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如果李牧不被赵悼襄王的宠臣郭开害死,他能够阻挡秦军灭赵吗?

作者:历史最美

李牧,战国四大名将之一,那在中国是大名鼎鼎,无论是战国秦汉时期,还是现在。笔者记得曾经买过一本孙子兵法36计,其中举的一个战例就是,李牧全歼十几万匈奴骑兵。从历史上看,李牧的战绩也是非常辉煌的,在战国晚期,也是数一数二的名将,那问题就来了,如果李牧不被郭开害死,他能够阻挡秦军灭赵吗?

如果李牧不被赵悼襄王的宠臣郭开害死,他能够阻挡秦军灭赵吗?

李牧将军。

要了解这个问题,咱们就首先看一看李牧的战绩,打匈奴就不提了,因为太过熟悉,而且没有太大的说服力。

“(赵悼襄王)二年(公元前243年),李牧将,攻燕,拔武遂、方城。”这是攻打燕国。

“(公元前234年,赵王迁二年)秦破杀赵将扈辄於武遂,斩首十万。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於宜安,大破秦军,走秦将桓齮。”对比秦始皇本纪“十三年,桓齮攻赵平阳,杀赵将扈辄,斩首十万。王之河南。正月,彗星见东方。十月,桓齮攻赵。”可见宜安之战发生在秦始皇十三年的十月。

“(赵王迁)三年(公元前234年),秦攻赤丽、宜安,李牧率师与战肥下,卻之。封牧为武安君。(同上)

“(赵王迁)四年(公元前233年),秦攻番吾,李牧与之战,卻之。”

“(赵王迁)七年(公元前229年),秦人攻赵,赵大将李牧、将军司马尚将,击之。”这是对秦作战。按照战国策的说法,李牧是“数破走秦军,杀秦将桓齮”然后“王翦恶之”所以才施反间计,赵王杀李牧。

很明显,李牧的战绩是非常辉煌的,那个秦军大杀特杀的时代,能让强大的秦国如此灰头土脸,也是个能人了。

如果李牧不被赵悼襄王的宠臣郭开害死,他能够阻挡秦军灭赵吗?

老连环画中的秦赵交战。

但秦始皇本纪里还有一句话:“十四年,攻赵军於平阳,取宜安,破之,杀其将军。桓齮定平阳、武城。”资治通鉴里也说“秦王政十四年,桓齮伐赵,取宜安、平阳、武城”也就是说,当年十月份桓齮被李牧的军队打败之后,第二年就卷土重来,在老地方打败了赵军,所以从这里也可以发现,或许第一次宜安之战,桓齮的损失并不大。而且,桓齮究竟死于哪里,史书并没明确记载,但是根据史书中对于桓齮的最后记载,可以推断其应该死于肥之战。至于桓齮是否为樊於期,我反正是持否定态度的,而且也没有过多的证据证明这两个人就是一个人。

如果李牧不被赵悼襄王的宠臣郭开害死,他能够阻挡秦军灭赵吗?

《大秦赋》中的樊於期。

桓齮之前可是有过十万斩首记录的秦将,结果最后被李牧干掉了,足以证明李牧之实力,那么李牧能否阻止秦灭赵呢?我们知道,最后灭赵的是秦将王翦,也就是说,李牧必须挡住王翦才能暂时阻止秦国灭亡赵国的步伐。那么,李牧究竟有没有能力挡住王翦呢?

如果李牧不被赵悼襄王的宠臣郭开害死,他能够阻挡秦军灭赵吗?

秦军。

按史记的记载是“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废司马尚。後三月,王翦因急击赵,大破杀赵葱,虏赵王迁及其将颜聚,遂灭赵。”再加上之前给的战国策的记载,也就是说王翦攻赵,搞了一个反间计,把李牧给干掉了,而且战国策还写了一个“王翦恶之”,从表面上可以看到,王翦是有些忌惮啃李牧的,所以有人就认为李牧的实力比王翦强,这种思维很明显就是典型的斗兽思维,那我还可以说,如果能用最少的代价来消灭敌人,那我为什么不用呢?能用反间计干掉李牧,那我为什么要非得硬啃呢?

如果李牧不被赵悼襄王的宠臣郭开害死,他能够阻挡秦军灭赵吗?

《大秦赋》中相当棒的攻城镜头。

这也不是因为笔者想站在秦国的角度来讲,因为形势是很明显的,无论这二者谁强,李牧也拯救不了行将灭亡的赵国。因为他只是一个将军。其实就他那两场胜仗来说,一场宜安之战,打败了桓齮,但是第二年宜安还是被秦军打掉了,而公元前233年的番吾之战,李牧也仅仅是击退秦军“却之”,但是,到了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232年,番吾还是没能保住“秦拔我狼孟、鄱吾,军邺。”《史记六国年表》史书并没有记载赵国这几场败仗的将领,不排除指挥官依旧是李牧的可能,很明显,此时李牧的兵力已经极其窘迫,赵国的实力已经衰弱到了极点,很难抵挡强大的秦军。

如果李牧不被赵悼襄王的宠臣郭开害死,他能够阻挡秦军灭赵吗?

《大秦赋》中的赵国骑兵。

而且从秦始皇元年开始算起到总攻赵国之前,秦国已经接连攻下了鄴(河南安阳北)、阏与(今天的山西和顺)、橑杨(上党西北)、宜安(在今河北藁城市西南)、平阳(今河北省邯郸市磁县东南)、武城(磁县西南)、狼孟(山西曲阳县)在总攻发起之前,秦国的势力已经对邯郸形成了战略包围,邯郸已经是岌岌可危,即使李牧暴打王翦也无济于事了,更何况这种情况根本不可能发生,2000多年前,在兵力和国力及其窘迫的情况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如果李牧不被赵悼襄王的宠臣郭开害死,他能够阻挡秦军灭赵吗?

赵王。

即使赵王不杀李牧,李牧顶多能让王翦、杨端和等人再“恶之”,让秦军再多流点血罢了,然后要么被潮水一般的秦军杀死,要么向秦朝投降,要么丢掉自己的全部部队逃走隐藏起来,十几年之后,在秦朝末年再次大显神威,然后要么被章邯杀死,要么被项羽杀死,要么被刘邦打败收编,当然前提是他能躲过秦朝的追杀活到那时候。

如果李牧不被赵悼襄王的宠臣郭开害死,他能够阻挡秦军灭赵吗?

秦军战车。

但是历史并不能假设,昏庸的赵王还是杀死了李牧,把赵国181年的基业拱手送给了秦军,母亲赵悼倡后被愤怒的赵国大臣杀死灭族,自己被秦军抓获,送到咸阳之后,被流放到房陵深山(在今天的湖北十堰)中,后来在“嗟余万乘之主兮,徒梦怀乎故乡!”的悲叹声中,凄惨死去,根据年龄推断,赵王迁的年龄应该也不会太大,毕竟父亲赵悼襄王在位仅仅九年,死去的时候尚属壮年,而母亲赵悼倡后则是个“贪叨无足,隳废后适,执诈不悫,淫乱春平,穷意所欲”的恶妇,由此可见在赵迁在位的7、8年中他很可能被母亲及权臣(比如郭开之流)紧紧握在手中,所以说,这个年轻人很有可能也只是给父母,祖父,曾祖父以及赵国的“贤臣”们买单而已。

如果李牧不被赵悼襄王的宠臣郭开害死,他能够阻挡秦军灭赵吗?

《大秦赋》中等赵孝成王赵丹。

而那位在赵悼襄王、赵王迁两朝上蹿下跳的权臣郭开,最终也在投靠秦国之后,返回邯郸搬家的时候遭到路上的盗贼伏击而死(一说为李牧旧部报仇)正所谓是恶有恶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