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海报志愿者丨红色讲述人王艺璇:一个人一座山和一场战斗

作者:海报新闻

大众网·海报新闻12月7日讯(记者 刘印红 刘潇繁 朱肖明)大众网·海报新闻大型网络公益传播平台——“海报志愿云平台”今日推出红色讲述人系列的第二十期,由枣庄市薛城区广播电视台主持人王艺璇为您讲述英雄陈金合的故事——《一个人一座山和一场战斗》。

大家都熟悉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故事,他以身体当支架,手托炸药包,炸毁了敌人的碉堡,壮烈牺牲。在伟大的解放战争中,有无数这样的先烈,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在山东枣庄,就有这样一位舍身爆破的英雄......

【文字实录】

我是海报志愿者,我是红色故事讲述人王艺璇。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述的故事是《一个人一座山和一场战斗》。

在烟波浩渺的微山湖东岸,矗立着一座壮美的英雄之山 。此山松柏苍翠,曾名柏山。后来因为山上长眠着一位舍身爆破、壮烈牺牲的英雄陈金合而得名——金河山。

陈金合原名陈玉河。1921年出生于滕县官桥镇善庄村。他5岁便失去了双亲,流浪乞讨。少年时代放过牛,打过铁,当过和尚,饱尝人间的辛酸苦难。18岁那年,陈金合怀着一腔热血参加了八路军。在部队他先后参加了大大小小数十次战斗。1942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提升为机枪班班长。机枪班在陈金合的带领下英勇顽强,打得日寇闻风胆丧。

1945 年冬,日本宣布投降后不久,国民党为独占抗战胜利果实,调集军队沿津浦铁路线控制交通要道,重点进攻我山东解放区。陈金合所在的山东军区八师23团一营,奉命拔掉柏山的守敌。打通临城与微山的交通线。

深夜十一时,战斗打响了。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激战,大部分守敌已被歼灭。但是守在山顶东北角碉堡中的70多名残敌,仍凭借坚固的工事,负隅顽抗。如果天亮之前拿不下碉堡,援敌一到,我军就会腹背受敌。柏山如若失手,便意味着临城和微山之间再无制高点可守,临城这个山东南大门很可能落入敌手。此时我军没有重武器,要炸掉这个狂妄的碉堡,仅剩下一枚快速手雷,情况万分紧急。团首长下达最后命令,十分钟内必须解决战斗,否则立即撤退。

如果撤出战斗,就意味着之前的战友会白白的牺牲,整场战斗会功亏一篑,此时临城方向援军的号声响起,碉堡内的守敌更加猖狂,不停的用机枪扫射还夹杂着谩骂,陈金合急的青筋鼓起,牙咬的咯咯作响,“连长,我是共产党员,我上 ”。还没等大家反应过来,陈金合就一跃而起,冲进了敌人的火网,他一会极速飞奔,一会匍匐前进,子弹不停的打在他周围,灰土溅了满头,终于艰难的迂回到碉堡下,而此时掩护他的战友一排排的倒下了,他知道再去布线已经来不及了,于是深情的回望了一眼自己的部队,一手托着手雷,另一只手毅然决然的拉响了导火线。

战斗胜利了,临城保住了。然而陈金合却化作了山顶的一株松柏,陈毅司令员在全军干部大会上说:“陈金合同志是彻头彻尾的共产主义战士,革命战争胜利的英雄。”为纪念他,他生前所在的机枪班,被命名为陈金合班。当地政府把柏山改名为金河山。每逢清明,前来祭扫的人们都会为这个春节而高尚的灵魂献上深深的敬意。

我是共产党员,我上!成为了那个时代的口号,陈金合呼喊着他在前进的道路上倒下了,然而在他一往无前的身影背后,却矗立起了一个伟大的新中国,他是我们心中的永远的丰碑!

继续阅读