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史料中的三国刀枪剑戟四大天王:吕布没资格入选,马超为何落榜?

作者:半壶老酒半支烟

十八般兵器排在前四位的是刀、枪、剑、戟: 刀为百兵之王,枪为百兵之贼,剑为百兵之君,戟为百兵之魁、战阵之主。

对刀枪剑戟的评价,不同的史料也有不同的说法,比如也有人说刀为百兵之祖、枪为百兵之王、剑为百兵之君——在秦朝以前,王的地位是要高于君的:商鞅被尊称“商君”,秦王可以下令将其“俱五刑”,也就是墨(黥面)、劓(割鼻子)、刖(断足或挖膝盖骨)、宫(男子割势、妇人幽闭)、大辟(凿颠、镬烹、抽胁、车裂、囊扑、枭首、腰斩、弃市都属大辟,商鞅好像是被车裂了)。

“王”可以决定“君”的生死,于是刀枪剑戟谁为王谁为君,这就不好评价了——笔者对武学一窍不通,也看不出马大师闫宗师雷掌门的三连鞭、电击式、雀不飞有何高明之处。不好评价的问题就暂且搁置,咱们今天要讨论的,是大家都有发言权的话题:史料中的三国刀枪剑戟四大高手或四大天王分别是谁?吕布有没有资格入选?如果马超落榜,谁能顶替他的位置?

史料中的三国刀枪剑戟四大天王:吕布没资格入选,马超为何落榜?

既然说是史料中的刀枪剑戟四大高手,那么演义小说就不能拿来当证据了,这里我们首先就要把所谓的“三国第一名将”吕布的参选资格取消了——他根本就不是“三国人物”,用的也不是方天画戟。

吕布确实很勇猛,武功似乎也很高强,在长安城下单挑郭汜郭阿多,打得那叫酣畅淋漓,在城头观战的建安七子之首王粲,还把这场单挑写进了《汉末英雄记》。

《后汉书》和《三国志》都记载了了吕布的勇猛:“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飞将。布常御良马,号曰赤菟,与其健将成廉、魏越等数十骑驰突燕(黑山军首领张燕)阵,一日或至三四,皆斩首而出。”

吕布的惯用兵器是长矛而非大戟,他刺杀董卓,用的也是长矛:“肃(骑都尉李肃)以戟刺之,卓衷甲不入……布应声持矛刺卓,趣兵斩之。”

史料中的三国刀枪剑戟四大天王:吕布没资格入选,马超为何落榜?

矛、槊都是枪族兵器,惯用长矛的吕布却不能受封“三国枪王”——他根本就不是三国人物。

董卓、吕布、袁术、袁绍、公孙瓒的事迹虽然记载于《三国志》,但他们活着的时候,根本就没有什么三国: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于建安十三年的赤壁之战后,而吕布在建安三年就挂在白门楼上了,吕布殒命的第二年,善用“两刃矛”的白马将军公孙瓒也把自己烧死了,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三国。三国正史中“一对大戟八十斤”的典韦,曾用飞戟击败吕布,但却比吕布先走一步——他在建安二年,就在宛城被张绣的叛军杀了。

要想竞争三国刀枪剑戟四大天王,起码要活到建安十三年之后,我们熟悉的东莱太史慈,虽然惯用短戟,但是很不幸,他在建安十一年就病逝了——罗贯中让他多活了几年,在合肥之战中被张辽射死了,其实这两人根本就没见过面。

史料中的三国刀枪剑戟四大天王:吕布没资格入选,马超为何落榜?

如果抛开演义只看正史,三国时期善于用戟的枭雄名将还真不少,我们熟悉的曹操、刘备、孙权,都把手戟当做防身武器。

曹操刺杀张让被发觉,“乃舞手戟於庭,逾垣而出,才武绝人,莫之能害。”

有人诬陷赵云叛逃,刘备也抄起了手戟:“先主之败,有人言云已北去者,先主以手戟擿(掷)之。”

手戟在当时经常被当做标枪来使,孙权就曾用手戟射虎:“亲乘马射虎于庱亭,马为虎所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

三国三巨头都会用手戟,谁是戟中之王,还真不好评价,但是从“曹操墓”中出土的“魏武王常用格虎大戟”,似乎能说明一点问题,但是要封曹操为“三国戟王”,他的部下张辽可能会有意见:“辽被甲持戟,先登陷阵,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冲垒入,至权麾下。权大惊,众不知所为,走登高冢,以长戟自守。辽叱权下战,权不敢动。”

史料中的三国刀枪剑戟四大天王:吕布没资格入选,马超为何落榜?

张辽手持长戟,把同样有长戟在手的孙权吓得不敢露头,说明即使是在汉末三国时期,大将的武功也是决定战斗胜负的重要因素——孙权戟能射虎,但却被张辽打得噤若寒蝉,“三国戟王”称号,似乎应该属于张辽张文远。

三国时期用刀的名将不多(演义中不少),那是因为当时大家用的都是汉军制式兵器,环首刀不如马槊杀伤力大,所以有条件的武将,都会挺着马槊和长戟冲锋陷阵——笔者一直怀疑在汉末三国年间已经有了马镫,所以骑将才比较勇悍,公孙瓒能在马上用两刃矛连杀数十鲜卑骑兵,没有马镫是不可想象的。

史料中的三国刀枪剑戟四大天王:吕布没资格入选,马超为何落榜?

制造工艺复杂而杀伤力巨大的马槊,挤压了环首刀在战场上的作用,但三国名将所用的名刀也不少:“关羽为先主所重,不惜身命,自采都山铁为二刀,铭曰万人;张飞初拜新亭侯,自命匠炼赤朱山铁为一刀,铭曰新亭侯蜀大将也;黄忠,汉先主定南郡得一刀,赤如血,于汉中击夏侯军,一日之中,手刃百数。 ”

关羽张飞黄忠都有好刀,谁是三国刀中之王还真不好评定,但是笔者更愿意相信关羽是三国枪王而非刀王:“绍遣大将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史料中的三国刀枪剑戟四大天王:吕布没资格入选,马超为何落榜?

在冷兵器战争中,斩杀大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面对面斩杀更是困难,所以关羽刺颜良、黄忠斩夏侯渊,从“刺”与“斩”两字中,我们似乎能看到“三国枪王”和“三国刀王”的风采——在整个三国时期,被格杀(射杀的除外)的所有将领中,级别最高的可能就是颜良和夏侯渊了。

让张辽、关羽、黄忠分享三国戟、枪、刀三王称号,读者诸君未必会赞同,笔者读书不求甚解,肯定会漏掉一些真正的高手名将,所以这三王称号应该属于谁,还得有请读者诸君最后评判。

史料中的三国刀枪剑戟四大天王:吕布没资格入选,马超为何落榜?

因为马槊的大行其道,环首剑、斩马剑不是成了装饰品就是装上长柄变成了陌刀,要找三国剑王就比较困难了,这个问题,似乎直到明朝才有了一个比较模糊的答案,明代军事家郑若曾所著的《江南经略》和《筹海图编》都给古代讲述名家排了顺序,刘备在马超之前:“使剑之家凡六,曰马明王、曰刘先主、曰卞庄、曰王聚、曰马超、曰邉掣厚脊短身……有五家,一曰马明王、一曰先主、一曰卞庄、一曰王聚、一曰马超。”

蓟镇游击将军何良臣所著《阵纪》,对刘备马超的剑术做了具体描述:“卞庄之纷绞法、王聚之起落法、刘先主之顾应法、马明王之闪电法、马超之出手法。”

史料中的三国刀枪剑戟四大天王:吕布没资格入选,马超为何落榜?

按照明朝军事家的兵书排序,三国剑王之位,非刘备莫属,但是马超的落选,似乎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他是蜀汉的骠骑将军领凉州牧、斄乡侯,而且死在刘备之前(章武二年马超病逝,时年四十七),后世兵书给剑术名家排序,自然要把马超排在刘备之后。

这样总结下来,笔者得到了这样一个结论:按照史料记载,三国刀中之王是黄忠、枪中之王是关羽、剑中之王是刘备、戟中之王是张辽或曹操。

上面这个结论,只是笔者根据不完全的史料得出的一家之言,只能算是抛砖引玉而不能作为定论,最后一锤定音的权力属于读者诸君:依据您掌握的史料,三国枭雄名将中,哪几位称得上刀枪剑戟四大天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