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电影又是一团糟,是时候治好了

前一阵子,电影圈为一部老电影吵架了。

原因是经典老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的重新上映。

这本来是一件好事。

而且这个重新发布也很有趣:

黑白到彩色,4K修复。

还推出了符合当前美学的新海报。

但问题是,它就在这张海报上

"编剧林进"的签名被删除。

中国电影又是一团糟,是时候治好了

从旧海报中,我们可以看到:

编剧林进的签名,不仅脱颖而出,而且位居职工榜首,可以看出其地位的重要性。

为什么在63年后,编剧变得被忽视了?

这样,会引起很多人的愤怒。

中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很快发表了一篇长文谴责它,称"编剧的签名权是不可侵犯的"。

中国电影又是一团糟,是时候治好了

在怀疑的压力下,海报被修改了。

增加了"编剧林进"的签名。

并替换了旧海报。

中国电影又是一团糟,是时候治好了

但事情并没有消失。

新问题又来了

编剧的签名顺序不正确,放在导演签名之后。

中国电影文学学院再次提出质疑。

据指出,擅自改变秩序违反了法律规定的"等级权"。

中国电影又是一团糟,是时候治好了

到目前为止,重新释放的一方还没有回应。

目前尚不清楚随后的行动是否会被公之于众。

然而,"编剧签名"的问题我们很难忽视。

《永不消逝的电波》变成了"永远消失的编剧"。

在它的背后,折射出中国影视圈的一大乱。

中国电影又是一团糟,是时候治好了

《永不消逝的浪潮》是中国电影史上的重要作品。

年轻一代可能是陌生人。

但是在我们的父母之间,几乎没有人知道。

它基于真实的事迹,是第一部关于地下党组织的间谍电影。

自1958年首映以来,它已以电影,电视剧,舞台剧等形式多次翻拍。

中国电影又是一团糟,是时候治好了

经典的rema版本,这是值得支持的。

这次是4K修复和黑白颜色。

年长的观众可以重温过去,年轻的观众可以回顾经典。

可惜,这件好事引发了一场风暴,中国影视行业长期存在的问题暴露无遗——

中国编剧的地位越来越低。

中国电影又是一团糟,是时候治好了

横截面海报也把编剧林进放在第一位

要知道,这部电影的编剧其实是非同寻常的。

"Linkin"不是编剧,而是由三位重量级编剧组成的笔名,分别是:

杜寅, 李强, 黄刚.

中国电影又是一团糟,是时候治好了

这三者都脱颖而出。

杜印多,20岁,赴延安参加革命,曾就读于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

中央电影局成立后,他被聘为 screenwriter.Com 特约编剧。

中国电影又是一团糟,是时候治好了

黄刚,也在延安留学。

他是我国著名的报告作家、政治理论家和杰出的记者。

在去延安之前,他曾在国民党的官方电影机构中央电影制片厂短暂工作。

因此,他熟悉国民党官员和特工的日常状况。

这段经历后来成为他为《永不消失的电波》(The Never Gone Airwaves)剧本的重要素材。

中国电影又是一团糟,是时候治好了

最好的是李强。

他是地下工作的传奇人物,曾任中央特别支部负责人。

也是科学家,研制出中国第一台无线电收发器。

他也是一位经济学家,曾担任我国外贸部长。

李强的传奇经历,为影片提供了最直接、最动人、最真实的历史素材。

中国电影又是一团糟,是时候治好了

三位编剧都是革命战士,这部电影无疑是他们最珍贵的遗产之一。

以这样一种方式删除它是合理的,即说"不"。

中国电影又是一团糟,是时候治好了

摘自《Straight Outta 4》2017,《马山乌鸦》

不仅如此,删除编剧的签名也涉嫌违法。

今年6月1日,新修订的《著作权法》正式生效。

第17条规定:

影视作品中的影视作品著作权由制片人享有,但编剧、导演、摄影、作品、作品等的作者享有签名权。

另外,这里有一个细节要记住。

编剧在所有职位上都处于最前沿。

既然是法律决定的顺序,所以发帖人不能随意改变。

中国电影又是一团糟,是时候治好了

这样的举动令人困惑:

难道他们真的不明白吗?

只是从黑白到彩色,编剧的名字可以删除还是排在后面?

编剧王海林在接受采访时说:

"谁真的鄙视编剧,无视他们,欺负他们?"这是我们电影和电视行业的人,而不是观众,我们自己的人。

中国电影又是一团糟,是时候治好了

这也反映了当下的一个重要问题:

编剧,原本是电影界最重要的工作,却变得越来越不重要。

中国电影又是一团糟,是时候治好了

过去,中国电影不是这样的。

虽然电影市场没有像今天这样热闹。

但当时,编剧们在海报上都很有名,甚至在导演之前就已经出名了。

以1956年的铁路游击队为例。

编剧排在首位的是编剧刘志晓。

中国电影又是一团糟,是时候治好了

另一个例子是1961年的"红少女军"。

故事的顶端是编剧梁鑫。

中国电影又是一团糟,是时候治好了

然后是1964年的"小兵张佳"。

编剧徐光耀的名字还是写在当初的。

中国电影又是一团糟,是时候治好了

可以说,在当时的中国电影中,编剧是最高职位,是一部电影的核心。

剧本,即"一出戏之书"

有编剧为电影打下基础,在后期导演、演员甚至上映这些东西之前。

无数优秀的编剧正在推动中国电影的发展。

但。

随着中国电影的逐渐市场化,编剧的地位没有上升或下降。

如今,当你想到一部电影时,首先想到的大多数事情都是导演或演员。

很少会一下子谈论编剧是谁。

宣传中没有提到编剧,在今天的国产电影中很常见。

就像去年上映的《Breaking Expert 2》一样。

在预发行的宣传片和海报中,写着演员、导演和电影公司的名单,但缺少编剧李敏和李薇的名字。

中国电影又是一团糟,是时候治好了

于是,香港编剧权利联盟发表了一篇特别文章,对它进行了批评。

直到这时,《拆弹专家2》的新宣传材料才做了相应的修改。

香港编剧权利联盟的创始人之一,编剧任文在接受采访时说:

"没有签名权,我们所做的工作就无法放入我们的简历中,这确实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另外,写这部剧花了不少心思,播出时没有名字的结果,是一种非常委屈和委屈的情况。

中国电影又是一团糟,是时候治好了

新版海报

同样的情绪也出现在编剧余飞的身上。

他是一位著名的编剧,曾写过《外国人》、《穿越鸭绿江》等剧本。

今年《悬崖上》上映时,他派出了一个朋友圈。

"余玉磊"和"飞凡"这两个姓氏被连在一起,画了一个圆圈,表示它们也在海报上。

当然,他不是这部电影的编剧。

这只是提醒大家,这张大海报没有编剧(权永贤、张艺谋)的名字。

虽然有些黑色幽默,但还是有点伤心。

中国电影又是一团糟,是时候治好了

有记者采访过余飞,为什么不出现在海报上给编剧签名的情况?

于飞承认:

"其实绝大多数编剧,包括我在内,如果人们不认识你,那么这个名字就没有很大的商业价值。

坦率地说,不签约编剧已经成为一种商业惯例。

但问题是,如果编剧不签名,就很难看到。

获得业务价值也更难。

这把编剧的职业生涯推入了死胡同。

中国电影又是一团糟,是时候治好了

除了没有签约编剧,还有另外一个困惑

不要好好签名。

就像2010年的《赵氏孤儿》。

只有参与剧本创作的高浩,才被赋予了"剧本前创作"的称号。

中国电影又是一团糟,是时候治好了

另一个例子是"小时代"系列,"书"和其他电影。

除了编剧的签名是郭敬明,还有多位编剧被签约为"副编剧"。

中国电影又是一团糟,是时候治好了

后来,郭敬明在《演员请到位2》中重演了老技能。

在短片《无限》中,他签约为自己编剧,另外两人签约为联合编剧。

中国电影又是一团糟,是时候治好了

短片《无限》这次动乱的操作,在当时引起了相当大的争议。

中国电影又是一团糟,是时候治好了

正如我之前所说,"签名"只是编剧面临的最基本的问题。

他们也面临着外部世界制造的问题。

例如,导演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更改了脚本。

根据粤剧作曲家姜玉轩改编的电影《南海十三郎》中也讲述了类似的故事。

十三郎写的剧本被导演改了。

他没有解释,而是去找导演提出索赔,他没有解释,而是喊了一句强硬的话:

"我是这部剧的导演。我会改变它。

中国电影又是一团糟,是时候治好了

另一个例子是演员水平低,被迫改变剧本。

就在王海林曾经公开呕吐一样,甲方要求编剧降低剧情难度。

因为交通明星不能玩,所以台词不能退缩。

"我们已经很多年没有写过两行了。

中国电影又是一团糟,是时候治好了

今天编剧的处境,已经完全脱离了几十年前的状态。

既没有签名自由,也没有创作自由。

似乎整个行业都在与编剧作对。

很多人说国产电影的故事编得太烂了。

这个锅经常得到编剧的支持。

但面对如此尴尬的局面,编剧们似乎无力改变。

中国电影又是一团糟,是时候治好了

2015年,阿里影业副总监徐元祥发表演讲。

他说,他将不再聘请专业编剧,而是会要求各种手写故事,以实现创造超级IP的目标。

这一讲话立刻招致了整个影视行业的谩骂。

中国电影又是一团糟,是时候治好了

虽然事件以徐元祥道歉告终,但我们并没有想到:

他所谈论的可能是现在电影和电视界的主流思想。

今天的中国电影市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自由,越来越多的资本参与其中。

商业大片的票房收入高达数十亿美元。

中国电影又是一团糟,是时候治好了

因此,制作电影的商业性质越来越重。

作为一门生意,精明的商人自然会用最低的成本换取最高的回报。

为了降低风险,影片自然会选择大明星和大导演。

而不是把更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押在编剧身上。

押注一个未知的故事爆炸,或押注几个熟悉的面孔火?

面对利益,这个决定一定不难做出。

中国电影又是一团糟,是时候治好了

这样的电影可能会赚钱。

但对于电影工业的发展来说,就像一把刀在慢慢切开一张嘴。

这个行业变得越来越浮躁,很少有人沉思,花时间打磨剧本。

因为无论故事好坏,只要有明星,有流量进来,票房就不会差。

结果是显而易见的。

有很多不好的部分,很少有好的。

中国电影又是一团糟,是时候治好了
中国电影又是一团糟,是时候治好了
中国电影又是一团糟,是时候治好了

而编剧待遇低,早已是业内公开的秘密

写过《幸福如花》的石中山曾经说过:

"一线编剧每集的报酬高达230万美元,而一线演员每集的报酬为670万美元。

中国电影又是一团糟,是时候治好了

幸福如花

结果,圈子内部形成了恶性循环。

在这样的环境下,新人更难站出来。

人才无处不在,甚至有被"白伤"的风险。

这就像之前在《成化十四年》的剧本中有一个年轻的编剧,却没有得到签名。

中国电影又是一团糟,是时候治好了

对编剧缺乏尊重自然导致编剧的天赋越来越稀缺。

而编剧的人才,即使是被边缘化,也必然导致整个行业无法进步。

相比之下,日韩编剧的地位非常高。

特别是韩国三大电视制作公司Green Snake、Sanyu、PAN娱乐公司,都在采用编剧中心系统。

剧本的权威编剧,再大牌导演和演员都不能擅自修改。

而在演员的选拔中,确定剧名和营销推广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发言权。

中国电影又是一团糟,是时候治好了

韩国金牌得主金恩淑

近两年来广受欢迎的韩剧《王国》的编剧金寅姬曾表示,Netflix"从不发表任何评论,只给钱"。

Netflix之所以能够推出如此多阵的国产剧,背后也透露出编剧、创造的信任和尊重。

中国电影又是一团糟,是时候治好了

在电影方面,韩国导演和编剧愿意为精心制作的剧本而倾注心血。

就像导演冯俊晖一样,他已经很久没有听到他的消息了。

两年前,《寄生虫》获得了奥斯卡奖。

他的每部电影的剧本都是由他自己和他的搭档在封闭式的感谢中耐心地构建的。

虽然产量不高,但结果是显而易见的。

中国电影又是一团糟,是时候治好了

《寄生虫》编剧韩金元、冯俊晖

尊重编剧,但实际上尊重创作。

这也是影视行业发展最基本的前提。

今天,我们仍然在签约一位编剧,为此而奋斗。

看到他的海报,也会被任意删除。

多么无助,多么悲伤。

只有一个"好处"是编剧不签名的。

这是一部电影再次糟糕的时候,我们只能责骂导演和演员。

因为,编剧并不存在。

中国电影又是一团糟,是时候治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