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国民党元老许崇智为何没能进入权力中心?

作者:历史控
国民党元老许崇智为何没能进入权力中心?

文/王国栋

他出生于官宦世家,却背叛家门投身革命;他掌握了国民政府的军事力量,却没有迈上巅峰的野心;他是一名衷心的职业军人,为部下的错误承担责任,在事业巅峰的时刻急流勇退,默默无闻的过度了后半生。此人就是粤军总司令,孙中山的忠实追随者,蒋介石的结义兄长许崇智将军。

许崇智出生于1886年,字汝为,广东番禺人 ,系广州高第街(今广州市北京路一带)“许氏”之后,国民党早期主要军事领导人之一。

许崇智的叔祖是清末闽浙总督许应骙,许家是广东番禺数一数二的名门望族。只可惜许崇智三岁丧母,八岁丧父,是由叔父抚养长大。因此也是一个从小吃过很多苦的人。

因为家庭的关系,许崇智有幸赴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学,并因此结识了革命导师孙中山先生。处于对革命的追求,许崇智拜孙中山为师,加入了中国同盟会,背叛了自己的官僚家庭。

国民党元老许崇智为何没能进入权力中心?

1911年,为了响应武昌起义,时任福州第十镇第20协同(相当于旅长)的许崇智在福州起义,克复福州,使之与清政府分离。随后又参加了讨袁战争和护国战争,失败后流亡日本。

1917年,孙中山在广东省广州市成立军政府,许崇智成为其左膀右臂,开始在粤军中崭露头角。当时粤军总共只有两个军,第一军军长是陈炯明,第二军军长就是许崇智。

1922年第一次北伐,许崇智任北伐军总指挥(总司令是李烈钧)北上讨伐直系军阀吴佩孚,因陈炯明叛变无功而返。被围困广州的孙中山将全部的希望寄托在许崇智身上,希望他能击败陈炯明。结果许崇智没有把握好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败于陈炯明之手,害得孙中山不得不躲上军舰避难。

1925年革命导师孙中山去世,广东革命政府领导层发生了重大改变。最有希望继承孙中山职务的胡汉民和廖仲恺相互倾轧,最后便宜了中间派汪兆铭(即汪精卫)。许崇智因为手握兵权,成了汪拉拢的对象,担任了军事部长兼广东省政府主席,其个人事业达到了巅峰。

国民党元老许崇智为何没能进入权力中心?

1925年8月20日,国民党左右两派的内讧终于导致了国民政府的三号人物——财政部长兼黄埔军校党代表廖仲恺先生被刺杀身亡。案件发生后,国民政府由汪精卫、许崇智和蒋介石组成三人临时处理小组,负责廖案的侦破处置和军队的调度。经过调查和审讯杀手,得知刺杀廖仲恺先生是国民党右派的阴谋。国民党元老胡汉民和许崇智涉案(两人可能知道部下策划谋杀廖仲恺,但是没有表态,也没有阻止),双双被解除权力,淡出了政治权力圈。

廖案发生时,以许崇智的实力,完全可以武力对抗汪精卫和蒋介石,只是军人固有的忠于国家忠于政府的天性让其打消了这个念头,默默的离开了政治漩涡。所以很多历史学家都称赞许崇智是难得的厚道人。

许崇智离职后,先在国外呆了一段时间,后来又辗转全国各地。1929年带领一家老小来到了香港,一直生活到去世(1965年1月25日)。在此期间,国民政府在生活上给予其一定照顾,算是对这个革命元老的尊敬。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