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罗荣桓弥留之际,罗东进紧急探望遭父亲呵斥:这时候你不该来看我

前言

罗荣桓弥留之际,罗东进紧急探望遭父亲呵斥:这时候你不该来看我

毛主席给罗荣桓授衔

我一生最明智的决定,就是跟随

毛主席

干革命,我死后,你们也要继续坚信共产主义,永远跟随毛主席干革命

。——新中国十大元帅之一罗荣桓

罗东进回忆:父亲的最后岁月

时间进入1963年,时间已经为新中国十大元帅之一的罗荣桓敲响了生命的警钟。1963年9月28日,罗荣桓病情急剧加重,不得已再次住进了医院。

经过医生检查,罗荣桓元帅不仅在心脏方面存在严重问题,由于肾功能衰竭,引发了十分严重的尿毒症。医生告诉

罗荣桓的夫人林月琴

,他的身体已经油尽灯枯,医生只能帮助他延缓病痛,不能从根本上进行治疗。于是,林月琴派人紧急联系了此刻还在哈军工读书的罗荣桓次子——罗东进。

罗荣桓弥留之际,罗东进紧急探望遭父亲呵斥:这时候你不该来看我

罗东进向记者回忆父亲罗荣桓

作为罗荣桓最喜爱的儿子,罗荣桓用自己的言行影响了罗东进的一生。12月1日,

哈军工政委谢有法中将

突然找罗东进谈话。两人见面后,谢有法长话短说,他赶紧告知罗东进,他父亲在医院病重的情况,让他第一时间赶紧回家看看。作为自己的老上级,谢有法十分担心罗荣桓的身体情况,对罗东进说了一句后,便难过得说不下去了。

听到父亲病重的噩耗,罗东进脑袋嗡的一下。罗东进后来回忆 :

当时的他已经不记得怎样穿过冰雪覆盖的大街,精神恍惚地乘上火车。他的脑子里装着都是父亲,他只想化身为一只飞鸟,立即飞到父亲所在的病房,陪伴在父亲身边

一到北京,罗东进经过打听后,立即来到父亲所在的病房。看到父亲的身上插着氧气管,依旧处于昏迷状态,身为男子的他第一次落泪。过了很长的时间,父亲罗荣桓醒了过来,他一眼便认出了儿子罗东进。

罗荣桓弥留之际,罗东进紧急探望遭父亲呵斥:这时候你不该来看我

1961年1月,重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时的罗荣桓

此时的罗荣桓喘着粗气,断断续续的对罗东进说道:“

现在是学习的关键时期,为什么还没放假就赶回来?我的身体我自己知道,医院里有护士和医生的照顾,你给我立即回到学校去,国家的未来需要你,你应该安心地学习,不应该请假回来看望我。

看着父亲气喘吁吁的样子,罗东进十分心疼,泪水再次不争气地流了下来。为了不让父亲担心,罗东进赶紧向父亲解释:“

别的同学在父母病重的前提下,学院就会允许他们请假回家探望父母,这件事情是哈军工政委谢有法中将亲自指示的,而且,我与父亲已经很久没有见面了。作为儿子,我一定要回来探望您。

听完儿子的话,罗荣桓一阵心痛,身为父亲的他何尝不想念自己的儿子,但是,作为新中国的元帅,他要给全国人民树立榜样,绝对不能搞特权。于是,他还是狠心的对罗东进说道:“

东进,你要明白,你是干部子弟,你要时刻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不能搞特权,更不能利用特权,其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这是为父一生最反对的事情。

”说完,病重的罗荣桓再次昏了过去。看着父亲再次昏了过去,罗东进着急地喊来医生检查,他的思绪随着父亲的话飘向了遥远的过去......

罗荣桓弥留之际,罗东进紧急探望遭父亲呵斥:这时候你不该来看我

罗荣桓于武汉大学图书馆

罗东进:父亲第一次发脾气,我终身难忘

1939年2月12日,罗荣桓次子罗东进出生于八路军115师东进山东的路上

。由于在抗日时期,出生后的罗东进跟随父母东征西战,很快便来到了

沂蒙山

。罗东进回忆:“

自己是在沂蒙山人民的呵护中长大。

罗东进的到来,给罗荣桓夫妇带来了很多欢乐。尽管在沂蒙山生活十分艰难,但是在父母的陪伴下,小东进很快茁壮成长。罗荣桓对身边人回忆:“

那会刚到沂蒙山,由于前线打仗,不得不将他暂时送到老乡家,当时,小东进还是个襁褓中吃奶的孩子,一年后,小东进不仅长大了,而且会说话,会走路。蹦蹦跳跳,简直就是一只活脱脱的兔子。

”小东进回到罗荣桓夫妇身边后,他的身边又多了一个妹妹——

罗南下

晚年的时候,罗东进向身边人回忆:

他在四岁的时候开始记事,由于日军的扫荡,长期的营养不良导致他身体发育不好。记事开始,他就知道父亲罗荣桓有病。在行军的过程中,罗东进总是能够看到父亲躺在担架上。后来,通过妈妈他才知道,父亲有严重的尿血症。当时的他只顾着玩,对父亲的病情根本弄不明白

罗荣桓弥留之际,罗东进紧急探望遭父亲呵斥:这时候你不该来看我

罗荣桓与妻子林月琴

1944年,山东八路军对日军进入了最后的反攻阶段,日军龟缩在据点不出。当地百姓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变。于是,淘气的罗东进经常带着妹妹到大街上玩。一次,大人都在午睡,罗东进一个人坐在门口发呆。

突然,门口卖杏的小商贩引起了罗东进的主意,罗东进来到小贩面前,小商贩对他说:“

想吃杏子吗?

”罗东进表示想吃。小商贩抓住机会,告诉东进,

想吃,就回去拿钱买,叔叔在这里等你

罗东进心里想,

家里哪里有钱呢?

他突然想起来,每次母亲总是把钱放到窗台上。于是,他麻溜地爬到窗台,拿上钱之后换了杏子吃。

不一会儿,母亲醒来后找东进,看到他一个人在闷头吃杏子,妈妈林月琴好奇地问:“

东进,你的杏子哪来的?

”罗东进说道:“

我拿窗台的钱换的。

”妈妈到窗台一看,果然钱不翼而飞,顿时哭笑不得地说道:“

儿子呦,你把咱家几个月的津贴费都吃没了。

”看到儿子还在闷头大吃,丝毫不理她,林月琴只好将杏子没收。罗东进回忆:

这也是自己第一次独自购物

罗荣桓弥留之际,罗东进紧急探望遭父亲呵斥:这时候你不该来看我

1943年,罗荣桓全家福。罗东进(右二)、1940年出生的罗南下(左二),身后是老百姓腾给他们的土坯房。

在罗东进的印象中,父亲罗荣桓十分和蔼可亲,生活中,他既十分疼爱妈妈林月琴,对他和妹妹同样十分爱护。父亲平时的工作十分繁忙,尽管如此,他还是会抽出一点时间,坐在小板凳上,笑眯眯地看着我和妹妹追逐打闹,父亲说:

看着我俩嬉戏玩闹,他工作一天的劳累立马就没了,我俩就是他工作持续的动力和开心果

。然而,就是如此和蔼可亲的父亲,却在抗战胜利前夕,对他发了一次脾气,那一次父亲生气让罗东进终身难忘。

那是在一次战斗过后,罗东进和孩子们玩耍时意外见到日军掉落的防毒面具。罗东进和孩子们不知道那是什么玩意,很多孩子都惧怕那个东西。罗东进却主动将它捡起来,然后将这个怪东西套在了头上。

随后,罗东进开始在村子里又蹦又跳,不时还发出怪异的声音。吓得村里的孩子们哇哇大哭。正当罗东进自鸣得意的时候,父亲罗荣桓来到他的面前。

父亲一把抓住他,然后严厉的对他说:“

给我把面具摘下来。

”然后,罗荣桓带着罗东进回到了屋子里。罗东进知道自己犯错了,父亲发怒的样子,他还是第一次看到。罗东进害怕的一句话都不敢说,等到罗荣桓关上门后,转过身来就教训他:“

谁让你戴这个怪东西吓唬人的?

”罗东进知道自己犯了错,他不知道说什么好,罗荣桓在他面前走来走去,让他第一次看到了身为父亲的威严。

随后,罗荣桓大声说道:“

罗东进,你知不知道,你这样做严重违反了群众纪律。

”幼年的罗东进根本不知道群众纪律是什么,他依旧低着头不说话。此时的父亲,有点为难我了。于是他语重心长地对罗东进说道:“

你知不知道,你刚刚被送到老乡家的时候,根本不会走路,你之所以能够健康地活到今天,完全是靠着老乡们用地瓜和煎饼把你一口一口喂大的。这些父老乡亲待你比自己的亲生儿子都亲,他们的孩子都是你的兄弟姐妹,你怎么能够这样欺负他们。

罗荣桓弥留之际,罗东进紧急探望遭父亲呵斥:这时候你不该来看我

听完父亲的话,罗东进第一次知道了亲情的意义,他哭着对父亲说:“

父亲,我知道错了,我再也不会这样对他们了,我一会儿就去给他们道歉。

”这也是罗东进第一次看父亲生气的模样,他也深刻明白了父亲对人民群众深深的关爱。

罗东进:父亲的言行影响我一生

罗东进回忆:

父亲罗荣桓不仅自己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不搞特殊,而且也要求自己的子女不搞特殊。他对子女的教育从未放松过

。他常对妻子林月琴说:“

教育孩子是件麻烦的事情,急躁不行,夸奖太多了也不好。不过有一条做父母的完全可以办到,那就是,只要发现他们有一点不好的苗头,就指出来,要他们改正,不让它发展下去。

干部家庭的子弟容易有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如果不及时克服,就容易产生一种特殊化的倾向,从而脱离人民群众。因此,罗荣桓经常叮嘱自己的子女:“

你们不要有依赖爸爸、妈妈的思想,要靠自己的本事吃饭。

”他还时常嘱咐自己的子女不要有优越感,要和工农子弟打成一片,多和他们亲近,多帮助他们。

罗荣桓弥留之际,罗东进紧急探望遭父亲呵斥:这时候你不该来看我

罗荣桓妻子林月琴旧照

1949年1月22日,随着北平和平解放,林月琴带着一家从天津搬到了北平。由于罗荣桓在两大战役中夜以继日的工作,他本就病重的身体变得雪上加霜,1949年4月中旬,罗荣桓到天津检查部队南下工作,他与天津军队相关领导沟通时突然晕倒。领导紧急将他送到医院检查。医生说:

罗荣桓在战争中患有严重的高血压和心脏病,由于在战争中没有保养身体,导致病情再次加重

。林月琴闻讯后立即带领

罗东进和罗南下

到天津与他团聚。

当时,罗荣桓的病引起了

等中央领导的关注,为了治好父亲的病,毛主席专门派遣

黄树则

大夫为父亲看病。治疗结束后,他和任弼时叔叔一起被中央安排到颐和园进行疗养。开国大典结束后,罗荣桓带领全家住进了南池子的一个小型四合院中,之后罗东进和罗南下转到育英小学学习。

罗荣桓弥留之际,罗东进紧急探望遭父亲呵斥:这时候你不该来看我

1949年初夏,罗荣桓与任弼时等在颐和园

那个时候,罗东进和妹妹一直在学校寄宿,每星期回家一次,学校在西郊万寿路,离家很远。每次两人都是坐公交车回家。有一个星期六,学校放学晚了,家里人派车去接了一次。罗荣桓发现后,立即把全家人叫到了一起。

然后,他非常严肃的对东进和南下说道:“

这种行为不好,你们忘记父亲平日怎么教你们的了吗?家里的汽车是组织上派给我工作用的,不是用来接送你们上学的,你们平时已经享受了不少你们不应当享受的待遇,如果再不自觉就更不好了,作为人民的公仆,我们要时时刻刻想着为人民服务,而不是其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最终会成为人民的害群之马。

说完后,他又特别叮嘱工作人员:“

以后绝对不允许用小车去接送孩子放学,让他们搭公交车也是一种生活的历练嘛!

有一次,他和妹妹放学回家,两人没有搭上公交车,无奈之下,两个人只有步行回家,当时,天已经很晚了。父亲罗荣桓和母亲林月琴依旧没有看到我俩的身影,母亲着急派人联系学校,得知我俩早就离开学校。父亲安慰母亲:让她稍安勿躁。

罗荣桓弥留之际,罗东进紧急探望遭父亲呵斥:这时候你不该来看我

在南池子旧居办公室中的罗荣桓

就在父亲准备和母亲一起出去找的时候,我俩满头大汗地跑回了家。母亲看到后,一把抱住我俩,一边哭泣一边询问:“怎么这么晚才回来?”我俩看到母亲的样子一头雾水,随后,还是我向父亲和母亲一五一十地交代了缘由。两人这才放下心来

随后,父亲高兴地表扬我和妹妹:“

好,好,好,你们这样做得很对,小时候就应该这样锻炼自己,不要怕吃苦,提前磨砺自己克服困难的意志。今天你们搭不上车就能回来,不怕苦、不怕累,这种精神要发扬,而且要长久地保持下去。

根据我和妹妹的经历,父亲讲述起了自己年轻时期遇到的事情:当时,日军已经发动侵华战争,作为一名爱国分子,父亲为了抵制日货,他坚决不坐日本小轮船,硬是从湖南长沙步行回到衡山县老家。听着父亲的话,我和妹妹表示一定要向父亲学习,身为罗家人,一定不怕苦、不怕累。然而,母亲林月琴坚决表示反对,她特意叮嘱我俩:

以后有事情一定要及时联系家里,不要自作主张

。我和妹妹做了个鬼脸,全家人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罗荣桓弥留之际,罗东进紧急探望遭父亲呵斥:这时候你不该来看我

上世纪50年代,罗荣桓(左二)、罗瑞卿(后排左五)与郝治平(左四)、王新兰、肖华及孩子们在北京颐和园合影

拆家小能手——罗东进

罗东进从小没有见过什么玩具,从苏联归国后,由于国家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罗东进在家里有了各种玩具。对于这些新奇玩意,罗东进并不像其他孩子一样,玩坏了就扔到一旁,他一定会打破砂锅问到底,玩具为什么会坏?这种玩具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每当他把家里的玩具拆坏的时候,母亲林月琴总会眼里批评他,罗东进就会躲到父亲身后,父亲这时候就会说到:“

顽皮是孩子的天性,你不能抹杀掉他们的童真,况且咱家的小东进拆玩具并不是单纯的破坏,他是为了搞清楚其中的原理。

果然不出罗荣桓的预料,久而久之,罗东进将自己拆坏的玩具能够重新组装好,在他的奇思妙想下,罗东进还能制造出更多新奇的小玩意。上初中的时候,罗东进能够结合学校学习的知识组装

矿石收音机

。家里如果有什么需要修理的,罗东进都可以自己动手修好。于是,父亲送给儿子罗东进一个雅号——拆家小能手。父亲经常对儿子罗东进杰出的手艺赞不绝口,罗荣桓曾经说道:“

东进以后是块学工的好材料!

罗荣桓弥留之际,罗东进紧急探望遭父亲呵斥:这时候你不该来看我

罗荣桓与林月琴雕塑照

罗东进:严父至今让我难以忘怀

生活中的父亲性格内向,爱读书、喜书法、不抽烟、不喝酒、生活严谨、宽容待人。他教育我们最多的话便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永远不能忘本。他对我们做事的要求是:不患不成,而患不坚持耳。父亲对待我们从来不会过分溺爱,在他关爱的过程中,我们能够体会到其中的威严

有一年冬天,母亲林月琴给我买了一顶棉布帽子,我觉得棉布帽子样子不好看便不愿戴,想要一顶皮地来戴。父亲罗荣桓知道此事后,把我狠狠地批评了一顿:“

小小年纪就讲究这讲究那,这还了得!

”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事后,我在后来多次回忆道:“

这件小事,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它告诉我一条最普通也是最根本的道理:艰苦朴素,永不忘本!

罗荣桓弥留之际,罗东进紧急探望遭父亲呵斥:这时候你不该来看我

时任解放军政治部主任罗荣桓

父亲除了对我严格外,对其他子女同样如此,1954年,

长姐罗玉英

由于身体不好,难以坚持学习,想提前分配工作,她的这一想法得到了父亲罗荣桓的支持。但是,分配工作时,罗荣桓并没有在城里的大机关为她找个合适的工作,而是要求她到工农群众中去,到艰苦的地方去锻炼自己。

不久,组织上便分配罗玉英到郊区的一个农场工作。农场条件比较艰苦,交通也不方便,周末要步行十多里然后乘坐公共汽车才能到家。在农场,罗玉英和其他职工一起学习、工作和劳动,既锻炼了思想,又学到了许多书本之外的知识,并且身体也有了明显的好转。由于进步快,罗玉英到农场后第二年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对女儿的这一进步,罗荣桓感到欣慰,并鼓励她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

罗荣桓弥留之际,罗东进紧急探望遭父亲呵斥:这时候你不该来看我

1946年,罗荣桓与妻子林月琴和战友肖华等人在东北合影留念

罗东进说道:

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人,不论处在什么位置,他总是以人民的利益为重,不仅严格要求自己,对待我们这些子女同样如此。在临终前,父亲对我们说的一句话依旧是以人民的利益为重,坚信共产主义,永远跟随毛主席革命到底

。谨以此文缅怀伟大的罗荣桓元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