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控制不住的诱惑?——七宗罪之(七)第六宗罪:嫉妒

作者:白沙读书室

嫉妒很奇怪。

其他的几宗罪无论怎样都会有哪怕是短暂的快感,而嫉妒却完全没有!是不是很奇怪,这样的情绪也会遗传下来而没有进化掉?

嫉妒在触发到刺伤之间到底落在哪里,很多程度取决于我们跟谁比较,以及它们和我们之间的差距有多大。

人们判断他人,主要集中在两个维度:能力和热情。

能力强而热情的人往往被人们尊重;能力不强但热情的人往往被人们同情;嫉妒主要是针对能力强而又不热情的人。

但是,当他人远远超过我们时,嫉妒往往不会触发。周围和我们相差无几又比我们有优势的,最易成为嫉妒对象。也就是说,嫉妒一定会触及特定的人和我们之间的直接比较,当外部世界缺少和我们可以直接比较的人则不会触发嫉妒。

这就是嫉妒和其他几宗罪的关键区别:它是由外部因素而不是纯粹的内部因素驱动的,它需要竞争对手有我们没有的东西才会触发。具体而言,触发嫉妒有四个先决条件:1、与我们比较的人在社会地位上或多或少具有可比性。2、我们与他人比较,必须直接关系到自己的情况。3、被嫉妒的东西必须是很难达到的。4、必须认识到这种优势是不应得的。

所以,嫉妒是“为他人的好而悲伤”。它唯一带给人的快感是当伤害到被嫉妒者时的发泄。

嫉妒心强的人,大脑dipfc一个区域与普通人存在显著差异,每天的嫉妒次数越多,该区域可观察到的面积就越小。研究同样显示,情商越高的人,该区域的面积就越大。

那么我们的大脑为什么会保留、进化出嫉妒呢?

嫉妒的先决条件是自我意识。人先有了自我意识,然后意识到他人也有自我意识,当我们不如他人时,会促使我们想赶上他人,也就是用他人的优越当成自己的前进动力,去改善自己的行为,努力和他人一样,同样享受我们这个群体成员带来的好处,这应该就是嫉妒心的由来。

嫉妒对应调节社会关系有时也是有益的。他人的嫉妒会促使我们调节自己的行为,平衡自私和贪婪的本能,在最大化自己利益时,照顾他人感受,以避免伤害社会圈子,求得公平,避免嫉妒产生。而我们反对的是极度的嫉妒,看到他人不幸的幸灾乐祸,甚至因嫉妒而去伤害别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