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54%的武汉鸟种可在高校邂逅,武汉首个高校鸟类盘点大数据出炉

作者:极目新闻
54%的武汉鸟种可在高校邂逅,武汉首个高校鸟类盘点大数据出炉

红头长尾山雀栖息在武汉理工大学龙韵湖边的枝头上

54%的武汉鸟种可在高校邂逅,武汉首个高校鸟类盘点大数据出炉

华农校园里,一年四季可见红隼翱翔

54%的武汉鸟种可在高校邂逅,武汉首个高校鸟类盘点大数据出炉

华农校园湖岸边,黑翅长脚鹬静静站着

54%的武汉鸟种可在高校邂逅,武汉首个高校鸟类盘点大数据出炉

武汉纺织大学阳光校区滩涂上,黑水鸡和丝光椋鸟在觅食

54%的武汉鸟种可在高校邂逅,武汉首个高校鸟类盘点大数据出炉

活跃在武汉大学的普通翠

54%的武汉鸟种可在高校邂逅,武汉首个高校鸟类盘点大数据出炉

华农绿色协会的同学们在观鸟

54%的武汉鸟种可在高校邂逅,武汉首个高校鸟类盘点大数据出炉

2019年11所高校观测鸟种数一览表

54%的武汉鸟种可在高校邂逅,武汉首个高校鸟类盘点大数据出炉

14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的分布

楚天都市报12月30日讯(记者陈希) 174种野生鸟类,其中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14种,省重点保护野生鸟类44种,35994只次……今日,参加武汉高校寻鸟赛的11所高校观鸟小组,经过一年的细致观察,交出了这样一份丰硕答卷。

有174种野生鸟类活跃在11所高校中,是啥概念?

“2018年武汉全年监测到野生鸟类为322种,相当于54%的武汉鸟种,你能在这些校园中与之邂逅。”组织这场赛事的武汉市观鸟协会会长颜军感慨,这是首次全年聚焦武汉高校鸟儿活动情况,成果喜人,原来高校也渐成鸟儿天堂。

盘点:重点保护鸟类共58种

“哪个校园鸟的种数最多,看谁的新发现更多,都来比一比!”年初,武汉市观鸟协会在武汉大学等11所高校吹响“高校寻鸟赛”集结号。

康洛铱是武汉大学观鸟联队成员,平日就很喜爱观察鸟类行为,今年她和社团10多名成员共同开展全校鸟类的监测,用一整年时间踏遍武汉大学各角落,每月有记录,一共记录到106种野生鸟类,其中18种为校内新记录,校园总记录达157种,“有数百种生命和我们共享校园,咱们生活的地方远比想象得精彩!”

全年比赛中,11所高校观鸟小组的200名选手开展校园鸟类监测330次,记录野生鸟类174种,35994只次。其中,还发现了14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和44种省重点保护野生鸟类的身影。

14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为:鸳鸯、小鸦鹃、凤头蜂鹰、凤头鹰、赤腹鹰、日本松雀鹰、松雀鹰、雀鹰、鹊鹞、灰脸鵟鹰、领角鸮、红角鸮、红隼和红脚隼。(哪些高校可见,见表格)

根据频率指数分析,麻雀、灰喜鹊、乌鸫、珠颈斑鸠、白头鹎、丝光椋鸟、喜鹊7种鸟类为2019年武汉高校校园优势鸟种。“所谓优势鸟种,与能见到的次数和种群数量都有关系,说明它们适合在此生存,高校环境与这些鸟的生活相适宜。”颜军补充道。

比赛成绩来看,华中农业大学绿色协会观测到的鸟种数量最多,以133种鸟排名第一,摘得校园鸟类总记录奖,而武汉大学观鸟联队(106种)和武汉纺织大学阳光校区绿色环保协会位列第二、第三。(各高校观测的鸟类种数见表格);从观察鸟类新记录来看,武汉理工大学环境保护协会以观测到32个校园鸟类新记录高居榜首,获得校园鸟类新记录奖。

华中农业大学绿色协会、武汉理工大学环境保护协会、武汉大学观鸟联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学生绿色协会、武汉纺织大学阳光校区绿色环保协会和中南民族大学绿色环保协会每月都有观测记录,荣获“持之以恒奖”;华中农业大学绿色协会、武汉理工大学环境保护协会和武汉大学观鸟联队,不仅观鸟,还关注身边环境,荣获“最佳环境记录奖”。

揭秘:哪条路上能与哪些鸟相遇

原来高校校园藏有这么多鸟儿,是不是很想遇见?

武大适合观鸟的地方主要有教五草坪、情人坡、珞珈山、人文馆后小树林和月湖,把这些连起来基本上就是武大最长的观鸟路线。

教五草坪视野开阔,人在路上走,鸟在草地走,适合新手观鸟。

情人坡有各种高度的乔木和一些灌木,树冠投下的阴影里也经常藏着鸟。这里的鸟种丰富,有比较稳定的鸫,根据季节不同还会有各种柳莺、鹟鸲、鹃、卷尾和啄木鸟等,还有几次红隼的观测记录。

人文馆后小树林算是一块“野地”,遮挡严重,其中还有一条小溪,小型鸟类和鸫较多,夏天常有鹃。月湖中常有小鷿鷈、黑水鸡及一些鹭。

华农背靠狮子山,紧邻南湖和野芷湖,校内有农田、池塘与树林,非常适合鸟儿们生活。华中农业大学绿色协会的雷珏分享了观鸟经验与乐趣:靠近狮子山的老建筑还会有领角鸮、松鸦之类的鸟,即便是人多的狮子山广场,也会有戴胜、远东山雀、灰喜鹊之类的鸟和同学们一起背书,一起在校园里穿行。南湖边沿岸,树种丰富,保留一小片池杉,在迁徙季常会有一些惊喜,夏天的白鹭、夜鹭也喜欢在那里筑巢。

“还有很多咱们和鸟类和谐共处的好地方。”雷珏透露,大学生活动中心背后的树林,除梅花桃花绽放时人多以外,平时人很少,早晨观鸟,能碰见灰胸竹鸡在石子路上和咱们一样散步,一群黑脸噪鹛从路的左边欢跳到右边,叽叽喳喳,充满活力,树下灌丛也是各种鹀喜欢的地方。红隼,一年四季在校园里都能见到,经常在图书馆对面的实验田附近抓捕麻雀和老鼠。

在武汉理工大学南湖校区,龙韵湖湖边是最容易看到鸟的地方:小鸊鷈,黑水鸡各占领一片池子,互不干涉,其他“菜”鸟,像灰喜鹊,丝光椋鸟也会去那边喝水洗澡,享受一会公共澡堂,偶尔还能见到普通翠鸟扎进水里捕食。“很多校园新记录也是在湖边树枝上歇脚时被我们发现的。”武汉理工大学环境保护协会的曾扬华透露道。

释疑:为何高校渐成鸟儿天堂

高校鸟类资源为何如此丰富?

颜军解释,一是高校生态环境好,有的高校依山傍水,即使是地处闹市中心,绿植也丰富;二是大家爱鸟护鸟意识增强,鸟儿也不像以往惧怕人类。比如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地处闹市,人流量大,今年也观测到了14种鸟,其中绿翅短脚鹎不是常见的鸟。

“比赛,是形式,不是目的。”颜军说,组织高校寻鸟赛目的主要是激发大学生的观鸟热情,让高校观鸟水平持续稳定,引导大家从追求鸟种数量的积累延伸到观察鸟类的活动,从中感悟一些道理,最终是希望大家密切关注身边的环境变化。所以类似这种比赛,将逐步推广至社区中,让大家关注身边的鸟和环境。

观鸟,会有啥收获?

雷珏说,观鸟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专注观察鸟儿觅食或是踱步,都是一种美好的享受。

“观鸟如同集邮。” 康洛铱喜爱观察鸟的行为,拍摄很多视频。她说,精彩的世界就在自己身边,咫尺之遥,触手可及,只要你愿意,它就在那里,等着你去发现。

在颜军看来,很多方面人与自然是相通的,观鸟用心思考就有启迪,比如有次下雨,亲鸟护幼鸟不被雨淋,儿幼鸟偏要出去,“这就让我联想到育儿方面,风雨要让孩子自己去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