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任弼时汇报刘胡兰牺牲经过,毛主席红着眼圈问:“她是党员吗?”一、刘胡兰的志向二、生的伟大三、死的光荣四、总结

中国几十年的革命斗争中,有无数的革命先烈前仆后继、不畏牺牲,将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了伟大的革命事业。这些先烈中,既有牺牲在了枪林弹雨的站场上,也有牺牲在了敌人的铡刀下。

著名的革命烈士刘胡兰,就是牺牲在了敌人的铡刀之下。任弼时将刘胡兰壮烈牺牲的经过告诉毛主席时,刘胡兰高尚和无畏的精神,深深地感动到了毛主席。随后,毛主席红着眼睛询问:“刘胡兰,是党员吗?”

任弼时汇报刘胡兰牺牲经过,毛主席红着眼圈问:“她是党员吗?”一、刘胡兰的志向二、生的伟大三、死的光荣四、总结

刘胡兰牺牲之后,毛主席用“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八个字,高度地概括了刘胡兰的一生。的确,刘胡兰的一生,虽然很短暂,但是,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刘胡兰将她的人生价值发挥到了最大。

1932年,刘胡兰出生在山西文水县下面的一个农村家庭里。此时,日本侵略者已经在东北地区霸道横行,迫害东北的同胞。国内的大部分地区都已经产生了非常高涨的爱国情绪,对日本侵略者恨之入骨,希望能够将他们赶出国门。

任弼时汇报刘胡兰牺牲经过,毛主席红着眼圈问:“她是党员吗?”一、刘胡兰的志向二、生的伟大三、死的光荣四、总结

党组织以及许多的爱国人士,也都纷纷动员广大的人民群众,号召全国军民,保家卫国,共同抗日。山西地区的军民,也产生了非常强烈的革命热情。刘胡兰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

刘胡兰的父母,虽然都是很普通的农民,但是,在接受了革命思想的熏陶之后,他们的思想也得到了很大的解放。他们的目光,也不再只停留在家里的一亩三分地上。

任弼时汇报刘胡兰牺牲经过,毛主席红着眼圈问:“她是党员吗?”一、刘胡兰的志向二、生的伟大三、死的光荣四、总结

刘家有两个女儿,姐姐刘胡兰和妹妹刘爱兰。虽然家庭的生活较为拮据,但是,父母还是竭尽所能地将两姐妹送到学校去上学,让他们接受教育。于是,1940年,八岁的刘胡兰,开始到村里的小学读书。

学校里,老师们讲述日本侵略者的暴行,讲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讲述共产党的伟大信仰。在如此熏陶之下,刘胡兰产生了对党的向往。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带领着广大的贫苦农民们挣脱封建地主的压迫和剥削,自己当家做主、当自己的主人。

任弼时汇报刘胡兰牺牲经过,毛主席红着眼圈问:“她是党员吗?”一、刘胡兰的志向二、生的伟大三、死的光荣四、总结

为了培养更多的革命继承者,吸引更多的人们参加伟大的革命事业。党组织在根据地里成立了儿童团、青年团等团体。在山西文水县里,也成立了儿童团。1942年,十岁的刘胡兰,加入到了儿童团中,为成为一名光荣的革命战士而做准备。

进入儿童团之后,刘胡兰非常认真地学习、遵守纪律,凭借着良好的表现,得到了学校老师和儿童团领导们的肯定和表扬。十来岁出头的刘胡兰,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也树立起了坚定地信念。

任弼时汇报刘胡兰牺牲经过,毛主席红着眼圈问:“她是党员吗?”一、刘胡兰的志向二、生的伟大三、死的光荣四、总结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消息传遍国内外。长达十四年之久的抗日战争终于结束了,民众们欢呼不已,奔走相告。刘胡兰也非常高兴,和同学们拥抱庆祝。

但是,小小年纪的刘胡兰也知道,革命还未结束。已经将外敌打退了,接下来就要推翻压迫广大人民群众的封建地主和军阀们了。1945年11月,刘胡兰被选进了中共妇女干部培训班,接受组织的考察和培训。

任弼时汇报刘胡兰牺牲经过,毛主席红着眼圈问:“她是党员吗?”一、刘胡兰的志向二、生的伟大三、死的光荣四、总结

随后,刘胡兰就回到了文水县,参与解放工作。在文水县里,刘胡兰和组织的同志们,一边动员村民们参加推翻地主的革命斗争工作,一边为解放军战士们筹备粮食、军鞋、军衣等军需用品。

1946年,年仅十四岁的刘胡兰,被破格任命为文水县云周西村妇女救助委员会的主任。在村子里宣传妇女解放的思想,为广大的妇女同胞们争取权益。

任弼时汇报刘胡兰牺牲经过,毛主席红着眼圈问:“她是党员吗?”一、刘胡兰的志向二、生的伟大三、死的光荣四、总结

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发动对解放区的进攻,解放战争正式爆发。随后,国民党的军队就开始大举进攻解放区和我军的革命根据地。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党组织将部分的同志转移到了其他地方,留下一部分同志继续开展革命斗争工作。

本来,文水县的党组织领导,是想让刘胡兰跟着同志们一起转移的。但是,刘胡兰主动提出:“首长,我从小就在这里长大,对这些地方很熟悉,我留下来协助同志们的工作吧。而且我年纪小,敌人不会注意到我的。”

任弼时汇报刘胡兰牺牲经过,毛主席红着眼圈问:“她是党员吗?”一、刘胡兰的志向二、生的伟大三、死的光荣四、总结

听了刘胡兰的话,领导也觉得有道理,因此,就将她留了下来。离开之前,领导对着刘胡兰说:“刘胡兰同志,在开展工作时,要注意安全啊。不能将自己的身份暴露了。”刘胡兰忙应道。随后,刘胡兰就留在了文水县,协助组织到同志们掩藏粮食,传达组织的指示。

1947年1月,驻守在山西的阎锡山部队和当地的地主们联合起来,组成了“复仇自卫队”,将文水县云周西村团团围住,并喊出“掘地三尺,也要将共党分子揪出来”的口号。他们用重金诱惑村民们,让村民提供有关于革命者的消息。

任弼时汇报刘胡兰牺牲经过,毛主席红着眼圈问:“她是党员吗?”一、刘胡兰的志向二、生的伟大三、死的光荣四、总结

最终,刘胡兰等几个党组织成员,被一些抵不住诱惑的人出卖了。敌人想要从刘胡兰的口中问出关于党组织和解放军的信息,但是,刘胡兰始终不为所动,不泄露一丝一毫的信息。敌人将六名被抓捕的革命群众用铡刀残忍地杀害,希望能让刘胡兰感到害怕。

但是,刘胡兰始终不露出任何一点惧怕的情绪。从容地走到了铡刀旁,毫无畏惧地说:“我刘胡兰,是一名光荣的党员,是坚定地革命者。党员,是不惧牺牲的。”最终,刘胡兰英勇地牺牲在了敌人的铡刀之下。此时的刘胡兰,还未满十五岁。

任弼时汇报刘胡兰牺牲经过,毛主席红着眼圈问:“她是党员吗?”一、刘胡兰的志向二、生的伟大三、死的光荣四、总结

刘胡兰牺牲的消息,传到了根据地之后,任弼时将刘胡兰牺牲的经过告诉给了毛主席。主席听到消息后,既钦佩于刘胡兰的勇敢,又为刘胡兰的牺牲而感到惋惜和伤心。主席红着眼睛说:“刘胡兰,是一个好同志啊。我党有如此坚定的同志,是我党的荣幸啊。”

过了一会儿,主席又问:“刘胡兰是党员吗?”任弼时回答:“是,她已经是候补党员了。”主席点了点头。随后,在纸上写下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八个字,概括刘胡兰的英勇事迹。

任弼时汇报刘胡兰牺牲经过,毛主席红着眼圈问:“她是党员吗?”一、刘胡兰的志向二、生的伟大三、死的光荣四、总结

刘胡兰是革命英雄,是民族的英雄,也是国家的英雄。在十五岁的年纪里,她就有着非常高的思想觉悟,将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勇于为革命献身。刘胡兰,值得每一个中华儿女铭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