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检察狂人》:律政英雄执法犯法酿冤案,正义先疯将错就错惩真凶

日本法律体系的变幻莫测一直以来都是热衷于审视日本社会右倾化趋势的电影导演们持续关注的重要问题。二战后以来,日本已经诞生了许多质疑法院制度、剖析司法问题的名导佳作,最近是枝裕和也稍微转变导演风格以真相莫名的《第三度嫌疑人》推动了这种话题。 《检察方的罪人》延续了是枝裕和前作的精神,并且融合了该类型电影的所有要义,有意识地在保守的安倍晋三政府执政的社会背景下,探讨类似的关于正义本质的问题。

《检察狂人》:律政英雄执法犯法酿冤案,正义先疯将错就错惩真凶

最上(木村拓哉饰)

故事始于初到东京地检工作的新手检察官冲野(二宫和也饰)受前辈最上(木村拓哉饰)任命调查一对似乎经营非法高利贷生意的老年夫妇被残忍杀害的凶杀案件。被列为嫌疑人的一系列可疑人物中有一个引起了最上的注意——松仓(酒向芳饰),在最上学生时代松仓曾涉嫌谋杀最上认识且喜欢的一个女学生而被捕,随后由于证据不足被释放。如今那起案件的诉讼时效已过,但最上依然无法释怀,于是决定以谋杀这对老年夫妇的罪名将松仓绳之以法。

《检察狂人》:律政英雄执法犯法酿冤案,正义先疯将错就错惩真凶

冲野(二宫和也饰)

与此同时,最上本人也被卷入到了如今已成为议员的老朋友丹野(平岳大饰)被指控贪污受贿的阴谋中。导演原田真人以冲野毕业前的最后一堂研修课作为开场,在简短的序幕中,最上针对检察官的作用和正义的本质进行了一些愤世嫉俗的讲演。就像《第三度嫌疑人》中的律师一样,他直白揭露在法律面前真相微不足道,正义其实是一场通过编织一个牢不可破的故事而赢得胜利的游戏。他断然地说:“涤荡罪恶的雨,这种东西根本不存在。”但他还是执着于追求正义,甚至收集了一堆法槌展示在办公室里——事实上日本法官并不用法槌,不过由于西方电影的普及,显然大家已经普遍默认了其间的关联。

《检察狂人》:律政英雄执法犯法酿冤案,正义先疯将错就错惩真凶

丹野(平岳大饰)

复杂的政治局势也导致左右为难的最上陷入到了司法迷惑中。在他与丹野的会晤中,我们最初以为他与政客串通一气,大概是为了保护他的朋友,从而导致了他自己的腐化,但后来我们发现,事实相反——他俩才是体制中的同谋,目的就是为了打破体制。丹野显然对右翼政治不抱幻想,致力于和平主义的理想,试图揭发体制化的政治腐败,不惜鱼死网破。丹野有心无力未能挫败又一个新军国主义政权的崛起(主要由于他自己的妻子被拍到出席了一场新纳粹集会),不由哀叹日本没有新闻自由,而当最上表示愿意为他提供更多援助时,他冷淡地打断最上,提醒他他也是“体制内的人”。

最上执法犯法,与其说是追求正义,更多还是出于个人复仇的原因。他不顾一切地咬定松仓有罪,甚至开始编造松仓犯案的经过,而认真负责的菜鸟下属冲野却对上级最上越来越可疑的行为感到内心矛盾、不知所措。命案似乎并非松仓所为,真凶可能另有其人。如果最上用这个案子让松仓伏法认罪,也许也算是伸张了正义,但真正的凶手仍然逍遥法外。最后,最上背叛了自己的正义,成为了他在愤世嫉俗的开场白中警告冲野不要成为的那种“犯罪”检察官。

《检察狂人》:律政英雄执法犯法酿冤案,正义先疯将错就错惩真凶

诹访部(松重丰饰)

除此之外,最上还将他的罪行与在英帕尔战役中意外幸存的祖父长期遭受不公正待遇的历史问题联系了起来,在超现实的奇异梦境片段中,他梦到自己和丹野作为拒绝为日本军国主义而死的军人的后代,重回到了被称为“塔南旅店”的炼狱之地。英帕尔战役的“白骨街道”也让他与平易近人的黑帮分子诹访部(松重丰饰)结为同盟——诹访部构成了另一个促使最上转向黑暗面的诱惑来源,而最上最终要面对的问题似乎就是,在司法体制内在腐败的情况下,追求自己的正义是否真的可以么。

《检察狂人》:律政英雄执法犯法酿冤案,正义先疯将错就错惩真凶

沙穗(吉高由里子饰)

代表观众视角的冲野想要反对最上,但又缺乏抗拒的勇气——不像他的助手沙穗(吉高由里子饰)那么坚定,沙穗也在以自己的方式抗击不公,不过她的方式可能也没有多么高尚(基本上依然是出于利己主义而非利他)。“人死了就和东西坏了一样,”松仓承认杀死女学生后漫不经心说出的这句台词,似乎恰好揭示了这部电影虚无主义的倾向,影片中指出了一连串看似不可能修复的社会弊病。最上在向上司汇报工作时,无意中听到一名女检察官要求诉讼一起强奸案并遭到上级回绝,于是在转身离开的瞬间又折返回来,鼓励她继续对她的案子施压,声援她继续义无反顾地对抗那堵看似坚不可摧的冷漠之墙;电影一开始轻描淡写提出了贴合当下现实的如何处理老龄化社会中老年司机的问题,但相对于随后愤世嫉俗的阴暗情节,这似乎完全就像是一个奇怪的冷笑话。

在《检察方的罪人》黑暗悲观的氛围中,随着道德底线不断崩塌,整个基调越来越阴暗,几乎看不到希望,只能在最后沮丧的吼叫中找到释放。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