院長于廣軍出席并發表演講。

他認為,大資料不僅能助于科研,還可以為服務模式和管理模式的轉變提供支撐。會上,他分享了上海市利用醫療大資料技術改革醫療管理的實踐。

于廣軍院長稱,醫療大資料的發展與醫療資訊化緊密相關。醫療資訊化經曆3個階段,由财務結算資訊化、臨床為中心單點資訊化到以區域為中心的資訊化。“區域資訊化導緻資料快速增長。”同時,網際網路、 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內建平台等的産生推動醫院本身産生更多的資料。

他認為,大資料不僅能有助于科研,還可以為服務模式和管理模式的轉變提供支撐。“這種模式轉變和醫療健康服務模式轉變契合。”據于廣軍院長介紹,目前推行醫聯體涉及不同醫院之間資訊的縱向和橫向整合、共享,這個過程離不開資訊化,這種資料利用對某些疾病演變和慢病防控都非常有價值。另外,原來的醫療品質監測是運動式的,抽樣有偏移,而大資料更加強調全流程、可追溯的管理;在疾病控制方面,原來是通過疾病監測點的方式,現在可以實作資訊全覆寫的監測方式。

在講完大資料的巨大價值之後,于廣軍院長話鋒一轉,講起了大資料技術的難點。

如何整合多源醫療健康資料,把他們标準化?

如何把大資料變成知識庫?其中涉及很多方法論和技術問題。

從事資料挖掘的人很少做醫療資料挖掘,如何解決人才問題?

除此之外,還面臨一些法律問題、隐私保護、資料公開問題,政策保護和人才問題。

于廣軍院長稱,基于醫療大資料,上海市在精細化績效評價方面、政策模拟與評價和異常醫療行為的監測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精細化績效評價

據于廣軍院長介紹,上海市會對院長進行績效考核,影響績效名額有管理因素、病種因素和難易程度差異,簡單的考核是不公平的。而基于個人電子健康檔案大資料進行病種複雜度與危重度的标化,在此基礎上進行評價更有價值。是以嘗試對病種分級,建立cmi對手術進行分級評估,矯正平均住院率,實作更加公平的績效考核。對于市級醫院,可以對病種手術難度進行考核,24個病種進行績效分析,并引入病理組合指數進行評價。而cmi産生基于個人電子健康檔案資料。

除此之外,2013年醫院開始推行内部績效考核,考核8方面,分别是:患者需求和滿意、崗位工作量、服務品質、病種難易度、學科、成本效率、醫藥費用控制和醫德醫風。基于疾病的疑難危重程度,上海市兒童醫院内部做了疾病分型,與獎金發放挂鈎。

總而言之,市級對醫院考核和醫院對科室都是基于資料實作精細化。

政策模拟預測

取消藥品加成後會對醫院産生怎樣的影響呢?于廣軍院長稱,以前需要發調查表了解,如今基于健康資訊網上每家醫院的具體收費和運作業務資料,事情就好辦了,具體能做2件事:

對收費的醫療服務價格調整測算

對藥品零加成政策對醫院的影響進行測算,不僅僅是衛紀委可以算,各家醫院也可以算。

異常就醫行為的分析和監測

于廣軍院長稱,上海醫保是全國首個實作實時結算的,能監測到每一筆費用發生在哪家、什麼時候,繼而監測到異常就醫行為。發現異常就醫後,會馬上停掉他們的卡,其隻能轉成先自費再報帳,以對就醫行為進行費用審查。

日常就醫行為警示,醫生在醫院系統裡面給病人開藥後,立即審查該醫生在兩周之内是不是已經開過同類的檢查、是不是用過同類的藥物,如果是,進行警示。

更多關于雷鋒網人工智能更新傳統機構的文章,請關注雷鋒網ai商業化垂直微信公衆号:ai掘金志。

本文作者:張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