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三个和尚不能没水吃,八旬老太为赡养费将七个子女诉至法庭

作者:浮山快讯

年过八旬的老太太一直生活在平度农村,每个月只有三百元左右的国家补贴,养老问题一直是困扰着她的烦心事。但是烦心事并不是养老问题没有着落,而是大家庭里因为为她养老之事渐生罅隙。原因就是老太太生养了七个子女,这七个子女虽然家庭也不是很富裕,不过对自己的老娘均心存孝顺,问题在于大家都是至亲,从来也没有算过赡养账,一来二去,就有了一些赡养多寡的计较。时间久了,不仅一些争议公开化,甚至还有赌气起来都不给赡养费的时候。老太太一气之下,就将七个子女全部告上法庭,让法律来给一个清晰的章程。

三个和尚不能没水吃,八旬老太为赡养费将七个子女诉至法庭

出生于1935年的崔老太一直生活在平度农村,总共生育了两子五女七个孩子,在那个普遍贫穷的年代,家贫孩子多给生活带来非常大的压力。但是崔老太和丈夫凭着吃苦耐劳和勤俭算计,终于将七个孩子全部抚养长大并全部帮助他们成家立业。丈夫去世后,崔老太一直和小儿子一家住在一起,平时其他六个子女送些吃穿用品,逢年过节孝敬点钱,遇到生病的时候大家一起出把力,日子也还过得去,至少在村里还是不错的。

因为大家都是至亲,赡养老娘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这个大家庭一直也没有把老娘的赡养问题摆在桌面上谈过,一是不好意思谈,二是大家也没觉得这是个问题,多了多给点,少了少给点,能咋地?

但是家庭生活就是柴米油盐的琐碎,以及这些琐碎产生的摩擦。日子久了,赡养多寡的问题就开始有了计较。一开始,这些计较还只是私下里偶尔说说,老太太也没当回事,总是尽量让大家放宽心,都是兄弟姊妹,太计较了不好。但是越是不正视,问题激起的涟漪越大,这些计较慢慢地开始淤积发酵,味道就有些变了,从夹枪夹棒的口舌之争,到说一些伤和气的话,直到开始赌气。

一旦开始赌气,好像就不用再忌讳孝顺的事情了,你少给我也少给,你不给我也不给,几个子女家就这样开始较劲。老太太很是恼火,一方面确实年纪大了,看病吃药的花销增多,自己只有每月三百元左右的补贴,有点紧张。另一方面,亲兄妹之间这样闹,关系疏远不说,也被村里人看笑话。老太太出面劝说了几次,但是效果并不好,一气之下,干脆,上法庭吧,让法律来给个说法。

三个和尚不能没水吃,八旬老太为赡养费将七个子女诉至法庭

老太太的诉讼请求是:除了小儿子外,其他六个子女每人每年支付赡养费1370元。老太太在诉讼中寄语:大家都是至亲,如果能彼此理解, 我也愿意按照合理的养老方式继续生活。

法院审理后认为,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同时,敬老、养老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赡养老人应当履行对老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人的特殊需要。因此崔老太的诉讼请求,法院予以支持。

看到老娘真怒了,几个子女纷纷支付了抚养费。

三个和尚不能没水吃,八旬老太为赡养费将七个子女诉至法庭

本案中,子女都愿意赡养老娘,但是几个子女合在一起赡养的时候,反而闹上法庭,原因还是在于三个和尚没水吃。自古以来,不患寡而患不均就是合作群体的问题所在,即便是至亲兄弟姐妹之间也难以避免。所以,最好的办法其实还是亲兄弟明算账,账愈明了,手足之情愈固。如果碍于面子不算明白,不仅养老账会变成糊涂账,怕是手足之情也会被侵蚀,给日后的交往,带来颇多尴尬。

编辑:董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