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嬰兒潮一代的兒子|香港大學首任中國校長黃麗松

作者:潮汕拾貝
嬰兒潮一代的兒子|香港大學首任中國校長黃麗松

香港大學首任中國校長黃力于2015年4月8日在英國去世,享年94歲。香港大學現任校長馬飛森昨晚發來一封電子郵件,告知教師、學生和校友黃先生已平安離世的消息,對他的離任深表悲痛,并贊揚他對香港學術、社會和政治領域的巨大貢獻。黃女士是一位傑出的化學家,于1972年至1986年擔任香港大學校長12年。

黃立松,原籍汕頭,是香港民生學院的創始人,該學院從國小到中學都有上學。1938年,他獲得獎學金,在香港大學主修化學,在那裡他擅長小提琴演奏。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他移居大陸,在廣西化學系擔任助教,到戰争結束時,他獲得獎學金,在英國牛津大學攻讀化學博士學位,然後在芝加哥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

第一位香港大學畢業生是母校校長

1950年代初,黃女士回到亞洲,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大學任教,之後被推薦接替肯尼斯·歐内斯特·羅賓遜(Kenneth Ernest Robinson)成為香港大學的第一位華人校長,也是第一位香港大學畢業生成為香港大學校長。

在擔任香港大學校長期間,黃女士與學生關系良好,平息了女王通路香港學生會的示威活動,并曾擔任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和其他公職人員,為香港的社會和政治領域做出了貢獻。香港大學的主要演講廳,以紀念其貢獻,"黃立松演講廳"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1994年退休後,黃麗松和妻子李薇帶着兒子定居英國,并定期回港。為紀念妻子黃麗松,設立了專門的"黃麗偉基金",并寫了一本唱片《風雨弦歌——黃麗松回憶錄》,相關收益用于基金用途。

在2010年香港大學百年校慶前夕,香港大學舉行了百年校慶特别奠基儀式,由黃立松、王義烏、鄭耀宗、戴義安等主持,徐立志及時被任命為校長。黃立松形容它當時"非常非常快樂",即使香港大學進入了第二個百年,這所大學有一天可以成為世界第一,"隻要它需要"(直到目标實作)。"

香港行政長官梁振英表示哀悼

根據香港特區政府的新聞稿,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今日(13日)對香港大學前校長黃麗松博士的逝世表示哀悼。

梁先生表示,黃博士是香港大學首位中國區校長,長遠的視野是推動高等教育界的發展,帶領香港大學成為世界級的院校。

梁先生說:「黃博士亦曾擔任基本法谘詢委員會副主任,多年來一直積極參與香港回歸祖國,為國家和香港作出很大貢獻。"我謹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區政府,向他的家人表示最深切的哀悼。

輪廓

黃立松1920年出生于汕頭市,原籍廣東省汕頭市揭陽縣漁湖鎮塘浦村(今鹿城區)。具有自由基化學專業知識的中國化學家。彼曾任香港大學校長。

黃立松中國小均就讀于香港民生學院,是香港民生學院創始人之父。1937年,他去了上海的聖約翰大學,由于抗日戰争的爆發,他無法啟程。

1938年,他獲得香港大學獎學金,主修化學,曾是聖約翰教堂(前身為聖約翰書院)的學生。積極參與學校的學生活動,特别是拉小提琴。

1941年,當日本人入侵香港時,黃立松短暫加入英國輔助部隊,負責檢測化學武器。

1942年,在香港淪陷前夕,香港大學授予戰時學位。

1942年至1943年,他在廣東省真光中學擔任數學教師。

1943年任桂林州廣西大學化學系助教。

1945年,他繼續在牛津大學學習化學,三年後獲得化學博士學位。

1948年,他前往芝加哥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在芝加哥期間,他遇到了他的妻子LeeWay女士,并很快加入了彼此。

從1951年到1959年,他是新加坡馬來西亞大學化學系的講師和教授。

他于1956年獲得馬來亞大學理學博士學位。

1959年,他轉學到吉隆坡的馬來亞大學,在那裡他擔任化學系教授。

1962年至1966年,他擔任馬來亞大學理學院院長兼代理副校長。

1968年,他獲得牛津大學理學博士學位和香港大學榮譽理學博士學位。

1969年,他被調任新加坡南洋大學校長。

從1972年到1986年,他是香港大學的第一任中國校長,在此期間,他與學生關系良好,并平息了女王通路香港學生會的示威活動。

自1985年起擔任香港特别行政區基本法草拟委員會成員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咨詢委員會副主席。

1994年退休後,黃琦和妻子随兒子移居英國,并定期回港。

他于2015年4月8日在英國去世,享年94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