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奇!仪征惊现“连理枝”

真州府和仪征大码头首席摄影师周晓明2021年11月6日摘编《扬州发布》微信公众号平台发布的信息:仪征新集镇一条生产河的河堤上,生长着构树、女贞、朴树、小果蔷薇、野菊等多种乡土植物。众多植物中,有两棵相距1米左右的小树,它们相依相偎,最终“相互依靠处”自然相连,形成了“连理枝”小树自然相连成“连理枝”。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自古以来,比翼鸟、连理枝成为美好爱情的象征。

记者为了拍摄盛开的野菊,进入新集镇一条生产河的河堤上,无意间发现了两棵连在一起的小树。

奇!仪征惊现“连理枝”

这两棵小树都是朴树。深秋时节,叶片变黄,其中一棵小树直径大约5厘米,另一棵小树只有3厘米左右。

较粗的那棵小朴树,在树干距离地面1.5米左右的高处有一个树杈;较细的那棵小树斜着生长,树身刚好搭在较粗的那棵树的树杈上,形成了大的托着小的格局。

奇!仪征惊现“连理枝”

经过几年生长,两棵树的接触部位已长成一体。记者用力抬起小树,都不能分开它们分毫。

仔细观察,两棵树的接触部位,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接触点摩擦受伤,愈合时融为一体

扬州职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教授陈卫元介绍,这两棵小朴树之所以能成为连理枝,首先在于它们属于同一树种,“连理枝的原理,其实跟嫁接类似,同一种树木嫁接的成活率是最高的。”

其次,两棵小树要有比较紧密的接触点,只有紧密接触,随着树木生长和外界的作用力(比如风力),才能让它们互相摩擦,从而导致接触部位受伤,“通常,木本植物都有较强的自愈和再生能力,接触部位摩擦受伤后,在风平浪静的时候,两者都开始自愈,在这一过程中,内部输导组织(形成层)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连理枝。”

“这是一种天时地利的巧合。”陈卫元说,这种资源可以专门加以保护。

记者注意到,较小的那棵树,树身有被藤条深深缠绕的痕迹,也许正是这藤条的作用,让它树身斜着生长,并最终恰好搭到了较粗的那棵树的树杈上。

扬州这些地方也有连理枝

扬州的连理枝,最为有名的就是瘦西湖叶林的三角枫连理枝,一棵树上有多处连理。略有不同的是,瘦西湖三角枫的连理枝,是同一棵树树枝之间产生摩擦并受伤,最终结为一体。

在自然界,自然形成的连理枝并不多见。在邵伯船闸,有一棵雪松有一连理枝;而在江都一林场,有一棵女贞也有一连理枝。

不过,在城市园林绿化中,人工培育的连理枝倒是比较常见。如近年来在扬州街头出现的编织桂花、编织紫薇等,就是通过人为的编织,让树木形成连理。

而且,从原理上来看,嫁接就是连理枝的普遍应用。嫁接是园林园艺以及林果发展的常见方法,人们常吃的桃、梨、葡萄、苹果等,都可以通过嫁接的方式更换品种,提高产量。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