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眼中带着光,“走进”陈延年,张晚意:跟剧组一起成为“苦行僧”

作者:极目新闻

极目新闻记者张聪

人物简介:

张晚意,湖北十堰人,1994年4月出生,《觉醒年代》中陈延年的扮演者。

眼中带着光,“走进”陈延年,张晚意:跟剧组一起成为“苦行僧”

高中二年级,张晚意离开湖北前往北京,在电影学院培训班修习表演专业课。

2013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2016年通过网络剧《极品模王》出道,先后参演《莫斯科行动》《我的真朋友》《共产党人刘少奇》《风起霓裳》等作品。

2018年11月入组《觉醒年代》,饰演陈延年。

眼中带着光,“走进”陈延年,张晚意:跟剧组一起成为“苦行僧”
眼中带着光,“走进”陈延年,张晚意:跟剧组一起成为“苦行僧”

2021年,《觉醒年代》成为引发全国轰动的现象级作品,张晚意凭借塑造“陈延年”,得到观众的大力褒扬与肯定。

镣铐哗啦响动,桃花灼灼,漂于血泊,血肉模糊的赤足趟过,怀揣美好理想走向残酷刑场。

英烈回首一笑,屏外,千万人泪下滂沱,肃然生敬。

他说:“那是陈延年生命的终点,也是他精神的起点。”

去试戏的那天下午,雨过天晴,阳光轻洒入窗,导演张永新从那个年轻人眼里看到一束光,心里一动,于是,让他来扮演陈延年。

一部口碑佳作,情之所至,荡气回肠。陈延年被更多年轻人所认识,演员张晚意也受到更多关注。

科班出身,角色多变,演技扎实,在《觉醒年代》中澡雪精神,在《乔家的儿女》里感知生活,在《我爱轰炸机》中锤炼自我。而说起规划中的未来,出生于湖北十堰的27岁青年演员张晚意只说了很简单的一句话:“和从前一样,踏踏实实做人,好好演戏。”

“走进”陈延年

跟全剧组一起成为“苦行僧”

眼中带着光,“走进”陈延年,张晚意:跟剧组一起成为“苦行僧”

楚天都市报(以下简称楚):说起《觉醒年代》的影响力,大家觉得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剧集爆火之后年轻人知道了陈延年、陈乔年两位烈士,在网络上深情缅怀,去延乔路、龙华烈士陵园给他们献花,作为陈延年的扮演者,百年之后的“新青年”,面对这样的反响,你内心最深刻的感受是?

张晚意(以下简称张):他们值得。整个饰演过程中我内心感触最大的就是,那个时代的年轻人,他们愿意并且敢于为了一些不确定的事情去坚定奋斗甚至献身。当下的人通过历史资料知道他们的付出是有意义的,是一定会改变这个国家的,但在当时,他们并不知道结局。

楚:演绎这个角色的时候你最注重的是什么?你做了哪些准备?

张:年轻人的精气神跟长辈们肯定是不一样的,从他走路的姿态,呼吸的状态,外部的肢体表现都会有区别。而且延年身上的倔劲,执念,“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气质特别鲜明,比如最初他信奉无政府主义,他相信这个东西,他就一定要去坚持,去实践它。

最基本的准备就是翻阅资料,在读了那么多历史资料之后,加上剧组对那个时代的整体还原,自然而然地,我就会以陈延年的状态去生活。我特别要感谢导演编剧和所有其他演员,是他们所有人一起还原了那个历史时期。

楚:同剧演员提到说你整个拍摄过程中房间里只有剧本,需要这么“苦行僧”吗?

张:只有剧本可能有点夸张,但桌面上确实都是剧本和资料,因为陈延年在剧本里的戏量非常多,台词也特别多,我在开机半个月前就背好了所有的台词。

有时候收工早,我们也会聚个小会,吃点小烧烤,但这个剧组的氛围确实很特别,大家伙吃饭之余聊的内容都是《觉醒年代》这部戏,因为大家压力都非常大。我们正是在用心创作一个作品,看见这些长辈们,都这么全身心地投入这部剧,我也会被自然而然地影响。

眼中带着光,“走进”陈延年,张晚意:跟剧组一起成为“苦行僧”

楚:也有人会担心,因为《觉醒年代》这种戏太少了,这种剧本可遇不可求。这会不会导致你后来选择剧本会难过,因为已经有了“天花板”。

张:太会了!演了这部戏之后就感觉可能有“洁癖”了。演过一个好作品,有了一个对剧本、团队期待的高度之后就很难去“降”下来,现在我只能去适应,把握好自己的创作方式和理念,继续去坚持好自己该做的工作和该有的标准,只能这样。

“剧抛脸”是追求

记住我的戏,可以不记得我本人

楚:但我们看到你很快就遇到了正午阳光,遇到了《乔家的儿女》乔二强这个角色。

眼中带着光,“走进”陈延年,张晚意:跟剧组一起成为“苦行僧”

张:二强是一个人生、事业、情感都非常波折的年轻人,他身上有着一些不幸的年轻人的缩影,来自于外界不可抗力的因素导致的波折,他有很多选择观众不一定能理解,但他就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人。等《乔家的儿女》播出的时候,观众可以看到二强和延年是完全不一样的,陈延年他们那样挺拔,那么有风骨,二强就是怯怯的,走路的速度不快,总跟在别人屁股后面,沿着路的边上走。

楚:接这部戏的时候《觉醒年代》还没播,这个角色也是靠自己争取来的?

张: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青年演员,不会有角色“砸”到我头上来,人家为什么要砸我头上?我的每一个角色都是这样争取pk来的。《乔家的儿女》试戏很突然,当时我再拍另一部剧,每天都是午夜收工,我老师给我打电话说男二号要试戏,第一天打电话第二天就要试了,我就找朋友,连夜熬着夜录试戏片段,试了好几轮,好几天都试到半夜三点多,睡不了两个钟头又早起拍戏。

楚:大家说你长了一张“国泰民安”的脸,气质非常“正”,你会害怕被定型吗?

张:我现在比之前好多了,《觉醒年代》播得比较好之后好多网友上网查我,发现我之前还演过他们看过的其他剧,但他们真的想不起来那些是我演的,他们就说我是“剧抛脸”——看完一部戏就忘了我的长相,当看到下部戏的时候回想起来,才能知道我演过哪些戏。

我觉得这是个好事儿,不管是“剧抛脸”还是“国泰民安脸”,我就是希望大家记住的是我的角色,而别记住我这个人。

大家都不怎么认识我的话,我还可以作为一个普通人去生活,接触生活里的陌生人,跟朋友一起聚会,自己下楼买杯奶茶,去健身房健健身。这样我才能生活在社会里,然后去理解角色。如果观众太在意我本人,我反而不好去塑造角色了。

从十堰到北京

未来还是踏实拍戏好好做人

楚:十堰不算是大城市,你当时怎么会那么坚定地想考电影学院呢?

张:我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比较早,上高一的时候就开始想我要上什么样的大学,上完了大学之后我自己要从事什么样的职业,这是一个连锁反应,光想中间的过程还不行,得想到头。我话不太多,但是我不内向,我也不接受生活方式的单一性,希望未来的职业丰富多彩,考虑来考虑去就演员挺适合我的。

楚:是已经有表演的天赋了吗?

张:厚脸皮倒是真的,小时候亲戚聚会让我唱个歌,我都很愿意展现自己。有了这个想法之后高二就离开湖北了,到北京上电影学院的培训班,学习表演系的专业课……很多年没回十堰了,我倒是很想回去看看,因为还有那么多的朋友,老师,好多亲人都在十堰,但现在长大了,得有自己的担当和事业,基本上没时间回家,现在在剧组每天想的是能睡一个饱觉就太好了。

楚:但你的家乡情结还挺深,微博上也一直说到湖北。

张:因为我们十堰真的美。光让我说十堰的好,大家可能感受不到,如果真的去了就知道十堰到底怎么好,比如武当山,任何季节都可以去,每个季节的感受完全不同。夏天热,但那种湿热是一种很亲切的状态,它还是一个生活节奏没那么快的城市,大家都愿意去享受生活,夜生活又很丰富,我记得在老家的时候有很多时间跟朋友坐在街边吃吃烧烤,聊聊天,都很幸福。跟北京不一样,十堰的冬天也不是光秃秃的,很有生机,有山有水有树林。

楚:从十堰走到北京,现在确实登上了一个很大的舞台,粉丝对你有期待,希望你能更红,但她们又觉得你对营销这件事不怎么上心。

张:我不太喜欢那些虚假的东西,一个作品和角色好不好不是我自己说出来的,观众认可了它,它自然发酵到了一个什么程度那就到那个程度,刻意为之出来的东西,我内心会觉得过意不去。(那你觉得自己现在算是火了吗?)现在确实有了更多的选择,能演到我更喜欢的角色。但火其实也是一种心态,真的火到天边,该吃饭还得吃饭,该睡觉还得睡觉,我不太受这个火不火的影响,也没有那种所谓的偶像包袱,什么人设,我都没有,我真的是觉得,就是好好当个人,跟以前一样踏踏实实演戏,好好做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