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婴儿潮一代的儿子|香港大学首任中国校长黄丽松

作者:潮汕拾贝
婴儿潮一代的儿子|香港大学首任中国校长黄丽松

香港大学首任中国校长黄力于2015年4月8日在英国去世,享年94岁。香港大学现任校长马飞森昨晚发来一封电子邮件,告知教师、学生和校友黄先生已平安离世的消息,对他的离任深表悲痛,并赞扬他对香港学术、社会和政治领域的巨大贡献。黄女士是一位杰出的化学家,于1972年至1986年担任香港大学校长12年。

黄立松,原籍汕头,是香港民生学院的创始人,该学院从小学到中学都有上学。1938年,他获得奖学金,在香港大学主修化学,在那里他擅长小提琴演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移居大陆,在广西化学系担任助教,到战争结束时,他获得奖学金,在英国牛津大学攻读化学博士学位,然后在芝加哥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

第一位香港大学毕业生是母校校长

1950年代初,黄女士回到亚洲,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大学任教,之后被推荐接替肯尼斯·欧内斯特·罗宾逊(Kenneth Ernest Robinson)成为香港大学的第一位华人校长,也是第一位香港大学毕业生成为香港大学校长。

在担任香港大学校长期间,黄女士与学生关系良好,平息了女王访问香港学生会的示威活动,并曾担任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和其他公职人员,为香港的社会和政治领域做出了贡献。香港大学的主要演讲厅,以纪念其贡献,"黄立松演讲厅"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1994年退休后,黄丽松和妻子李薇带着儿子定居英国,并定期回港。为纪念妻子黄丽松,设立了专门的"黄丽伟基金",并写了一本唱片《风雨弦歌——黄丽松回忆录》,相关收益用于基金用途。

在2010年香港大学百年校庆前夕,香港大学举行了百年校庆特别奠基仪式,由黄立松、王义乌、郑耀宗、戴义安等主持,徐立志及时被任命为校长。黄立松形容它当时"非常非常快乐",即使香港大学进入了第二个百年,这所大学有一天可以成为世界第一,"只要它需要"(直到目标实现)。"

香港行政长官梁振英表示哀悼

根据香港特区政府的新闻稿,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今日(13日)对香港大学前校长黄丽松博士的逝世表示哀悼。

梁先生表示,黄博士是香港大学首位中国区校长,长远的视野是推动高等教育界的发展,带领香港大学成为世界级的院校。

梁先生说:「黄博士亦曾担任基本法谘询委员会副主任,多年来一直积极参与香港回归祖国,为国家和香港作出很大贡献。"我谨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向他的家人表示最深切的哀悼。

轮廓

黄立松1920年出生于汕头市,原籍广东省汕头市揭阳县渔湖镇塘浦村(今鹿城区)。具有自由基化学专业知识的中国化学家。彼曾任香港大学校长。

黄立松中小学均就读于香港民生学院,是香港民生学院创始人之父。1937年,他去了上海的圣约翰大学,由于抗日战争的爆发,他无法启程。

1938年,他获得香港大学奖学金,主修化学,曾是圣约翰教堂(前身为圣约翰书院)的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学生活动,特别是拉小提琴。

1941年,当日本人入侵香港时,黄立松短暂加入英国辅助部队,负责检测化学武器。

1942年,在香港沦陷前夕,香港大学授予战时学位。

1942年至1943年,他在广东省真光中学担任数学教师。

1943年任桂林州广西大学化学系助教。

1945年,他继续在牛津大学学习化学,三年后获得化学博士学位。

1948年,他前往芝加哥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在芝加哥期间,他遇到了他的妻子LeeWay女士,并很快加入了彼此。

从1951年到1959年,他是新加坡马来西亚大学化学系的讲师和教授。

他于1956年获得马来亚大学理学博士学位。

1959年,他转学到吉隆坡的马来亚大学,在那里他担任化学系教授。

1962年至1966年,他担任马来亚大学理学院院长兼代理副校长。

1968年,他获得牛津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和香港大学荣誉理学博士学位。

1969年,他被调任新加坡南洋大学校长。

从1972年到1986年,他是香港大学的第一任中国校长,在此期间,他与学生关系良好,并平息了女王访问香港学生会的示威活动。

自1985年起担任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草拟委员会成员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咨询委员会副主席。

1994年退休后,黄琦和妻子随儿子移居英国,并定期回港。

他于2015年4月8日在英国去世,享年94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