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社交之心不死,微软又上线了一款社交APP,这次它能避免倒闭的命运吗?

社交之心不死,微软又上线了一款社交APP,这次它能避免倒闭的命运吗?

  

曾经的pc巨头微软可以说是在社交之路上屡败屡战,越挫越勇。

当你下载该app后,系统会提示你对活动种类进行选择,比如选择“吃喝”、“看电影”、“游览一个名胜古迹”或者“自定义”等等。在你选择了其中一类活动、同时允许分享自己的位置后,微软的搜索引擎bing会为你的进行推荐。为了提高推荐的精确匹配,用户可以在搜索中加入更多内容,比如具体位置、活动名称、时间等。

社交之心不死,微软又上线了一款社交APP,这次它能避免倒闭的命运吗?

图片来自techcrunch

基于这些搜索结果,用户可以创建活动,同时发起活动邀请。比如,如下图,某个用户发起了4月5日下午两点看《美女与野兽》的活动邀请,并将该活动邀请发送给其朋友。在活动邀请中,发起人可以提供几种活动选择,比如时间上,可能有早上10点、下午2点或者晚上6点等几种选择。收到邀请后,其朋友可以对不同的活动时间进行投票,发起人随后可根据投票结果进行下一步的活动规划。

社交之心不死,微软又上线了一款社交APP,这次它能避免倒闭的命运吗?

不过目前这款产品没有iphone和ipad版本,只能以imessage作为使用入口。可见,这款产品更多是面向长时间使用sms和imessage的用户,但这种繁琐的方式很有可能将大量其他用户隔在了门外。不得不说,在外有facebook、内有微信、qq等社交软件,我们真正需要为了约个单这么麻烦吗?

在pc互联网时代,搜索引擎是流量第一入口。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流量让人们的时间消费变得碎片化。在此种背景下,以超文本链接为核心的link模式开始失效,社交网络开始逐渐取代搜索引擎,成了流量第一入口。这个趋势是全球性的,我们可以看到百度受到微信的巨大冲击,facebook成了google最大的敌人。

pc时代的巨头微软显然也看到了这个移动社交的大趋势。近几年里来,微软在社交上的探索可以说是层出不穷,但真正成功的产品却几乎没有。

微软在社交领域的尝试开始于2005年。当时,面对facebook和myspace等大型社交网站的崛起,微软也适时推出了社交应用wallop。wallop有一套能够通过用户行为自动寻找并建立关系的社交算法,用户在其社交网络中发布文字消息的同时,可以分享链接和图片,播放语音和视频等。但wallop使用的是朋友邀请制,这意味着只有被邀请的用户才能够进入其社交网络,这个做法facebook在2006年就已经弃用了。这或许成为wallop2008年关闭的原因。

到了2009年和2010年,twitter、instagram和pinterest等几大重量级社交媒体纷纷入场,用户在社交网络上的投入时间越来越多。面对席卷整个网络的社交风潮,坐不住的谷歌于2011年推出自己的社交产品google+。而看到谷歌先行,微软也很快出手,在2012年上线了socl。

socl有着简洁的浏览界面,也有着强大的搜索引擎bing的支持,还背靠庞大的微软用户群,但与facebook、pinterest和google+相比,其在内容与功能上的差别甚小,略显鸡肋。因为用户不多,到2013年,这款产品很快便没有了下文。有媒体分析认为,socl只是微软用来对抗google+的产物,微软并没有真正认真想过其产品思路是否适合打造社交媒体,是否适合这个越来越开放化、社交化和服务化的网络环境。

去年6月,微软以262亿美元现金收购了世界上第一大职业社交网络linkedin。这一次,这场收购和微软真正擅长的企业级服务和个人职场软件(office系列)的方向似乎有些吻合了。对微软来说,这几年在硬件方面面临苹果等竞争对手的压制,其windows操作系统也早已无法具备pc时代对网民的垄断性支配能力,若不改变和升级,很有可能被边缘化。通过收购linkedin,或还能在社交网络里分得一杯羹。

只是,作为职场社交网站的linkedin,并非纯粹的社交网站。其目标虽然“精准”,也有些“固化”。其主要业务是企业招聘服务,由于性质的局限,其业务扩张、营收很难有巨大突破。微软能帮助linkedin蜕变为更强大的社交网站吗?这是个需要拭目以待的问题。

不管怎么说,上线新的社交app who's in是微软在社交领域的又一动作,这昭显了其不死的社交之心。只不过,从产品本身来说,让人忧心的成分还是更多。

据techcrunch报道,继上个月刚刚关闭了一款没有任何市场水花的社交app so.cl后,微软今天又在apple store上线了一款新的社交appwho's in。这款产品的目标是帮助用户进行吃喝玩乐等活动的约单,比如可以在线约起去哪里看电影,去哪家餐厅吃饭、去哪个景点happy等等。

当然,这既不是微软的第一个社交应用,也不是微软第一次尝试在imessage中植入社交应用,此前其曾尝试在imessage中植入一款用来组团看电影的应用“moviedate”。不过,google此前做过一款类似who's in的社交产品,名叫“who's down”,最终产品因为太少人问津关闭了。种种迹象都不禁让人开始担忧,这款产品会不会步so.cl的后尘。

社交之心不死

不管怎么说,上线新的社交appwho's in是微软在社交领域的又一动作,这昭显了其不死的社交之心。只不过,从产品本身来说,让人忧心的成分还是更多。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