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北向资金持续流入A股 布局2022年春季行情

作者:投资快报

记者 张颖国

本报讯 近日a股市场弱势震荡,但北向资金扫货热情不改。数据显示,最近5日北向资金连续净买入累计金额超157亿元。分析认为,随着一系列有助外资进行a股风险管理便利性政策及产品的推出,外资会持续流入a股,今年净流入的金额将创新高。当前不是担心指数下跌多少的问题,而是要考虑怎么低吸,如何低吸的时候。

北向资金连续5日净流入

11月3日,a股市场持续弱势调整,上证综指失守3500点整数关口。截止收盘,上证综指报3498.54点,跌幅0.2%;深证成指报14367.78点,微跌0.07%;创业板指报3327.09点,下跌0.37%。

值得一提的是,当天沪深两市成交金额10002亿元,虽然较前一交易日的12581亿元骤减了2579亿元,但有“聪明钱”之称的北向资金当天净买入7.31亿元,保持了净流入的态势。《投资快报》记者留意到,截止11月3日,北向资金已连续5个交易日净流入,净买入额分别为71.72亿元、47.39亿元、7.11亿元、23.65亿元和7.31亿元,合计157.18亿元,最近一个月净买入366.47亿元。

今年以来,北向资金净流入已超过3000亿元,机构预计资金将持续流入a股。摩根士丹利中国股票分析师王滢预计,2021年全年北向资金将净流入500亿-600亿美元,创互联互通机制推出以来最高年度流入。王滢指出:“监管政策调整的背景下,国际投资者增加了对a股的配置,资金持续流入a股。”

10月15日,证监会宣布合格境外投资者可参与金融衍生品交易品种,新增开放商品期货、商品期权、股指期权三类品种。证监会表示,扩大合格境外投资者投资范围,是落实在岸市场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境内证券期货市场开放的重要举措,将为境外投资者提供更多避险产品和配置工具,有助于吸引更多境外资金,提高境内资本市场国际影响力。

据悉,备受瞩目的首批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etf将于11月8日正式上市。此前,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指数期货合约已于10月18日上线交易,这是港交所引入的首个以内地a股为成份股的msci指数期货。分析认为,将极大地提高境外投资者进行a股风险管理的便利性,进一步提升了他们进入a股市场的积极性。

华夏基金数量投资部总监、华夏a50etf基金经理荣膺表示,尽管2020年疫情意外地扰乱了市场,但中国的经济增长快速企稳。受益于工程师红利及新经济崛起,自主创新及制造业升级会推动中国gdp占全球的比重进一步提升。外资看好中国权益市场,增量资金会持续流入a股。

调整是低吸的时机

对于后市,国泰君安认为短期可以继续关注沪指年线附近的支撑力度。就目前技术面走势来看,未来两日有望在当前位置震荡企稳之后迎来反弹格局。沪指3500点下方是较好的逢低布局的区域,无需过度恐慌。

机构人士对《投资快报》记者表示,当前不是担心指数下跌多少的问题,而是要考虑怎么低吸,如何低吸的时候。“短期而言很难排除市场下跌的风险,但是即便出现回调,下行空间也有限;中长期看当前市场具备很好的投资性价比,时间越长获取绝对收益的概率越大。”

中欧基金认为,当前是重新调整仓位并加大对中线和长线行业配置的时点。考虑到四季度短期经济企稳的信号仍未显现,预计市场难以形成对未来基本面有效且一致的预期,a股在此期间或仍将持续震荡为主。考虑到近期地产调控政策不会进一步加强,投资者应减少对短期情绪面的关注,并基于长期组合适度提升自身仓位。

海通证券则表示,从技术走势及政治地缘等因素来看,指数暂时难有好的表现,不过结构性行情仍会继续,重点关注新能源和消费电子板块。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为实现2060碳中和目标,新能源产业链将是未来持续高景气度行业。锂电、光伏、储能、风电等板块,后市或反复活跃,可低吸高抛。

而国开证券预计11月仍难以打破震荡局面,形成重要趋势的概率不大。考虑到宏观经济仍有下行压力、ppi保持高位、物价上行压力较大等方面因素,市场情绪趋于谨慎,机构或调整持仓结构,一方面为年内结算做准备,另一方面开始布局2022年春季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