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检修线上的尖兵——记全国劳动模范,凌源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检修中心烧结站党支部书记、站长徐小宝

作者:河湖客户向东

记者 唐佳丽 见习记者 刘 璐

40年间,他做过架子工、焊工、钳工,岗位在变,爱岗敬业的激情永远不变。“信念坚定、敬业奉献、技术立身、严管博爱”,这16个字是他的座右铭,牢记于心,始终坚守。

他就是凌源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检修中心烧结站党支部书记、站长徐小宝。

徐小宝所在的烧结站负责铁前烧结设备检修维护任务。从事设备检修维护几十年,他始终严格要求自己,爱厂敬业,甘于奉献。

2015年9月,凌钢第二炼铁厂回转窑链篦机主减速机柔性传动系统发生故障,轴承破碎,必须更换。由于无备件,大家讨论后决定,将减速机与轴承座间主轴断开,修复后加装轴套,用过盈配合连接主轴。时间紧迫,徐小宝带队抢修。54岁的他戴花镜、拿卡尺,一遍遍测量打磨,和工友奋战72小时,眼睛熬红了,嗓子喊哑了,累了就回车里睡,3天下来只睡了5个多小时。最终,实现一次安装成功,避免了全线停产15天的损失,一次性为企业综合创效110多万元。

让徐小宝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的力量来自信念,也来自他对技术的钻研。“一技在手,走遍天下”,徐小宝认为,创新必须要靠技术支撑。为此,他带领烧结站职工勤练技艺,完成技术创新20多项,创效2000多万元。2015年5月,“徐小宝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他带领工作室70余名骨干继续以每年近500万元的创效成果,撑起设备检修创新创效的一片天。2017年,工作室被评为“辽宁省劳模创新工作室”。

工作上,徐小宝是烧结站的“主心骨”;生活里,他又是全站的“大管家”。全站200多人的情况他了如指掌,职工患病住院,他多次探望;家在外地的青年工人,从婚恋到吃住他全“包”,大家都亲切地叫他“宝哥”。不仅如此,徐小宝还组建凌钢劳模爱心团队,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资助贫困家庭学生上学。

40年里,徐小宝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辽宁省劳动模范”等荣誉,去年又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站在新起点,我将把荣誉化为动力,为开创凌钢的美好明天继续努力!”徐小宝说。

(责任编辑:冯庆洋)

来源: 辽宁日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