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拜访森林:孩子总是不听话

作者:不了电影
拜访森林:孩子总是不听话

由面包师父和他无法怀孕的太太开启故事,为了解除女巫长年所下的不孕魔咒,他们向精通法术的女巫求助,以换得解药,但女巫提出了交换条件,若面包店夫妇能在三天後蓝月升起前取得指定的四样物品,女巫便答应解除诅咒,这四样物品分别是「如牛奶般雪白的乳牛」、「如鲜血般鲜红的斗蓬」、「如玉米般金黄的长发」以及「如黄金般纯的鞋子」。於是他们到黑森林中展开冒险,一路上遇到了灰姑娘、杰克、长发公主、小红帽、还有恶名昭彰的大野狼,并发生了一连串因果交错的童话寓言。

经典百老汇音乐剧《拜访森林》登上大银幕,原作由着名作曲家史蒂芬桑坦创作,詹姆斯雷平编导,剧情完美结合《杰克与豌豆》、《灰姑娘》、《小红帽》、《长发姑娘》四大耳熟能详的经典童话,电影由《芝加哥》《华丽年代》剧场出身的劳勃马歇尔执导,而全片网罗的梦幻巨星卡司也几乎各个都身怀深厚的音乐底子,包括拥有乐团经验、曾演出过同样改编自史蒂芬桑坦原作的音乐剧电影《疯狂理发师 : 伦敦首席恶魔剃刀手》的强尼戴普、《妈妈咪呀 !》一「鸣」惊人的梅莉史翠普、《歌喉赞》系列安娜坎卓克、以及东尼奖得主克莉丝汀巴伦丝基与詹姆斯柯登,其他「初试啼声」的则有帅气的寇克舰长克里斯潘恩、爱蜜莉布朗、比利马格努森等人。

《拜访森林》改编自1976年出版,布罗诺贝特尔翰执笔的原着小说《童话的作用》,电影版本的架构基本上与原版音乐剧无异,都是相同的两幕剧形式,第一幕铺陈踏上满足慾念,实现心愿的旅途,第二幕则是实现愿望後付出的代价。剧中的森林是个隐晦的象徵,五段故事线交错连结,最真实的人性在此显现,这片树林宛如现代社会的缩影,在这里,充满外遇、诱惑、自私、欺骗、贪念,将各自的过错互相推托,每个角色许下了自己的心愿,也种下了贪婪的恶果。

《拜访森林》的本质更接近格林童话原始的残酷寓言,并传达泛广的普世价值、人性的灰暗,以及童话人物形象的颠覆;大野狼带给小红帽暗喻性启蒙的际遇;迷人帅气的王子不再专情,而是个花心大萝卜;仙杜瑞拉对上流社会的憧憬,最後却发现过於梦幻、不踏实的富裕生活其实并非内心所望;杰克爬上豌豆茎,窃走了巨人的宝物起初只为补足生活上迫切的经济需要,尔後却将这视为理所当然的炫富管道,毫无节制的取用,逐渐产生资本思想的错误价值观。

人们在各自的道路上追求许多梦想,走进这片森林,经历了成长,也找到了自己未曾拥有的勇气,见识到世间的险恶,也面临各种意志的考验,许下愿望後,我们都必须为自己做出的决定负起责任,承担後续可能遭致的後果,女巫 : no matter what you said, children won't listen…《拜访森林》的主体就在於亲子间的教育,女巫的children won't listen 片尾最後也转化成那首children will listen。不过即便是後半段再怎麽批判性的《拜访森林》 到了迪士尼手中仍难逃被那套 happy ever after 传统柔化的命运。

众星们的好歌喉无非是一大看点,《妈妈咪呀 !》睽违多年,梅莉史翠普的歌艺精进不少,不但精心移植「剧场」的演唱形式,更几近跳脱柏娜黛特皮特丝的经典形象,作为全片最不带一丝虚伪的角色,梅姨版女巫的道德矛盾,那份爱女心切、悉心呵护的母爱,有别於柏娜黛特皮特丝的情感,反之更多的是梅姨精巧的表演刻痕;而艾蜜莉布朗也是一枚令人惊艳的好嗓子,比原先预期的出色许多;强尼哥演唱的部分虽只有短短一场戏,但歌声也比起《疯狂理发师 : 伦敦首席恶魔剃刀手》那时候来的更加成稳内敛;坎卓克的嗓音则一如往常的高亢,on the steps of the palace无疑是她全片最璀璨的时刻 !

关於後半段混乱失蹄的简化和改动,到头来终究还是得归咎於《拜访森林》电影版的最大原罪 : 迪士尼,这只保守的米老鼠把一切都「pg」化了,原作的成人尺度和残酷的描写均没能得到更大的延展空间,即使音乐元素带给我们几段动人的时刻,但故事的核心寓意还是失了神色,如果今天《拜访森林》电影版是由华纳兄弟影业制作,相信肯定会有更美好的光景,迪士尼对於童话文本的推翻始终都存在着一条不可跨越的底线,而《拜访森林》就是这麽不巧被迪士尼帝国的童话精神给「同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