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十四阿哥掌握三十万大军,为何不推翻雍正帝,而是任由宰割?

作者:海峡网络

#老十四拥有20多万军队,兵强马壮,为何不敢造反推翻雍正皇帝#

1722年11月13日,康熙皇帝在京城北郊的畅春园病逝。7天后的11月20日,康熙皇帝的第四个皇子胤禛奉遗诏在太和殿继承皇位,是为雍正皇帝。

雍正皇帝继位后,陆续收拾当初与他争夺皇位的几个兄弟。其中之一就有康熙皇帝的第十四子、被称为“十四阿哥”的胤禵。十四阿哥被革去王爵,圈禁在景山寿皇殿内,长达十几年,直到乾隆皇帝即位后才被放出来。

十四阿哥掌握三十万大军,为何不推翻雍正帝,而是任由宰割?

因此,有人说:当时十四阿哥掌握了三十万大军,为什么不发兵推翻雍正皇帝,而是任由宰割,落得悲惨下场?

这件事我们从头说起吧。

十四阿哥比雍正皇帝小10岁。康熙皇帝非常宠信个性爽直、重情重义的十四阿哥。

清朝度过了最初的混乱状态后,很少有皇子被派出去带兵打仗。这一方面是没有必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范皇子掌握兵权做大盘强。可是,康熙皇帝很信任十四阿哥,在1718年任命他为抚远大将军,统率清军进驻西北边疆平定叛乱。康熙皇帝封十四阿哥为大将军王,以天子亲征的规格出征,还赏赐了10万两银子。

十四阿哥掌握三十万大军,为何不推翻雍正帝,而是任由宰割?

当康熙皇帝病逝时,十四阿哥以大将军王的身份,统领驻防西北边疆地区的八旗、绿营部队,号称30万大军。虽然实际兵力只有十多万人,但也是一支不容小觑的武装力量。毕竟在清朝前夕,清军八旗、绿营部队总兵力也在50万人左右,十四阿哥一个人就带走了差不多三分之一。

我们相信,如果十四阿哥真的能够率领十几万大军杀回京城,一定会是一支可怕的军事力量。搞不好会是明朝“靖难之役”的重演。

但是,与燕王朱棣不同的是,十四阿哥手下虽然有十几万人,却并不是属于自己的军队。朱棣能发起“靖难之役”,是因为他作为藩王,身边有一支1万多人、被称作“护卫军”的私人军队。在紧急情况下,朱棣还能调动王国所在地的镇守兵,为己所用。

十四阿哥掌握三十万大军,为何不推翻雍正帝,而是任由宰割?

可是,十四阿哥率领的这支军队,既有八旗军队,又有绿营军队,各自有统领,是朝廷的高级将领。此外,所有的官兵都是拿着国家的饷银。他们会听命一个临时派来指挥他们的大将军王,跟着他杀到京城去推翻雍正皇帝吗?

历朝历代的统兵将领在出征前,都会把家眷留在京城,一是朝廷代为照顾,二是作为人质。一旦这些统兵将领有个风吹草动,他们留在京城里的家眷将会首先遭殃。与此同时,谋反向来排在“十恶不赦”之首,属于诛灭九族的重罪。

十四阿哥掌握三十万大军,为何不推翻雍正帝,而是任由宰割?

十四阿哥能够开出什么样的条件,能够说服手下的统兵将领冒着整个家族一块儿完蛋的巨大代价,跟随自己杀回京城?很明显,代价和收益严重不成比例。与其这样,大家还不如把十四阿哥绑回京城领赏呢。

我们现在想象古人谋反,是“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事情,简单轻松。其实,谋反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真正有这样想法的人,一定会在起兵之前,进行若干年的准备工作。

十四阿哥掌握三十万大军,为何不推翻雍正帝,而是任由宰割?

比如说,筹备粮草、准备武器、招徕人马等。光是筹备粮草、准备武器两样,就足够十四阿哥忙上好几年——这几年内,还不能让朝廷发现,否则必定胎死腹中。

我们再以朱棣为例。1398年闰五月,朱元璋去世,皇太孙朱允炆即位,是为建文帝。这时候,朱棣已经有了谋反的想法,但并没有当场发作,而是表面上称病,打消建文帝的顾虑,暗地里悄然进行战前准备,直到1399年7月才打着为国“靖难”的名义,誓师出征,杀向京城。

朱棣当了18年藩王,在北平苦心经营那么久,依然不敢在朱元璋病逝后立即起兵,十四阿哥怎么敢在自己毫无根基的西北边疆宣布起兵?别的不说,光是粮饷问题就能让他功败垂成。十四阿哥十几万大军,全靠朝廷和地方上提供。他头天宣布起兵,第二天粮饷就断了,十几万大军喝西北风?

十四阿哥掌握三十万大军,为何不推翻雍正帝,而是任由宰割?

其实,雍正皇帝是何等聪明的人,不管十四阿哥有没有起兵的念头,都会未雨绸缪,及早解除十四阿哥的兵权。因此,当康熙皇帝病逝的第二天,雍正皇帝就命令贝子延信星夜赶往甘州,代替十四阿哥掌管抚远大将军印信。这就是说,十四阿哥在第一时间就失去了兵权,啥也不是了,只能是任人宰割。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